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董军  赵勇胜  周睿  洪梅  张伟红  朱志国 《环境科学》2009,30(12):3724-3728
通过砂柱模拟实验研究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环境中氧化还原环境和主要组成物质的变化对沉积物的pH缓冲能力和氧化还原能力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对地下环境沉积物的pH缓冲和氧化还原缓冲能力有重要影响,产甲烷带/硫酸盐还原带(MGZ/SRZ)、铁还原带(IRZ)、硝酸盐还原带(NRZ)和氧还原带(ORZ)沉积物的pH缓冲容量相对于本底值分别增加了12.4%、 10.8%、 19.8%和11.1%;pH缓冲和氧化还原缓冲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们直接影响着地下环境中污染物的自然衰减作用;沉积物中的铁氧化物、有机质、SO_4~(2-)和NH_4~+-N等的含量对pH缓冲能力和氧化还原缓冲能力均有不同的影响,整个体系的污染缓冲能力是各组分的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尺度料斗在抓料斗、重载汽车等卸料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问题,分别对单侧抽风式扬尘控制技术、多侧抽风式扬尘控制技术、单侧吹吸式扬尘控制技术和多侧吹吸式扬尘控制技术等扬尘控制技术的扬尘控制效果进行了探讨。另外,针对两边同时具有卸料点的大尺度料斗,在重载汽车卸料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问题,提出了移动式扬尘控制技术对其扬尘进行控制;并结合具体实例对移动式扬尘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同时指出了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元谋干热河谷植物功能性状组合的海拔梯度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功能性状能够显示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不同的适应对策呈现出不同的功能性状组合。干热河谷地区水分是最主要的限制性环境因子,之前的大部分研究都是集中关注于干热河谷局部地段,对于从垂直海拔上来研究不同植物在环境梯度下的变化的研究较少。干热河谷地区由于梵风效应,水分胁迫沿海拔梯度发生变化,一般表现为随海拔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湿度和降水量增加,而蒸发量减小,辐射增强。以云南元谋干热河谷4个海拔梯度(1491.33、1730.20、1850.00、1925.57 m)中的植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片厚度(LT)和叶密度(LD)5个功能性状,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比较了海拔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5个功能性状在不同海拔间均呈现出一定差异,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为LD>LA>SLA>LT>LDMC(分别是101%、64%、56%、41%和19%);方差分析结果也表明,5个功能性状在不同海拔之间差异显著(F=56.218,P<0.01;F=7.829,P<0.01;F=11.21,P<0.01;F=7.429,P<0.01;F=19.213,P<0.01),尤其是在最低(1491.33 mm)和最高(1927.57 mm)海拔之间,各性状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2)性状之间存在组合关系, LD与其他性状间相关性最为明显,除LDMC以外,LD与LA、SLA、LT均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LDMC与LA和LT呈极显著负相关;SLA与LA和LT呈正相关,而与LDMC显著负相关;LT与SLA显著正相关,与LA之间相关性不显著;3)在不同的海拔梯度之间,性状组合存在非同步变化现象。研究显示,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植物对水分环境的海拔梯度变化产生功能性状组合的响应,低海拔和高海拔物种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策略不同,使得植物在海拔梯度上出现叶片功能性状组合的分化和差异。  相似文献   
14.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使用聚酰胺胺 (PAMAM)树形分子对以酸性红B为代表的 1 2种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研究了溶液的酸度、时间、以及PAMAM的加入量对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PAMAM树形分子对水溶性染料具有优异的脱色效果 ,在pH =1~ 9较宽的范围内 ,PAMAM在 1 0mg/L的条件下 ,1 0min左右即能使多数模拟废水脱色 98%以上 ,CODCr去除率大多在 96 %左右。  相似文献   
15.
周睿  赵勇胜  朱治国  孙艳  周红玲  花菲  赵妍  胡桂全 《环境科学》2008,29(11):3270-3274
通过室内模拟柱实验发现受渗滤液污染的场地存在着4个顺序氧化还原带,依次为硫酸盐还原带、铁还原带、硝酸盐还原带和氧还原带,范围分别为0~27 cm、 27~62 cm、 47~74 cm、 74~91 cm.各带中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应地以硫酸盐还原菌(SRB)、铁还原菌(IRB)和反硝化细菌(NRB)为优势菌群,同时也存在其他作用的细菌.氧化还原带和功能微生物的分布说明各氧化还原带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有一定的重叠现象.功能优势菌群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带更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长江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是“病状在水里、病灶在岸上、病根在结构”。上游地区主要面临在保护中发展的问题;中游地区面临在发展中保护的问题;下游地区则需要开拓保护与发展共赢的新高度。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是生态环境部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创新部企合作的新模式。“十四五”期间开展长江大保护科技联合攻关需要深化研究环境与经济发展、重大工程与长江大保护、污染预防体系与生态管理等几个关系,需要重点关注工业、农业与城市三大污染源,努力跨越关口,攻坚克难,实现科技支撑作用,保护好长江。  相似文献   
17.
