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何溪  李伟  宁利君  张斌  沈达 《安全》2014,(2):27-30
针对当前我国对体育场内场人员安全容量确定方法欠缺,本文参考性能化疏散设计的理念、综合公共场所人员疏散模型,在看台与内场观众疏散路径不交叉情况下,提出了一套体育场内场区域人员安全容量的测算方法,并以常州某体育场为例,利用计算机模拟了内场临时搭建对疏散及内场人员安全容量的影响,从而得出考虑内场临时搭建情况来计算其内场安全容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2.
HAZOP、LOPA和SIL方法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概括介绍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保护层分析(LOPA)和安全完整性等级分析(SIL)三种方法的特点,总结三种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LOPA分析是HAZOP分析的继续,可以解决HAZOP分析中残余风险不能定量化的不足,是对HAZOP分析结果的丰富和补充;SIL分析则在LOPA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需要增加的安全仪表系统(SIS)进行设计,并对LOPA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即HAZOP、LOPA分析是SIL分析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此,在详细介绍SIS的组成、安全生命周期阶段、SIL的选择确定方法以及SIL分析流程之前,也简要介绍了HAZOP、LOPA分析方法,梳理了两种方法的分析流程.最后通过引入示例来展示三种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3.
234.
低浓度SO2冶炼烟气的催化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雪梅  宁平 《四川环境》1990,9(1):36-40
前言近几十年来,工业“三废”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社会公害。在废气中尤以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二氧化硫的发生源  相似文献   
235.
苏共中央在“苏联1981—1985和到1990年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草案中对自然保护问题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在专讲这个问题的专门章节中,讲到必须加强对土地资源、水域、空域、土壤和动植物界的保护;改进国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管理。提出了综合开发矿藏、保护和利用综合区、扩大造林、增植野生动物和在自然水域中繁殖各种珍贵鱼类的任务。  相似文献   
236.
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业面恶臭散发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风洞采样方式以挥发性有机物、H2S和恶臭浓度为指标研究了生活垃圾填埋堆体类恶臭面源的污染散发率.结果表明,生活垃圾填埋堆体表面的恶臭散发率与季节和表面吹扫风速等密切相关.高温季节挥发性有机物和恶臭浓度计的污染散发率可较低温季节高出6倍以上,在0.6~4 m·s-1的测试吹扫风速范围内,恶臭污染物的释放率随风速增加而近似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夏季生活垃圾表面的挥发性有机物(PID测定以异丁烯计)的散发率为385~680μg·(m2·s)-1,H2S散发率为4~7μg·(m2·s)-1,恶臭浓度散发率为46.5~136 OU·(m2·s)-1.持续通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洁净空气吹扫得到的散发率是面源的最大可能散发率,在进行采样时间10 min以上的恶臭浓度或作业面散发量估算时,需对散发率进行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237.
本文设计了双因子(氮负荷升高、有无螺类)受控实验,研究了氮负荷升高(太湖正常氮负荷的3倍)对螺-附着藻-苦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负荷升高处理明显提高了水体总氮、总溶解氮、叶绿素a等指标的含量,显著增加了附着生物干重,进而抑制了苦草生长;与正常氮负荷处理组相比,3倍氮负荷处理组中苦草的相对生长率、株高和叶片数分别降低了33%、25%和13%.环棱螺降低了附着生物干重和水体叶绿素a含量,明显促进了苦草生长.氮负荷升高和环棱螺存在对水体各项理化指标、附着生物干重和苦草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无交互作用.此外,氮负荷升高还降低了环棱螺的生长速率.分析认为,氮负荷升高对沉水植物生长的抑制机理主要体现在浮游藻类与附着生物生物量增加的抑制效应;环棱螺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这种效应,但由于氮负荷升高还同时使环棱螺生长率降低,削弱了其对附着生物的牧食压力,从而使得附着生物对苦草生长的抑制作用加强.因此,氮负荷升高使螺-附着藻-沉水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失衡,也可能是氮浓度较高的富营养湖泊中沉水植被稀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8.
239.
基于2019年8月四川盆地内国控站臭氧(O3)浓度观测数据,选取了3次不同程度的区域性持续性O3过程,利用再分析资料对3次过程的O3浓度垂直变化时空差异及其气象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3次过程O3浓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呈先增后减的相似特征,在900~850 hPa达到极值;对流层O3集中在500 hPa甚至700 hPa以下,且随着O3浓度等级的增加,垂直向上的扩散更加明显.(2)3次过程温度和相对湿度有明显的差异,温度与O3浓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高温低湿更有利于O3生成.(3)Ⅰ~Ⅱ级过程盆地内地面以东北风或偏北风为主,出现气旋性环流及风向辐合,容易造成风向下游地区O3污染积聚;Ⅲ级过程地面多偏南风或东南风,使污染物易向盆地内西北侧传输.(4)垂直运动的强弱是造成3次过程O3浓度差异的重要原因,Ⅰ级过程存在较强的上升运动,有利于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