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以四川某废弃硫磺矿厂区域为研究区,采集78个土壤样本,测定土壤Cd、Cr、Cu、Ni含量及p H值。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采用聚类分析解析污染来源,GIS制图呈现污染空间分布。以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为参考,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样本点位超标率由高到底依次为Cd(84.6%,表层)Cu(53.9%,表层)Ni(51.3%,表层)Cr(32.3%,次表层);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属于中度污染级别;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重金属Cr、Cu、Ni污染来源于矿渣,Cd污染来源尚不明确;GIS制图结果表明污染程度较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侧。本调查评价旨在为土壤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何露露  杨平  谭立山  仝川  黄佳芳 《环境科学》2019,40(4):1788-1796
2015年秋季,采集福建省福州市沿海兴化湾(福州一侧)、福清湾、闽江口、敖江口和罗源湾5个海湾和河口分布的潮汐沼泽湿地的上覆水,并测定上覆水中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及其他水体理化指标,探讨不同海湾和河口潮汐沼泽湿地上覆水营养盐浓度形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①不同海湾和河口潮汐沼泽湿地上覆水中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福清湾氮、磷营养盐浓度均较高,兴化湾氮营养盐浓度最低,敖江口磷营养盐浓度最低,其中福清湾上覆水营养盐浓度主要受区域水产养殖、陆源污染、地形的影响,而兴化湾主要受潮汐影响显著;②植被类型对沼泽湿地上覆水营养盐浓度有一定影响,南方碱蓬群落沼泽湿地上覆水中的氮营养盐浓度较高,互花米草群落沼泽湿地上覆水中的氮、磷营养盐浓度较低;同一海湾或河口沼泽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下上覆水中的营养盐浓度不同,且规律复杂.潮汐、地表径流、植物群落、地形、人为活动均会对海湾和河口沼泽湿地上覆水中的营养盐浓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3.
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不可能完全被阻止。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缓解城市热岛、调节城市气候和协助城市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从而实现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最大化,更有效地应对城市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城市绿地布局规划与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论文从城市绿地降温效应实地观测、城市尺度城市绿地与城市热岛关系、城市绿地降温效应模型模拟和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心理和社会意义4个角度,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城市绿地的降温效应、更好地规划和设计绿地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4.
提取不同时间荧蒽诱导下红球菌BAP-1分泌的膜蛋白,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技术)结合液相二级质谱对差异膜蛋白进行聚类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旨在从蛋白质层面上研究红球菌BAP-1跨膜运输荧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膜蛋白种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共鉴定到172个差异膜蛋白.通过差异膜蛋白的COG和GO功能分析,发现荧蒽的加入主要影响了红球菌BAP-1细胞膜上与能量、转运相关的膜蛋白.ABC转运蛋白和TonB依赖转运蛋白作为微生物主要的载体蛋白对BAP-1跨膜运输荧蒽起到了重要作用.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第6d有一个显著上调,作为抗氧化防御机制来保护微生物.各种膜蛋白在不同阶段发挥着各自作用,这些蛋白共同组成蛋白互作网络调控红球菌BAP-1的跨膜运输过程.  相似文献   
115.
为探索复合菌剂对餐厨垃圾好氧生物处理过程和腐熟效果的影响,利用4组自制的堆肥反应器进行小规模试验。以木屑为辅料,分别投加适用于常温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的菌剂碧沃丰®除污(WD)、前期筛选制备的复合耐高温菌剂(TB)和WD+TB复合微生物菌剂,以不投菌为空白组(CK),通过测定堆体总重、温度、含水率、干基有机质含量、pH值、水溶性氨氮及硝态氮、腐殖化系数(E465/E665)、电导率(EC)、种子发芽率指数(germination index GI),研究处理过程。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为(63.5±0.5)%,初始干基有机质含量为(96.6±0.9)%,初始碳氮比为34.9±2.7,辅料20%(质量分数),接种量25 mL/kg下,(WD+TB)组堆料高温期持续时间最长、温度峰值最高,可持续7d 50 ℃以上高温,最高温度达到72 ℃;总重减量率和有机质减量率最高,分别为80.7%和64.3%,日均有机质减量率是CK组的2.13倍;水溶性氨氮和E4/E6最低,种子发芽率指数 (96.3±26.7)%最高。说明WD+TB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提升餐厨垃圾好氧生物处理效果,并显著提高堆肥效率。  相似文献   
116.
