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4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年来,污水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导致的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利用乳酸菌通过糖代谢可生成乳酸这一原理,探讨了污泥的减量化,并且使之一部分乳酸化实现全新的处理方法.对浓缩剩余污泥的稀释倍数、前处理温度等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前处理120℃,污泥和水的混合比10.5,添加糖浓度50 mmol/L,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5 d的条件下,达到SS减少35%,乳酸生成量17.5 g/L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通过引进日本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净化槽,开发适合于太湖流域的分散性生活污水治理示范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其推荐之一的厌氧滤床-接触氧化工艺净化槽同时具备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的能力.在正常运行状况下,能够达到预定的出水水质目标,即BOD≤10 mg/L、TN≤10 mg/L和TP≤1 mg/L.  相似文献   
33.
植物对氮、磷去除效果及克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夏季,在实验室和莫愁湖现场,开展了苦草和美人蕉对氮、磷去除效果及克藻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实验室,苦草和美人蕉对总氮、总磷都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去除率也随之增大。在实验与现场条件,美人蕉与苦草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苦草和美人蕉都对蛋白核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两种藻类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在实验与现场条件下,美人蕉和苦草对两种藻类的抑制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对于藻种则二者均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4.
生物法净化低浓度工业废气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生物法净化有害气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介绍了有机废气、SO2、H2S、NOx废气处理的生物净化实验研究和工业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5.
微污染水处理中生物填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生物填料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各类填料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生物填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6.
膜分离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及近期国内外电镀废水膜技术处理回用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内大规模应用该技术的工程实例,指出了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7.
采用酸化、萃取、反萃、除氟、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氟苯生产废水(简称废水)。工艺条件为:以硫酸为酸化剂,pH小于等于1;萃取温度10~25℃,搅拌时间大于4min,油水比(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1:4.0;反萃碱油比(NaOH溶液体积与油相体积比)1:3,NaOH质量分数10%;除氟时先加入2倍理论计算量的氯化钙、后加入氧化钙调pH至7~8;电催化氧化时粒子群电催化反应器槽电流2.0~2.5A,停留时间40~60min。处理后废水的COD、苯酚、F^-、石油类去除率分别高于99.3%,99.9%,99.8%,99.9%,苯酚回收率高于93.5%;出水COD、苯酚、F^-、石油类的浓度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8.
硝基苯水溶液的超声波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硝基苯为唯一底物,选择超声功率200W,400W,600W,800W,研究了超声降解硝基苯水溶液的动力学,实验证明,硝基苯超声降解属假一级动力学反应,同时得到了不同超声功率下的降解速率常数,以及速率常数与超声功率的线性相关关系和含有超声功率的动力学方程,采用色质分析,确定了硝基苯降解产物中含有邻硝基酚和对硝基酚。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二氧化氯化学氧化体系和二氧化氯催化氧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 :单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为 35 0 0mg/L的酸性大红染料配制废水时 ,最佳反应pH值为 6— 8,氧化剂经济用量为 10 0 0mgClO2 /L废水 ,反应时间为 6 0min ,COD去除率可达 5 0 %左右 ,氧化指数 (COD削减量∶ClO2 投加量 ) =2 .3。当二氧化氯与自制催化剂所组成的催化氧化体系用于对酸性大红染料配制废水的处理时 ,最佳反应pH值为 2左右 ,氧化剂经济用量为 80 0mgClO2 /L废水 ,反应时间为4 5— 6 0min ,COD去除率可达 80 %以上 ,氧化指数 =3.5 ,去除每kgCOD氧化剂费用为 3.7元人民币 ,并且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很大的提高 ,效果明显优于二氧化氯化学氧化。经济技术评估表明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处理难降解废水的技术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试验比较加压生物接触氧化法与同等条件下常规生物接触氧化法的运行参数及性能,研究表明,加压条件下生物接触氧化法性能有较大提高。在P=0.3MPa条件下,最佳HRT为1.0h左右,当CODCr容积负荷不超过15kg/(m3·d),维持DO为4~5mg/L,则CODCr去除率为80%~95%,出水CODCr低于100mg/L,气水比仅需(1~4)∶1。同等条件下常压生物接触氧化法气水比为10∶1,HRT为1.5~2.0h,可承受的CODCr容积负荷为5.3kg(m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