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天然及CaCl_2改性沸石对四环素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水中四环素在天然和CaCl2改性沸石上的吸附行为及机制。实验表明,天然沸石对四环素具有吸附能力,CaCl2改性可以提高沸石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天然和改性沸石对四环素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不是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D-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实验所用2种沸石对四环素的吸附行为,D-R等温方程拟合结果显示吸附过程包含离子交换作用。通过对天然和改性沸石吸附四环素前后溶液中主要阳离子浓度变化分析证实了该吸附过程包含离子交换作用。实验研究了pH值变化对沸石吸附四环素的影响,当pH=3~5时,天然和改性沸石对四环素的吸附量均随pH值的增加而急剧下降,而pH=5~10时,天然和改性沸石对四环素的吸附量变化均不明显,推测可能是离子交换作用和化学沉淀吸附作用所致。另外,实验还初步探索了溶液离子强度对沸石吸附四环素的影响情况,随着溶液中Na+和Ca2+离子强度的增加,吸附量先急剧降低随后趋向平稳,进一步说明了沸石对四环素的吸附过程不是由单一机制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3.
采用螯合剂[S,S]-乙二胺二琥珀酸([S,S]-EDDS)对废弃矿区附近的农田土壤进行浸提,分析浸提前后残留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的形态.结果表明,[S,S]-EDDS对重金属元素的提取率在不同土壤之间有较大差异,对Cu的浸提率为13.4%-13.8%,对Pb的浸提率为2.28%-16.3%,对Zn的浸提率为2.73%-11.3%.[S,S]-EDDS在提取重金属的同时也造成了Fe和Mn的明显溶出,其中Fe的溶出率为0.090%-0.291%,Mn的溶出率为2.53%-6.31%,均远高于对照组.[S,S]-EDDS浸提后酸溶/可交换态金属含量的变化倚赖于金属种类,对于Cu和Zn,经[S,S]-EDDS浸提之后,其酸溶/可交换态含量远低于对照组;但对于Pb,经[S,S]-EDDS浸提之后,酸溶/可交换态含量略高于对照组.[S,S]-EDDS对Cu和Zn四种形态均有浸提作用,且对残渣态的影响小于其它形态.[S,S]-EDDS浸提导致土样中Cu和Zn残渣态比例上升,其它形态比例的变化则依赖于金属的种类以及土壤性质. 相似文献
104.
105.
富营养条件下不同形态氮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在富营养水平(ρ(TN)为4.0 mg/L,ρ(TP)为0.2 mg/L)下不同ρ(NH4+-N)/ρ(NO3--N)(4/0,5/1,1/1,1/5,0/4)对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期阐明富营养化水体中不同形态氮对沉水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ρ(NH4+-N)/p(NO3--N)对轮叶黑藻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培养液中ρ(NH4+-N)比例的上升,尤其当ρ(NH4+-N)/ρ(NO3--N)>1时,轮叶黑藻的相对生长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蛋白质含量降低.当水体中铵盐含量上升到一定比例时对轮叶黑藻产生的胁迫作用,影响了其生理功能,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06.
107.
沉积物中汞的甲基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是环境中存在的一种重要污染物质,其毒性与之化学形态密切相关。环境中的汞主要以无机汞形态存在,然而无机汞可以通过甲基化作用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甲基汞,从而给受到暴露的生物及人类带来更高的健康风险。沉积物是汞在水生环境系统中的主要分布相,也是无机汞甲基化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沉积物中汞的甲基化过程受到生物种类、汞的生物可利用性等生物因素及温度、含硫化合物、有机质、氧化还原条件等环境理化性质的影响。本文对汞在沉积物中甲基化过程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更深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8.
离子对氧化铁纳米颗粒水中聚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电解质(NaCl、CaCl2、KCl、K2SO4和K2CrO4)对氧化铁纳米颗粒(Fe2O3NP)聚集作用的影响,并用聚集效率来衡量聚集作用变化,用DLVO理论对各因素的影响进行解释.实验表明:浓度和价态的升高会显著增强NP的聚集作用;阴离子对NP聚集作用的影响强于阳离子(以KCl为对照,K2SO4引起了比CaCl2更显著的变化);K2CrO4的影响显著大于其他离子(0.5mmol/L的K2CrO4即可引起剧烈的聚集).通过DLVO理论发现:离子在较低浓度增长或价态的上升,会同时降低ζ电位和双电层厚度以促进聚集作用;阴离子和K2CrO4较阳离子,会更显著地降低ζ电位,从而加速聚集作用;浓度在较高区间变化时ζ电位相对稳定,此时双电层的压缩是促进聚集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9.
双酚A是聚碳酸酯塑料的单体成分,已证明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双酚A对哺乳动物的生殖毒性已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双酚A对鱼类的免疫毒性研究相对较少。文章研究了双酚A对鲫鱼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与2种天然激素雌二醇,可的松的免疫学效应进行了比较。实验过程中,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3种受试物对两类细胞增殖(PHA诱发)的影响,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它们对巨噬细胞呼吸爆发(ConA诱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酚A在0.054~5.4mg/L浓度范围内、雌二醇在0.0002~2.0mg/L浓度范围内、可的松在5~50mg/L浓度范围内明显诱导鲫鱼淋巴细胞增殖,而高浓度的可的松(500~5000mg/L)却表现出抑制效应。双酚A在0.005~50mg/L浓度范围内、雌二醇在0.005~800mg/L浓度范围内.可的松在0.005~500mg/L浓度范围内,明显诱导鲫鱼巨噬细胞增殖,而高浓度的双酚A(500~1000mg/L)却表现出抑制效应。此外,50mg/L的双酚A和50、500mg/L的可的松抑制巨噬细胞呼吸爆发,而雌二醇在0.05~500mg/L浓度范围内都诱导巨噬细胞呼吸爆发。研究结果表明:双酚A对鲫鱼具有潜在的免疫毒性,并且在高浓度和低浓度下,双酚A对鲫鱼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变化产生不同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