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42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20世纪70年代异龙湖实施了围湖造田运动,在湖滨带形成大量农田和连片的鱼塘群,鱼塘群垂直堤坝对湖滨带进行了强烈的切割,破坏了湖泊水体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使湖滨带原有的天然滩地大量消失,浅水区滩地生境条件急剧恶化,水生植被结构的连续性不复存在,鱼类栖息、索饵、产卵地丧失,湖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净能力下降,加上鱼塘排污,严重阻碍了异龙湖湖滨带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该文介绍一种全新的湖滨带退塘还湖区挖塘堆岛基底修复工程技术方法,通过对湖滨带39.33 hm2鱼塘群区域进行塘库系统构建、堆岛、滩地、坡地等地形地貌多样性改造基底修复工程示范,为湖滨带生态系统修复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湖滨湿地示范工程区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保育、入湖河流水质净化和景观美化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522.
南京上空大气边界层的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南京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变化特征,利用2010年11月到2011年10月期间米散射激光雷达对南京上空大气散射特性的连续观测资料,通过小波协方差法得到了该地区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分析了其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性以及夹卷层的日变化特性,并讨论了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南京上空边界层具有典型的日变化特征以及季节变化特征,夜晚低(小于0.5 km),白天高(大于1 km);最大混合层高度春季高(1.77 km),冬季低(1.34 km);边界层的日变化以及最大混合层高度与地表温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与地表的相对湿度存在负相关;云层可以有效的降低最大混合层高度并且使最大混合层高度出现的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523.
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慢性中毒,因此成为环境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对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予以展望,指出开发简便、快速、高效的分析仪器联用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24.
渤海沿岸底栖贝类体内微污染物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第二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以确定渤海沿岸站位底栖贝类体内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范围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沿岸贝类体内Cd的含量普遍较高,而As、Hg和Pb的浓度水平大多较低.辽东湾沿岸贝类体内检测到较高的DDT显示附近区域有新的DDT输入.PCBs的生物残留量以莱州湾近岸为最高,其次是渤海湾近岸;酞酸酯的生物残留主要出现在莱州湾和辽东湾沿岸站位.渤海沿岸大部分站位贝类体内DDTs组份含量已超出相应的USEPA人体健康和野生动物的质量基准,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25.
通过一系列的制冷技术和制冷方法的比较,并从多方面因素加以考虑,发现减压发生喷射吸收复合式制冷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其环保优势突出,节能显著,且制造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526.
根据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1984~2006年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监测得到的表层溶解氧数据,对长江口南支和长江口外海区域进行了确定性信息(包括周期性信息和趋势性信息)的处理分析:(1)得到多年平均的季节指数变化特征,表明长江口表层溶解氧的季节周期变化非常完整稳定,并且不同区域存在位相上的偏差;(2)对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线性拟合,发现两区域年平均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两区域的季节变化趋势有差异;(3)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不同(甚至相反),因此,在同一区域由于不同季节变化趋势的相互抵消而导致年变化趋势不明显;(4)不同区域和不同季节的年际变化均存在约4 a左右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527.
1960至1970年代初期,日本正在讴歌其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增长伴随着"公害"产生了许多人为的环境危害。1960年代末期,公害患者与支援他们的司法团体接连提起了针对公害发生企业的诉讼。特别是新泻县新泻水俣病(1967年6月提诉)、三重县四日市公害(1967年9  相似文献   
528.
对农村薪柴(杨木和毛竹)燃烧排放的4类溶解性棕色碳(BrC)组分,包括水溶性有机物(WSOM)、水溶性类腐殖质(HULISWS)、碱溶性有机物(ASOM)和碱溶性类腐殖质(HULISAS)的组成特征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薪柴燃烧排放出大量的BrC,其中BrCT(WSOM+ASOM)占烟气PM2.5质量的46%~56%,排放因子为(7.5~16)g/kg.HULIS是薪柴燃烧排放BrC的重要组分,占BrCT的44%~46%.4类BrC的特征吸收指数(SUVA254)、光吸收效率(MAE365)和Ångström指数(AAE)值分别为1.9~4.0m2/g、0.4~2.1m2/g和6.2~11.1,说明薪柴燃烧排放BrC具有较高的芳香度、较强的光吸收能力且其光吸收具有较强的波长依赖性.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显示,薪柴燃烧排放BrC主要以类蛋白荧光物质组成为主,这与雨水和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BrC以类腐殖质荧光物质组成为主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rC的MAE365与HIX和SUVA254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与E2/E3、FI、BIX和βα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薪柴燃烧排放BrC的光吸收特性与其芳香性、腐殖化程度、自生源贡献和新鲜度等紧密相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生物质燃烧BrC的排放特征,为探索大气BrC的来源和环境效应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9.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借鉴国际经验,在分析自然资源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今后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目标应当由注重生产功能向实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双赢转变;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监管权分离;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常规监测和评估;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考核;逐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市场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