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废物处理   11篇
综合类   2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昊  周律  李涛  邢丽贞 《化工环保》2012,32(1):30-34
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流量为2.5 L/min、进气中臭氧质量浓度为12.5 mg/L、臭氧通气时间为30 min、后续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约为40%,色度去除率大于95%,处理后废水色度小于5倍,COD为45~70 mg/L,BOD5为10~13 mg/L,BOD5/COD=0.2,出水可生化性有所提高。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检测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处理后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被降解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  相似文献   
22.
李涛  周律  武红功 《化工环保》2015,35(3):221-225
采用由预处理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消毒单元和污泥干化单元组成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对采油区生活点污水进行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核心工艺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优化设计参数为:人工湿地宽20 m、长80 m,采用多段串联布置形式。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实际处理水量为92~136 m3/d,在5年的实际运行过程中,COD,BOD5,NH3-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9%,77.3%,96.0%,96.1%。处理后出水经消毒后的水质优于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绿化用水的水质,可作为绿化灌溉用水回用;干化后的栅渣和污泥可作为绿化肥料使用,能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理系统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23.
分别采用臭氧氧化和Fenton氧化两种高级氧化法对毛皮加工工业园区集中废水处理厂的进水进行了预处理,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废水pH为8、臭氧投加速率为1.2 g/h的最适宜条件下,臭氧氧化法的COD去除率最高达72.7%,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废水BOD5/COD由初始的0.06提高至0.12;在,n(Fe~(2+)):月(H_2O_2)=1:10、H_2O_2投加量为1.5 mL/L,、初始废水pH为2.5的最适宜条件下,Fenton氧化的COD去除率最高达33.4%,但废水可生化性不大;经臭氧氧化和Fenton氧化处理后,废水中的不饱和结构物质均得到了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24.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验证的方法,对以再生水为景观补水的水华优势藻进行了分析。2年的现场调查表明,再生水在条件适合时极易发生水华,且水华的优势藻以小球藻为主。在实验室针对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进行了竞争生长实验研究,在再生水的氮磷浓度范围内小球藻生长快于铜绿微囊藻,这也验证了再生水作为景观水补水时小球藻是优势藻现场调查结论。针对水华爆发初期和水华爆发验证时2种条件,比较研究了4种以化学成分为主的抑藻药剂对以小球藻为水华特征藻的控藻效果。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对水华的控制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并且水华初期实施药剂抑藻,药剂投加少,且效果好。对4种药剂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只有S2一种药剂在安全浓度时对水华爆发初期有抑藻效果。  相似文献   
25.
采用电絮凝法,以新疆油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工艺高温采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电流、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初始pH等实际生产中较为可控的工艺条件对电絮凝除硅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0 L的反应器中,反应时间不少于4 min,电流不小于0.8 A,即可达到较好的除硅效果,过大的电流无法提高电絮凝除硅能力;反应...  相似文献   
26.
药剂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用从芦苇中提取的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和大麦秸浸出液两种化感物质以及十六烷基溴化铵和异噻唑啉酮等四种药剂对不同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进行了对比抑制试验,结果显示在铜绿微囊藻生长的迟缓期投加试验药剂效果比在对数期投加效果都好,在迟缓期投加四种药剂,都有很好的抑藻效果;在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对数期投加化感物质,虽然有一定的抑藻率,但效果较差,而在藻对数期投加10mg/L以下的CTAB和异噻唑啉酮能达到很好的水华抑制效果。同时发现,化感物质在某些浓度时还对铜绿微囊藻有刺激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载体亲水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雪辉  周律  朱天乐 《环境科学》2007,28(2):368-370
采用聚合物共混法研究载体亲水性改善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电晕处理对亲水性能强化的效果和持续性.结果表明,共混方式能够改善载体亲水性能,接触角从108°降至88°,载体表面已经呈亲水性;电晕处理能够强化亲水性能,接触角可进一步降低至72°,但强化效果持续时间短.从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2方面建立载体生物学性能评价体系,研究亲水性能改善对载体生物学性能的影响.对比电晕处理前后载体,经20 d生物学性能试验检测表明,亲水性能经电晕处理强化的载体启动快,启动第2 d COD和NH+4-N去除率就分别高达80%和97%,同期未电晕处理载体仅为61%和63%;后期两者处理效果基本持平,说明电晕改性初期效果明显,而持续时间有限;也表明所建立的生物学性能评价体系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28.
周律  王锋  彭标 《化工环保》2017,37(3):257-263
针对工业废水难生物降解的问题,综述了通过添加微量营养物质影响活性污泥法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效果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微量营养物质的分类,总结了微量金属元素和维生素等不同种类微量营养物质及其适宜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作用以及对污泥法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效果的影响。指出:补充必要的微量营养物质是提高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效果的可行的优化策略,但是需要针对工业废水可生化性和营养需求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补充;另外需要对各种微量营养物质促进污染物降解的代谢途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9.
高碑店湖是以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主要补水水源的城市景观河道,同时该湖用作电厂冷却水水源。通过对高碑店湖长期的水质监测分析、高碑店湖的优势藻类研究,结果表明,高碑店湖满足观赏性景观水体使用要求,水华得到有效控制,产生了良好的水体景观效益;二级出水满足电厂冷却水水质,通过经济效益估算,提出了再生水回用于电厂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0.
石化厂以氯醇法生产环氧乙烷过程中排出的皂化废水有机物含量高?含盐量高,并呈强碱性?废水中的物质对厌氧微生物产生强烈的抑制?静态试验表明,消除无机物后,抑制程度减轻?动态试验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4d,有机容积负荷COD≤2.0kg/(m2·d)的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厌氧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