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染料高效吸附菌Penicillium oxalicum表面特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Zeta电位和酸碱滴定技术对Penicillium oxalicum菌体的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应用线性规划法求解出菌体表面在表面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4种基团酸度常数分别为4.O、7.0,8.8和10.0。与文献中数据的比较推断这些基团为羧基、磷酸基团、胺基及羟基,菌体的FTIR红外光谱解析初步验证了这一结果,上述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生物吸附中菌体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2.
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几种典型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超声萃取-C18柱富集净化和柱前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检测了我国北方某市四个典型污水处理厂不同工艺段污泥中烷基酚和聚氧乙烯醚的几种典型中间降解产物以及双酚A等内分泌干扰物质.2003年,2004年和2006年三年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污泥样品中都检测到了壬基酚类物质的存在,总浓度范围为1.00-128.45 mg·kg-1之间,在活性污泥中以壬基酚单氧乙烯醚和壬基酚二氧乙烯醚为主,消化污泥和浓缩污泥中则以壬基酚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物质在城市污泥中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辛基酚和双酚A都低于检出限.  相似文献   
83.
对采油废水进行混凝预处理后进行了Fenton处理 ,确定了Fenton试剂处理采油废水的最佳配比为H2 O2 ∶Fe2 +=5 0mmol L :1mmol L。同时利用GC MS色谱图探讨了混凝 -Fenton法对有机物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 :混凝工艺去除了75 %的有机污染物 ,碳数低于 2 1的烷烃去除率可达到 80 %以上 ,同时还去除了所有的多环芳烃 ,但是对苯酚类物质的去除率只有 5 0 %。在Fenton过程中 ,铁的水解吸附和OH·的氧化作用并存 ,采油污水经过 12 0min的Fenton处理后 ,其中的烷烃类物质、酚类物质、多环芳烃物质能被完全氧化。  相似文献   
84.
我国汞污染防治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汞污染防治已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2009年2月在肯尼业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第25届理事会上,关于汞污染防治应形成具有全球约束力的法律文件问题已经达成共识,由联合国建立的谈判进程将从2010年开始,并力求在2013年前后完成制定法律文件的相关工作,这标志着汞污染防治的全球行动已纳入日程.  相似文献   
85.
以城市典型屋面材质(油毡、塑钢、瓦)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考察不同前期晴天数对不同材质屋面径流污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材质屋面径流中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和总氮(TN)的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由大到小都依次为油毡屋面、瓦屋面和塑钢屋面。不同材质屋面径流中重金属的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各不相同。总体而言,污染物浓度随前期晴天数增加而增大,主要是小粒径的颗粒物体积分数增加,而大粒径的颗粒物体积分数反而减小。屋面径流中SS是COD、TP和重金属的主要载体,污染物与小粒径的颗粒物相关性更高,因此要想控制屋面径流中的COD、TP和重金属,关键是控制细小的颗粒物。  相似文献   
86.
抗生素对细菌具有强抑制作用,从而会影响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用定量PCR方法对土霉素生产废水处理装置(进水中土霉素浓度为1 662.1±248.6μg/L)中的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18S rRNA基因的含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利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对污泥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详细解析。定量PCR结果显示,土霉素废水活性污泥中真菌(18S rRNA)/细菌(16S rRNA)基因的拷贝数比例高达1.2,明显较高于非抗生素肌苷废水活性污泥中的比例1.52×10-6,表明真菌对于土霉素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细菌克隆文库分析结果显示,Alpha变形菌和Beta变形菌是主要的优势菌,比例分别为23.7%和22.0%,其次是酸杆菌(17.0%)和拟杆菌(11.9%)。  相似文献   
87.
生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园区综合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制药工业园区综合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难降解、毒性大、色度深等特点,提出了水解酸化/好氧-臭氧-曝气生物滤池(H/O-O3-BAF)的工艺流程。通过现场实验研究对处理流程以及各个处理单元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系统稳定运行期间,处理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小于50mg/L,色度小于4倍,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发光菌毒性的测试表明,该工艺流程可有效削减废水中的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88.
利用粘结挤压法将Fe-Al-Ce复合氧化物粉末材料制备成颗粒材料(GFAC),进行表征、静态和动态吸附除氟性能评价和现场应用.结果显示,优选GFAC颗粒直径为1.6 mm,具有较高的压缩破坏强度33.80 N和除氟性能.GFAC颗粒对氟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受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控制;在pH 7.0±0.2条件下,GFAC颗粒对氟的饱和吸附容量达到51.28 mg/g(25℃,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不同空间流速(SV)下动态实验出水穿透(1mg/L)时对氟的累积吸附量分别为5.69mg/g (SV=1 h-1)、5.61mg/g (SV=2h-1)、2.83 mg/g (SV=5 h-1),高于常见活性氧化铝除氟剂(AA,1.77 mg/g,SV=1 h-1)及其他报道的颗粒除氟剂.GFAC颗粒在河北现场成功用于实际高氟地下水的处理,在原水氟浓度(3.7±0.3)mg/L和pH 8.0±0.2条件下,对氟的累计吸附量为3.16 mg/g,明显高于AA(0.83mg/g),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90.
从水俣病事件透视日本汞污染防治管理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发了以水俣病为代表的多起环境公害事件,其后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转变工业生产方式,完善汞污染防治体系,在汞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水俣公约》的出台将对我国汞污染防治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可借鉴日本经验,做好履约前期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由于环境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