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大面积区域土壤风险的精准定量评价和预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往经验式为主的模型在普适性上存在较大局限.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热力学化学平衡的机理式多表面形态模型(Multi-surface Speciation Model,MSM)已在实验室和小区域尺度成功预测土壤Cd的溶出,但能否应用于更大区域的环境风险评价还未可知.基于此,本研究收集了3354个江苏省表层土壤Cd样品和155个含有理化性质的表层土壤剖面,利用图斑赋值方法得到3354个具有完整理化性质和全量Cd含量的土壤样品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MSM预测各样品的有效态Cd含量,并根据江苏省典型区域MSM-Cd阈值开发了基于MSM的江苏省土壤Cd污染生态风险评价预警模型和敏感性模型,并绘制了江苏省土壤Cd污染风险现状图和土壤Cd敏感地图.结果表明,MSM-Cd比总Cd可更准确预测高污染地区和非污染区域,同时发现增加土壤pH是降低Cd生态风险的最有效途径,而pH是影响土壤Cd敏感度的最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基于MSM的土壤Cd风险预测模型可实现区域土壤风险的精准定量化评估与预测,为土地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实用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2.
铁硫改性生物炭去除水中的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磷元素向天然水体中的过度排放引发了严重环境问题.以吸附剂为技术核心的吸附法作为一种有效的除磷方法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研究中,以壳聚糖、硫酸亚铁和硫化钠为改性剂研发的污泥生物炭对水中磷的去除效果良好.批次实验表明在最佳原料配比下,298 K时材料可吸附49.32 mg·g-1的磷.此外,实验模拟表明材料对磷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吸附速率主要受到孔隙内部三维扩散影响;吸附方式认定为物理化学吸附;吸附机制可概括为静电吸引、孔隙填充、表面化学沉淀、氢键结合和配位体效应.本研究证明了合成的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高效除磷吸附剂,为吸附剂设计以及吸附机制的探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
通过建设地方危险废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地方危险废物监督管理能力,提高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水平、综合决策能力、环境监管能力及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地方危险废物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实现危险废物管理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处置、再利用等环节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汇总,准确、直观、快捷地记录和反映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的实时动态情况,通过信息传送网络,将分散、独立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和汇总,实现危险废物数据信息的统一监控、管理、存储和展示。研究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利用,通过模型分析等方法,实现趋势预测等服务,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分别对背景、目标、管理现状和业务需求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英国环境绩效考核体系与经营单位税费挂钩角度开展研究,在现有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中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绩效考核评估制度体系,建立与考核结果挂钩的经济奖惩制度,建立考核不合格企业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25.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绿色供应链使环保理念贯穿供应链运作过程之中,改变了以往片面追求利润的观念,继而对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管理能力、协作能力、信息技术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更具复杂性.该文针对现有多目标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函数法等在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中存在的各目标因素权重确定难且带有很大主观性这一不足,采用突变级数法对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进行评价.基于突变理论的突变级数法通过对诸矛盾因素的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应的突变模糊隶属度函数,在进行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分析时,只需对诸矛盾因素按重要性排序,无需主观确定任何权重.该文介绍了基于突变理论的突变级数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以A公司为例,阐述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单户型家庭生活污水盆景式处理是以人工湿地为基础的分散式废水处理方法。通过接近1年的试验对其净水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它对化学需氧量(CODCr)、生物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磷(TP)、总固体悬浮物(TSS)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72%、96.28%、79.06%、85.11%、95.83%。出水水质分别达到33.8mg/L、19.2mg/L、0.8 mg/L、0.7 mg/L、8 mg/L,基本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部分指标如BOD5、NH3-N等甚至可以达到或优于城市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同时它也可以作为室内盆景用水,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粮食安全在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关注农业区粮食安全的同时,牧业区粮食安全的研究也值得重视。论文从青海省达日县牧区牧民食物能量折算入手,构建了最小人均草地面积和草地压力指数两个计算方法,并以乡为基本单元,对各乡粮食安全进行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达日县1987-2007年最小人均草地面积和草地压力指数呈增加趋势,1997年粮食安全区、警戒区、短缺区、危机区4个等级均有分布,至2007年该区域已全部演变为粮食短缺区和危机区,主要原因是草地退化严重,人口数量增加,人均草地面积减少以及技术和物质投入不足,牧业生产条件恶化。  相似文献   
28.
陈琼  周强  张海峰  刘峰贵 《生态环境》2010,26(6):1284-1289
采用1999—2008年NDVI和三江源地区及周边31个气象站点的温度和降水旬数据,在确定每年5月中旬至9月底作为三江源地区植被生长季(14旬)的基础上,分析NDVI对气候因子变化响应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以巴颜喀拉山为界,三江源西部生长季内NDVI指数对温度、降水的线性相关性明显比中东部普遍,同时,不同海拔地段响应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且海拔5300m左右为线性响应的最高限,NDVI对气候因子的线性响应主要表现为对温度正相关和降水负相关。因此,对三江源生长季内植被生长而言,水条件明显好于温度条件,并且温度对植被覆盖的影响通过直接正相关和降水负相关表现出来,温度是三江源地区植被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29.
川渝地区夏季降水异常水汽输送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川渝地区1960—2006年34站逐月降水量资料和美国NCEP/NCAR同期逐月风场、比湿场和地面气压场资料,网格距2.5°×2.5°,采用EOF分解、区域降水指数、合成分析等方法,详细讨论了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多、少雨年水汽通量的纬向、经向、整层输送及水汽通量散度的差异。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标准化距平EOF分解结果表明把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是合理的。区域降水量指数能很好地揭示出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的多寡。合成分析表明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多、少雨年水汽输送通量的纬向、经向、整层输送及水汽通量散度存在着明显差异,多雨年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通量显著增强,水汽输送通量辐合比少雨年显著增强,为川渝地区夏季降水提供了丰沛的水汽条件,有利于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的异常偏多;少雨年则反之。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榆树皮提取液的絮凝性能,其结果表明Fe3+可以显著地提高榆树皮提取液对硅藻土悬浊液的絮凝活性。当质量浓度10 g/L的榆树皮提取液用量为0.3 mL,质量浓度16 g/L的FeCl3溶液(溶质以FeCl3.6H2O计)加入量为0.7 mL,沉降时间为3 min,pH值为5~11时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对模拟废水的絮凝率可达97.2%,低浓度河水86.4%。当榆树皮提取液用量为0.6 mL,FeCl3溶液加入量为1.4 mL时,对高浊度生活污水絮凝率可达9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