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212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采样是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关键步骤,吸收液的数量、采样流量、气泡吸收管的出气口内径均会时采样效率造成影响,本文用正交试验法对各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92.
陆生经济植物浮床去除富营养化水中氮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玻璃缸静态培养试验,探讨陆生经济植物芹菜(Apium graveolens L).、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和大蒜(Alliumsativum L).作为人工生物浮岛栽培植物,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的可行性和净化效果。采用常规耗竭法进行吸收动力学试验,研究植物根系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特性,为浮床植物遴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芹菜、茼蒿和大蒜在水中生长状况良好,试验前后生物量相对增长了121.24%~330.12%;三种经济植物浮床系统净化效果显著,对水中TN的去除率为44.94%~82.84%,高于空白对照系统(25.15%)。三种植物浮床系统对TN去除效果差异极显著(P0.05),根据这三种植物根系对不同形态氮在不同浓度水平下的吸收特性研究发现,其吸收规律均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方程,但不同种类植物根系吸收特性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果。其中芹菜对NH4+-N的吸收潜力最大,对NO3--N的亲和力最大,大蒜对NO3--N的吸收潜力最大,对NH4+-N亲和力最大,茼蒿对两种形态氮的吸收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393.
采用NaCl-H2SO4法回收CODcr废液中的硫酸银,回收率达到80.5%。将回收与市售硫酸银试剂同时对4种废水做CODcr测定的对比实验,经数据分析得出,所回收的试剂完全符合要求,可以循环用于CODcr测定。该方法具有操柞简便、回收率高和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94.
介绍了石化行业安全仪表系统及其安全完整性等级确定方法,并对方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95.
采用总消耗量预测法,对2010年珠三角地区机动车在使用燃油过程中排放的SO2进行了估算.并指出尽管机动车排放的SO2相较燃煤而言排放总量很小,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96.
半干式电晕放电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半干式电晕放电烟气脱硫脱硝方法,将含有SO2和NOX的高温烟气引入喷雾干燥塔增湿降温,然后引入电晕放电烟气净化器,施加高电压,并加入氨气,氨与电晕放电协同作用,将SO2和NOX转化为铵盐颗粒,并从烟气中分离出来,收集在极板(管)上,用水冲洗极板上的产物。将产物溶液喷入喷雾干燥塔,雾滴蒸发干燥形成较大的铵盐颗粒,加以回收,同时使烟气增湿降温。  相似文献   
397.
沿海各省市涉海项目层出不穷,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用海的重要依据之一,报告书的编制质量越来越受到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在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查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贯彻一条主线、关注六个重点、明确一个落脚点"的审查思路。行文中介绍了"六个关注重点",即:技术路线的合理性、工程分析的客观性、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项目选址及平面设计的可行性、评价重点的明确性、数据的真实及有效性,并把防污对策的针对性作为报告书需要明确的"一个落脚点"。  相似文献   
398.
针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调研并分析了国外飞行试验获得的数据,从原子氧反应率、力学性能退化、微裂纹等多个方面分析研究了原子氧环境对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作用效应,为空间站等低轨道航天器结构材料的设计和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9.
为明确垃圾渗滤液中四环素在矿化垃圾上的吸附规律,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孔径测试及N2吸附解吸测试表征了矿化垃圾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探讨了矿化垃圾对四环素的静态吸附规律及初始浓度、pH和不同阳离子类型等环境因素对其吸附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动态吸附实验模拟了实际动态条件下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矿化垃圾表面含有大量的官能团及良好的孔隙结构;矿化垃圾对四环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初始浓度和pH升高会降低吸附效率,K+对吸附性能的抑制高于Ca2+离子;动态吸附实验表明矿化垃圾对四环素的承载量为3.9 mg·g-1,动态吸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00.
2016年9月利用Sea Bat-7125多波束测深仪、Riegl-VZ-4000三维激光扫描仪、Edgetech-3100p浅地层剖面仪、双频ADCP、Trimble-差分GPS、RTK等组成的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对长江铜陵太阳洲水道凹岸河段窝崩边坡的沉积地貌和水动力特征进行陆上与水下联合测量和三维地形数据的融合研究,计算分析边坡整体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河段发育的窝崩呈内凹型三级阶梯状冲蚀结构,陆上边坡坡比0.09~0.25,水下边坡坡比0.33~0.55,窝崩坑崩坍土方量15 246 m3,坡脚和近岸区均存在崩坍堆积体。坡脚表层沉积物属细砂-中砂质地,中值粒径为152.7μm,窝崩区及近岸区堆积层厚度3~5 m。窝崩坑内水流呈直径50 m的竖轴回流,表层平均流速0.22 m/s,中层平均流速0.30 m/s,底层平均流速0.14 m/s,其对边坡土体持续淘刷,并和近岸堆积体共同作用使窝崩朝西北向环形扩展,边坡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