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5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论述了粒径分级技术在天然水中痕量金属形态研究中的应用.在痕量金属污染、吸附效应和粒径的选择性研究中。都已在考虑采用离心、过滤、超滤(UF)、渗析和凝胶过滤色谱(GFC)等方法.妨碍粒径离心分级是由于密度对颗粒沉降速度的影响.过滤法是区分痕量金属形态最普遍应用的方法,,但它往往只能鉴别“溶解态”和“颗粒态”的级份.用稀硝酸可以清除滤器的污染,并且用硝酸钙稀溶液可使吸附效应减至最小。用过滤法进行粒径选择分级的一些研究指出,目前只有Nu-clepore聚碳酸脂滤膜适合于粒径分级的研究。采用UF法也碰到上述的这些困难,而且一般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吸附作用.超滤时的吸附作用将造成对金属络合物分子量的过高估计.为了离析真溶液中的痕量金属形态,渗析技术已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已证实它只限于在总形态分析程序图中的应用。GFC在物理化学形态研究中具有相当的潜力.其主要的优点是它能给出连续的粒径范围,而不是间歇的粒径范围.与其它方法相反:GFC的吸附作用将会造成对有机金属络合物分子量的过低估计.本文考查了每种技术在环境中应用的一些例子,并列举了天然水中金属形态的粒径分布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2.
日本环境厅于七九年七月发表了“日本七九年度环境保护规划”一文,文中详细阐述了环境厅七九年度所将开展的各项环保工作,科研活动和活动经费予算。现将文中部分章节摘译整理如下: 日本当前环境的状况可以概括为:硫氧化物的大气污染已有了显著的改善,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基本达到了环境规定的标准值,其它的大气污染物质的控制与消除已有了进展,有害物质所造成的水质污染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各类公害污染问题正在逐步地得到解决。为了更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根据七八年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13.
菲律宾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报告了该所已成功地从椰子油中制造了一种低成本,无污染的农药。该所说:众所周知,绝大部分的普通农药都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污染害处,但以椰子油为基础的这种农药是绝对地安全,因为这种农药在另外一种生命物质中,很容易被降解成为具有无害影响的作用。这种新型农药已被用在例如西红柿、洋葱等带叶植物以及多叶的粮食作物中,同时发现这种农药具有象玉米螟、蚜虫、蛾蚕的杀  相似文献   
114.
一、前言在各种混合物的未知成分的分离,检定以及微量成分的高灵敏度检测中正发挥其威力的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以下简称GC—MS)。既是环境大气分析的重要部分,又是微量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的有力武器。目前日本在大气分析中采用的GC—MS分析法,并没有规定为JIS法及大气分析的  相似文献   
115.
受酸性矿水污染河流中悬浮颗粒对铜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实验室模拟实验相结合,分析研究了受铜矿酸碱矿水污染河流沿主要江段中铜在水与悬浮颗粒物之间的分配,模拟研究了悬浮沉积颗粒物的主要组份的对铅离子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污染河段中新生水合氧化铁/铝微粒表面具有显的吸附作用并控制水中溶解态铜离子浓度,其吸附规律遵循表面络合反应工可用简化表面络合模式来描述。  相似文献   
116.
天然水体中重金属的化学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湘江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综合研究,直接测定化学形态,化学平衡模式计算及沉积物释放模拟试验等三种途径来评价其化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其中生物直接可给级分含量很少,有机络合、颗粒吸附和沉淀等形态构成溶解化合态的缓冲级分,极大部分重金属含在固体颗粒残渣级分中。由此推断,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本文提出了根据存在形态和化学稳定性来评价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环境容量及排放负荷的概念,并对湘江水体的排解负荷及 pH 值的化学稳定临界区域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7.
好氧颗粒污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几个关键因素,如进水底物、COD负荷、水力剪切力、溶解氧浓度、温度、pH值、碱度、水力停留时间、进水中添Ca2 离子和沉降时同等.同时,综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进展,并对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8.
改性斜发沸石吸附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了改性斜发沸石对水中氨氮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值,氨氮初始浓度以及竞争阳离子等对钠型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同时进行了钠型沸石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饱和氯化钠改性制备得到的钠型沸石具有较大的饱和吸附容量,受氨氮初始浓度和溶液pH值的影响,钠型沸石吸附氨氮的行为在YNH4^ =0.5时发生偏离,竞争阳离子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钠型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钠型沸石吸附氨氮的行为在YNH4^ =0.5时发生偏离。竞争阳离子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钠型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钠型沸石吸附氨氮速度的控制步骤是内扩散步骤,可采用Vermeulen吸附模型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119.
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的制备和絮凝性能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7  
栾兆坤  宋永会 《环境化学》1997,16(6):535-540
本文对制备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的条件及其絮凝除浊除色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酸化pH条件下,进行硅酸与金属离子聚合反应,可获得具有较高分子量的PSMS。低浓度PSMS可以保持较长稳定时间,与传统铝、铁盐凝聚剂相比,PSMS可显著提高并改善絮凝除浊除腐植酸的效果,这种PSMS絮凝剂更适合于水厂现场制备投加。  相似文献   
120.
高效絮凝反应器的设计及混凝效能的验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栾兆坤  蒋斌 《环境化学》1997,16(6):575-583
本文依据絮凝动力学的涡旋理论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设计了一种高效竖流折流式絮凝反应器,并通过絮凝试验对影响高效折流式絮凝反应器絮凝的流道及格网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反应器内设置适宜的格网,能够显著地改善反应器的絮凝除浊效能,在絮凝试验基础上讨论了高效絮凝反应器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