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12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317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41.
采用“含有配制油基钻井液用主乳和油相的Winsor I微乳液+臭氧氧化”联合工艺对油基岩屑进行处理,Winsor I微乳液处理油基岩屑后所得的基础油和部分主乳化剂进入平衡油相,可以用来配制油基钻井液,臭氧氧化对岩屑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降低岩屑表面含油量。文章以处理后岩屑含油量为指标,系统优化了微乳液组成、微乳液清洗油基岩屑工艺和臭氧氧化工艺。根据实验结果推荐微乳液组成为“脂肪醇聚氧乙烯 醚硫酸钠+配制油基钻井液用主乳化剂(2:1)”,混合乳化剂浓度为6%,正戊醇浓度5%,柴油浓度36%,其他为盐水。微乳液清洗条件为固液比1:5,室温下搅拌清洗60min。此条件下岩屑含油量可降至1.41%,微乳液重复使用4次后,岩屑含油量仍可以保持在2.0%以下。臭氧氧化深度处理时,推荐工艺条件为臭氧氧化时间40min,清水pH=7,固液比1:5,臭氧流量5mg/min ,处理后岩屑含油量可降至0.36%。  相似文献   
342.
为了解海陵湾表层沉积物主要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本研究以2017年11月海陵湾的采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铜(Cu)、铅(Pb)、锌(Zn)、镉(Cd)、汞(Hg)、砷(As)和铬(Cr)7种重金属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单因子指数、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一致性沉积物质量基准等指标定量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了海陵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研究结果显示,除As和Cr外,其余重金属在海陵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重金属整体属无污染和轻微生态风险状态,相对污染主要以As、Cr的贡献为主,且这两种重金属的含量在部分站位处于阈值效应含量和可能效应含量之间,有25%~75%的概率引发毒性,产生有害生物效应;Cu、Zn、Cd、Hg和As之间有一定的同源性,主要受地质背景和有机质降解的控制,Pb、Cr和As还分别受到船舶废气、工业废水废气和阳江港煤炭运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3.
在电工作业过程中,若出现作业不当等行为,极易造成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给电工人身安全及企业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对此,本文从强化安全技术复训意识、新安全技术复训方法、优化安全技术复训考核、规范安全技术复训管理、培养安全技术复训师资等方面提出了电工作业安全技术复训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提高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避免相关事故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4.
粉煤灰对直接耐晒翠兰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粉煤灰吸附处理直接耐晒翠兰染料溶液的影响参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染料溶浓度PH值和粉煤灰活化温度,吸附温度,粒径等对粉煤灰吸附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粉煤灰吸附能力下降,而随着粉煤灰粒径的减小,其吸附能力有所增加。粉煤灰吸附的最佳PH值范围和活化温度分别为6.3-6.6和600℃。  相似文献   
345.
脆弱的地下水环境若遭到了矿山开采废石淋滤液污染,难以治理到恢复原状。以西南地区某铁矿废石场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用地下水MGWT软件(Matlab Groundwater Tools)模拟研究区地下水稳定流场及污染物(Fe、Pb、Cd)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废石场底部防渗层出现10%破损的工况条件下,污染物的运移方向与地下水流方向基本一致,Fe、Pb、Cd 3种污染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并在地下水下游方向形成污染晕;在废石场防渗层破损10年后,因地下水运动缓慢,Fe、Pb、Cd的污染晕依然存在,除Pb离子超标外,Fe、Cd离子浓度可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中Ⅲ类标准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346.
为探索降低重金属食物链污染风险的有效途径,在广东地区Cd污染稻田进行了4种钝化剂(腐殖酸钾、硅素调理剂、营养型阻控剂和复混钝化剂)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对稻田土壤性状及水稻糙米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钝化剂的对照相比,钝化剂处理的水稻糙米Cd降低了19.7%(质量分数,下同)~60.5%,稻壳Cd降低了12.4%~52.1%,营养型阻控剂和腐殖酸钾降低糙米及稻壳Cd的效果较好。4种钝化剂对土壤pH、有效态Cd均无显著影响。相关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稻糙米Cd与土壤有效Ca和有效Mg呈显著负相关;4种钝化剂中,营养型阻控剂对Cd污染稻田的综合修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47.
为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基于组织行为学以及复杂适应系统原理,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从矿工个体角度构建高危岗位矿工情绪稳定性影响因素系统模型。借助Vensim软件模拟矿工个体、组织环境、工作特征对矿工情绪稳定性的影响,探索工作各时段矿工情绪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初期,安全投入、安全意识和情绪监管水平对矿工情绪稳定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收尾阶段,情绪安全倾向度、安全心理培训以及组织氛围对矿工情绪稳定性的作用效果突出;工作倦怠在各个工作时段均对矿工情绪稳定性有削弱影响;情绪监管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对矿工情绪稳定性有积极作用,一旦超出临界点则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加强安全心理培训与情绪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对提升矿工情绪稳定性水平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348.
在有软弱顺层边坡地形中进行采矿通常会引起边坡稳定性变化,因而研究此类边坡在受采动沉陷的影响在地质问题中是尤为重要的。首先利用关键层理论概念分析得到,在含有软弱结构层的岩质斜坡受到采动或开挖影响时,软弱结构层将和关键层同步变形而与上部岩质斜坡产生离层,形成悬臂结构。再根据弹性力学理论计算出岩质斜坡的极限悬臂长度以及断裂长度。最后利用实际矿山地质进行稳定性判断。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采动影响下的离层距离变大,岩质坡体最大拉应力将沿着坡表面向前移动并且逐渐增高,最大拉应力点与发生离层点的距离X_(max)却急速减小,当离层距离达到l_(max)时,最大拉应力达将到坡体抗拉强度,岩质坡体断裂,此时岩体断裂长度达到l_(max)+X_(max);通过实际矿山工程算例得到,当坡顶上离层距离达到6.88 m时,若下方采空区继续推进增加,则上方坡体将产生断裂形成滑坡。  相似文献   
349.
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鄱阳湖流域公元381~1949年共435 a水旱灾害历史记录。结合历史气候变化的现有研究成果,划分了干旱、湿润历史周期及其起讫时间,根据历史记录承载的信息对水旱灾情严重程度进行科学分级并赋予相应湿润指数值。通过改进水文统计中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分别率定了公元960~1949年期间各湿润、干旱时期湿润指数的均值、方差和离差系数,研究了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公元960~1698年鄱阳湖流域经历了湿润—干旱相间的3个周期,1699~1949年遭遇长达250 a以上的湿润多雨气候。湿润期遭受洪灾年份比旱灾年份多,且大洪灾年数远比于大旱灾年数多;干旱期遭受旱灾年数略多于洪灾年数,但大旱灾年数比大洪灾年数多一些。研究结果对探索鄱阳湖演变、湖区资源开发利用和湿地生态系统演进的历史过程可以提供比较可靠的气候变化依据。  相似文献   
350.
塑料污染已是全球防治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废旧塑料产生,仅废旧塑料的分选这一工艺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回收后的循环再利用,又要增加昂贵的处理成本。综述了废旧塑料几种主要的分选技术,包括色彩分选技术、光谱分选技术、密度分选技术、风力分选技术、静电分选技术、溶剂萃取分选技术。对废旧塑料化学回收循环利用相关技术进行介绍,包括热裂解法、催化裂解法、氢化裂解法、光催化裂解法等。总结了对废旧塑料分选及化学回收循环再利用的重要性,并对此提出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