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69篇
安全科学   538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130篇
综合类   924篇
基础理论   152篇
污染及防治   136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印染废水中总有机碳与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定水中TOC浓度,可综合性地判断废水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也能全面、合理地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现采用TOC4100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测定仪,对几种印染废水进行分析测试,并通过对TOC值与COD值的比较,找出印染废水中TOC与COD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2.
FOXBASE在污染变化趋势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所提供的大量数据资料,往往要通过某种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内涵。目前,衡量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在统计上有无显著性,最常用的技术是Daniel的趋势检验,被国家环保局发布的《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定为推荐方法。为减轻工作强度,方便使用和推广计算机的应用,我们根据有关方法用FOXBASE语言编制了通用的Daniel趋势检验计算程序,供同行们参考。1Daniel趋势检验法概述Daniel趋势检验使用了spearman秩相关系数,此方法要求具备足够的数据,一般至少应采用4个期间的数据,给出时间周期和它们…  相似文献   
903.
微生物应急监测是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实验室在开展水质微生物指标应急监测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在详细梳理微生物流动实验室在环境条件、硬件设施、设备物资、监测过程以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各项要求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某地废水微生物应急监测为案例,列举了流动实验室在"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结果表明,建立微生物应急监测流动实验室既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也存在可行性,并启发出能够满足质量管理要求的微生物应急监测流动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04.
国五国六汽车尾气颗粒物的生态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使用量的增加,汽车尾气的环境污染及毒性效应已引起社会的关注.我国于2016年12月23日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现阶段尚未发现国五和国六两类汽车尾气颗粒物的生态毒性及比较的研究报道.该文选取国五与国六两类汽车为研究对象,对两类汽车尾气颗粒物的排放情况及主要的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进行分析;选用发光菌为受试生物,研究两类汽车尾气颗粒物对发光菌的毒性效应.结果发现:①单位距离下,国五和国六汽车尾气颗粒物质量分别为(8.81±2.92)和(1.51±0.35)mg·km-1,表明单位距离下国六汽车尾气颗粒物质量显著低于国五汽车;②在检出的SVOCs中,多环芳烃为国五和国六汽车尾气颗粒物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③国五货车、国五轿车和国六汽车尾气颗粒物对发光菌的EC50分别为42.00、41.99和5.37 mg·L-1,表明本次的研究车辆中单位质量国六汽车尾气颗粒物的毒性高于国五汽车.研究结果表明国六标准的实施可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下一步还应继续开展国六汽车尾气颗粒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05.
丹江口水库水体氮的时空分布及入库通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析丹江口水库水体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污染来源,以丹江口库区及主要入库河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体氮的空间分布、季节及年际变化;利用回归分析,解析了氮污染驱动因素;并估算了入库河流氮通量及对库区氮污染负荷的贡献率. 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ρ(TN)、ρ(NH4+-N)分别在0.07~16.73和0.01~10.65 mg/L之间,年均值分别为2.34和0.71 mg/L,空间分布呈入库河流高于库区的趋势;季节特征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 2005—2014年库区水体ρ(TN)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取水口陶岔断面ρ(TN)上升较快,2012年较2007年增加了1.5倍,2013年开始ρ(TN)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近10年来库区水体ρ(NH4+-N)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 神定河、犟河、泗河、剑河等环库支流河口氮污染最严重,城镇化是造成流域水体氮污染的主要驱动力. 汉江TN入库量贡献最大,占63.0%,其中境外来水TN入库量占总量的59.2%,为达到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Ⅲ类水质(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目标,汉江TN需削减量为16 715.0 t/a. 境内河流中,环库河流的TN入库量最大,其中泗河、老灌河、神定河、金钱河、犟河和天河等TN入库量较大,TN需削减量分别为 2 286.7、2 197.7、1 493.6、1 106.9、979.1和728.9 t/a.   相似文献   
906.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某钢铁厂焦化废水,对影响Fenton试剂处理焦化废水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H_2O_2投加量、n[Fe~(2+)]∶m[H_2O_2]、p 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结果表明,对于该焦化废水最佳反应条件为:H_2O_2投加量50 m L/L(即每升水样投加量为50 m L),n[Fe~(2+)]∶m[H_2O_2]=1∶10,p H=3,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30 min,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70%~79%。该研究为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处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07.
关于构建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供水水源,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局部地区出现有机物和重金属超标现象。通过深入分析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压力,借鉴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地下水污染防控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以改善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地下水污染防控指标体系构建、地下水污染防控目标研究、地下水污染防控对策建议等。  相似文献   
908.
以兰州某石化公司化工污水处理厂恶臭治理项目为例,在确定恶臭气体的污染源源强的基础上,采用AERMOD模式预测污染物扩散情况。结果表明,添置除臭装置后,NH3的臭气浓度减少了90%,VOCs的臭气浓度减少了88%。同时,当恶臭污染物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浓度标准时,NH3的臭气强度为1.40级,VOCs的臭气强度为0.82级,人们仍能感觉到气味。因此石化企业在进行恶臭治理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和臭气强度,以期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909.
正安全工作需要每名从业人员的安全素养足够强大,每名从业人员都能够满足作业活动的安全需求,每名从业人员都能够成为自主安全控制中心及自觉事故防范中心,充分发挥每名从业人员的安全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想办法,想安全之所想、急安全之所急,时刻体现安全绝对优先的思维,避免伤害事故带来的各种困扰。1.安全工作带风气。各层级必须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团队有健康向上的安全风气。凡事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以安全工  相似文献   
910.
新校区建设是升本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档案馆建设又是新校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本科院校档案馆建设标准,从面积、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三方面合理制定建设规划是建设的基础。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和管理则需要从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落实档案制度建设、夯实基础业务工作、推进校史展览馆建设和重视新校区基建档案收集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