周睿  秦超  任何军  赵妍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6):2734-2743
以深圳市水源地周边三种不同类型土壤(赤红壤、红壤、水稻田土)为研究对象,选择具有较高环境含量且毒性较强的Zn、Pb、As为目标,探究其在三种土壤剖面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A、B和C层)中的分布特征及赋存形态,同时分析重金属含量、赋存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并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潜在迁移指数法从重金属全量和赋存形态两个角度对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Zn、Pb、As在三类土壤各层中含量较高,但均低于当地土壤环境质量背景值,重金属含量受当地土壤成岩母质影响较大.形态分析表明三种重金属在三类土壤中均以残渣态为主,但红壤中可还原态Pb含量较高,在低pH时易转化为弱酸可溶态,而后释放并迁移.相关性分析表明Zn、Pb的全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还原态Zn与pH呈显著正相关,Pb和As的弱酸可溶态与可还原态显著正相关,黏粒和粉粒含量对Pb和As的形态分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三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级别均为轻微,对水源地安全潜在生态风险影响较小;重金属迁移能力大小在不同土类中依次为红壤土>赤红壤>水稻田土,元素本身迁移能力强弱依次为Zn>As>Pb;赤红壤和水稻田土A层Zn迁移能力最强,B层As最强,C层Zn、Pb、As均较弱;红壤中A层迁移能力Zn最强,B层Zn、Pb、As均较强,C层Zn、Pb、As均较弱.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宁夏某小学燃煤供暖污染严重、运行费用高的问题,通过对不同清洁供暖方式的对比分析,确定采用蓄热电锅炉供暖技术进行供暖改造并提出了改造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蓄热电锅炉供暖技术污染物排放为零,实现了清洁供暖,同时充分利用了低谷电量,明显降低了学校供暖费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燃煤电厂除尘器“电改袋”后运行中出现的设备阻力较高、滤袋破损、收尘灰斗灰量不均匀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除尘器内部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结合现场实际设备建立了物理模型,对除尘空间颗粒物沉积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进入除尘器的颗粒物(200 μm以下)沉降速度低于1.5 m/s.把含尘气体近似为气相气流,采用Realizable κ-ε紊流模型进行该袋式除尘器除尘空间流场计算,结果表明除尘区中间气流平均上升速度达到1.0 m/s,在该上升气流作用下大部分颗粒物难以自然沉积是造成阻力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长流程设计除尘空间会造成袋底下部空间的气流速度较大,前大后小,平均相差达到4倍左右,造成滤袋收尘量后移,它是造成滤袋破损和阻力升高的主要原因;各仓室流量分配相差11%~13%及各仓室滤袋流量分配不均容易造成局部滤袋破损几率增高.  相似文献   
20.
从钒(V)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钒具有还原能力的细菌,探讨不同V(V)浓度、接种量、pH值条件对菌株还原V(V)的影响,研究菌株胞外、胞内还原V(V)的过程及酶活性变化,解析菌株对V(V)的还原机制.结果表明,筛选菌株NC1-2鉴定为一株神户肠杆菌(Enterobacterkobei).该菌株在160mg/L V(V)下培养7d时,V(V)还原率达96.29%;增加接菌量能加快V(V)还原;pH值8.0时菌株对V(V)的还原效果最佳.降低细胞膜通透性,V(V)还原率从71.2%提高至75.0%.不同亚细胞组分对V(V)的还原存在差异,胞外分泌物及细胞质组分对V(V)的还原率分别为41.71%和80.17%,细胞膜组分未发生V(V)还原.菌株还原V(V)过程中,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发生V(V)还原的细胞组分,胞外多糖及胞外蛋白含量增加,钒在细胞内外均有分布.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菌体表面羟基、羰基、酰胺基参与生物吸附;扫描电镜(SEM)显示V(V)还原后菌体周围出现沉淀,能量散射x射线谱(EDS)结果表明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