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MTCLIM模型在岷江上游气候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MTCLIM对岷江上游气候变量进行了模拟,由已知测站的数据作为输入,对整个岷江上游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潜在蒸散发进行估计,模拟时段为1995年7月~9月。结果表明:此3种气象指标的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7月份温度高,潜在蒸散量大,从7月到9月,各项指标指均递减,它们的空间分布基本是与地形变化一致的,但由于植被因素的作用,潜在蒸散量的表现略有不同。最后,选取岷江上游已有的五个气象测站1981~2000年的实测数据对模拟的结果进行验证,模拟结果基本符合,平均最高温与平均最低温拟合的相对误差较小,蒸散发的相对误差较大。以MTCLIM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采用不同垂直递减率,运用Kriging方法,对气象因子的时间、空间分布的模拟,不仅可以了解温度、湿度等诸因子在岷江上游的空间分布情况,为更进一步的生态过程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建立基于地形的分布式流域植被动态水文模型提供气象参数,以揭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与水文功能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42.
针对炼钢工艺鱼雷式混铁车向钢包倒铁水工艺产生大量高温含尘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研究采用吹吸式排风罩技术对其进行控制。结合现场应用条件,建立了用于钢包烟气捕集的吹吸式排风罩的物理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稳态条件下的吹风口宽度、吹风长度、吹风速度、吸风速度、吸风罩位置高度、吸风罩宽度、吸风罩高度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了影响吹吸式排风罩性能诸因素的作用重要程度排序;其中,吹风口宽度、吹风速度是影响捕集率的最主要因素,吹风宽度与吹风速度的交互作用对捕集效率也有显著影响;给出了通过正交试验结果确定的优方案和考虑节能及适合实际工艺条件的优方案。  相似文献   
43.
通过砂柱试验模拟BTEX(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混合物)污染含水层的过程,分析了含水层中铁形态分布及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发生铁还原反应区域介质中的w(TFe)降幅最大,达25.7%;而发生硫酸盐还原反应的区域介质中的w(TFe)因亚铁沉淀生成作用降幅减至11.7%~14.6%.铁还原菌电子受体主要来源于氧化物结合态铁;氧化物结合态铁首先转化为可交换态铁,进而被利用.硫化物结合态铁的形成可作为硫酸盐还原过程开始的标志.   相似文献   
44.
选择金沙江干流及支流小江干热河谷典型草地,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其上游、中游、下游以及支流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物种特性、以及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特征等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密度自上游至下游显著增加(F=5.226;P≤0.01)。金沙江干流河谷内植物分布受经向的影响较大,纬向对河谷内植物群落影响较小,河谷间影响较大。草地植物群落中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同时扭黄茅种群密度沿着河谷走向逐渐增加,但在群落中的比例逐渐降低。②金沙江干流及支流小江东川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以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莎草科(Cyperaceae)、菊科(Compositae)为主。③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丰富度分析发现,群落丰富度指数自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eilow均匀性指数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45.
研究河流沉积物氮形态的分布可以了解流域的水环境现状.本研究通过分级浸取方法得到沉积物的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浸取态氮(WAEF-N)、强碱浸取态氮(SAEF-N)以及强氧化剂浸取态氮(SOEF-N),对比研究了太湖西部入湖河流(东苕溪、西苕溪)和洪泽湖西部入湖河流(安河、濉河)沉积物中氮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可转换态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流域之间沉积物的基本理化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沉积物总氮以及可转化态氮的含量及空间分布也不相同.总体而言,太湖西部河流沉积物中总氮和总可转化态氮的含量略高于洪泽湖西部河流,但前者的空间变化小于后者.太湖西部河流沉积物与洪泽湖西部河流沉积物的可转化态氮含量大小排列顺序也有所不同,前者为SOEF-NSAEF-NWAEF-NIEF-N,后者为SOEF-NSAEF-NIEF-NWAEF-N,且后者各形态氮的含量变化更为明显,这主要与沉积物的组成和氮来源有关.研究区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的分布受其理化性质的影响明显,尤以有机质和粒度的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46.
为了系统研究森林航空消防中突出而复杂的安全问题,提出1种运用危险性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复合性方法,进行森林航空消防风险分类辨识、指标体系构建与重要度评价,对给定任务场景下的拟定作战方案进行模糊综合评估,分析识别作战方案中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优化的策略和建议。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案例得到相应的评估建议:作战方案中需要改进优化的方面依次为飞机因素、飞行员因素、管理因素,其中飞机失速速度、零件耐温极限、生理状态、净空条件是要着重核查并优化的关键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森林航空消防安全评估和作战方案辅助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