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工艺是一项节能高效的生物脱氮工艺,但实际应用中存在Anammox细菌增殖缓慢与活性受抑制的问题.首先介绍Anammox的基质与非基质,如亚硝酸、有机物以及无机物的抑制效应,在此基础上阐述调控运行参数以及流加菌种等活性恢复措施.重点评述外加无机碳、Anammox中间产物、Fe和导电材料等对Anammox的强化效果,并以代谢图形式系统总结3种Anammox代谢途径.最后着重探讨将Anammox作为主流工艺推广到处理实际废水时所面临的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抑制和冬季水温低的问题,归纳使用游离氨和游离亚硝酸溶液淘洗NOB的方法以及选择合适反应器构型与培养方式等应对低温的对策;分析Anammox与反硝化间的协同作用以及将Anammox工艺拓展应用到烟气脱硝和芳香烃厌氧降解方面的潜力.提出未来需要在多因素联合抑制、Anammox生理特性和中间代谢机理以及抵御主流废水处理的不利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7.
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废物,其中含有数量相当可观的重金属,采用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时,会有大量重金属因为高温而挥发进入烟气,一部分富集于焚烧飞灰中,而有少部分重金属因其挥发性较大而排放于大气中,最终随大气及雨水沉降而进入土壤和植被中,从而会对焚烧厂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为了了解焚烧源挥发性重金属(汞(Hg)、镉(Cd)、铅(Pb)和砷(As))的排放对焚烧厂周边土壤和植被生态环境的污染状况,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文献综述,结果发现:国内学者对于焚烧源挥发性重金属的研究多限于焚烧中挥发性Hg对焚烧厂周边土壤的污染的调查研究,而对于焚烧源Cd、Pb、As对周边土壤和植被污染的调查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学者已有的关于垃圾焚烧源重金属(Hg、Cd、Pb、As)对土壤和植被的污染研究只停留在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总的浓度和存在形态的研究,而对于挥发性重金属在焚烧源周边土壤和植被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方面的研究很缺乏,对于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和植被中的蓄积及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较少。文章指出今后的研究应加强对挥发性重金属在焚烧厂周边土壤中的污染特征及其在土壤层以及植被中的蓄积总量和迁移转化机理的研究,这对于焚烧源挥发性重金属的污染防治以及对已被挥发性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植被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8.
山东南四湖摇蚊幼虫群落结构及其对富营养化过程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对南四湖摇蚊幼虫群落结构进行了季度调查.共采集到12种摇蚊幼虫,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61±701)ind/m2和(6.39±5.12)g/m2.优势种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i akamusi)和羽摇蚊(Chironomusplumosus)的密度以及生物量分别占总密度和总生物量的97.1%和99.1%,但红裸须摇蚊的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羽摇蚊,分别是羽摇蚊的18.5倍和10.7倍.从水平分布看,红裸须摇蚊在上级湖的密度明显高于下级湖,羽摇蚊则呈全湖性分布,但密度较低.与历史资料相比,南四湖摇蚊幼虫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摇蚊幼虫的平均密度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88 ind/m2增加到目前的861 ind/m2,优势种由20世纪80年代的羽摇蚊演变为当前的红裸须摇蚊,并且红裸须摇蚊的密度显著升高,这表明南四湖的富营养化趋势加剧.  相似文献   
119.
为促进沿海合理营林和碳库平衡,基于对福州市滨海后沿沙地上营造的人工林的调查,研究尾巨桉、木麻黄、纹荚相思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含量、碳储量及分配格局.结果表明,尾巨桉、木麻黄、纹荚相思不同器官平均碳含量分别为456.08-482.68、431.89-464.90、472.93-505.10 g/kg.相同树种不同器官之间和相同器官不同树种之间的碳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林分间乔木层的碳储量表现为木麻黄(32.89 t/hm^2)〉纹荚相思(31.33 t/hm^2)〉尾巨桉(30.20 t/hm^2),其中,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均以树干(10.92 t/hm^2、10.36 t/hm^2、15.00 t/hm^2)最大,分别占各自乔木层碳储量的33.20%、33.06%、49.67%;地被层(包括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的碳储量表现为尾巨桉(6.42 t/hm^2)〉纹荚相思(6.19 t/hm^2)〉木麻黄(4.57 t/hm^2),其中凋落物层碳储量均远远大于草本层碳储量;土壤层的碳储量表现为木麻黄(8.02 t/hm^2)〉纹荚相思(7.31 t/hm^2)〉尾巨桉(6.42 t/hm^2).这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表现为木麻黄(45.48 t/hm^2)〉纹荚相思(44.83 t/hm^2)〉尾巨桉(43.04 t/hm^2),且碳储量分布格局均为乔木层〉土壤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因此,滨海沙地这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效益无显著差异,纹荚相思、尾巨桉和木麻黄都是很好的固碳树种.  相似文献   
120.
被动桩-土相互作用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简要地分析了地面堆载作用下处于被动状态下的桩及桩侧土的反应,基于桩和土的变形协调条件,确定了桩侧土压力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桩身挠曲的控制微分方程,并联合采用非线性p y关系曲线与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建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最后对影响被动桩—土相互作用体系工作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