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80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21.
322.
为使注册安全工程师行业在初始阶段就纳入科学的管理,通过对注册安全工程师行业监管模式的探讨,在分析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基本特点及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定位的基础上,参照国外的发达国家和我国目前注册安全工程师发展现状,提出了3种监管模式,即政府监管模式、行业自律监管模式和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结合的监管模式。并且通过运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规律性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行业监管模式效力的异同和利弊,最终得出应采用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结合模式的结论。并对完善和规范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3.
钢铁行业冷轧、硅钢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铬废水,目前一般采用亚硫酸钠还原法处理,药剂消耗量非常大。在2 m3/h的中试规模上研究了铁/碳微电解还原工艺对钝化液含铬废水的处理,六价铬通过铁炭填料后浓度有一定降低,废水pH稍有升高,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研究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工艺对于钝化液含铬废水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由于可能存在含铬废水对铁屑表面造成钝化导致处理不够彻底。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微电解技术相比单独采用亚硫酸钠还原法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且处理出水效果好,可直接排放,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24.
为了揭示悬浮泥沙(SSC)对水库水质的影响规律,对汾河水库进行样品收集和长期水质监测,采用水动力模型与泥沙转移和富营养化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将这三者关联耦合,并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分析含沙水和不含沙水中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四项指标,得出两者对水质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SC对TN、TP的去除作用明显,对Chla、DO浓度分布影响较小,并计算了污染物的释放量以及贡献率,得出TP的负荷仅为16.47t,而贡献率高达25.25%。因此在汾河的污染控制方面应侧重削减磷,进而改善汾河地区的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325.
以某地A、B、C三湖为例,介绍了湖泊饮用水源环境污染的成因及现状,着重指出了危害严重的富营养化的藻类毒素,最后阐述了受污染湖泊地区的饮用水水质状况、毒物种类、含量标准及防治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26.
本文对硝基多环芳烃(NO_2-PAH)的还原,包括还原剂的选择和还原后生成的氨基多环芳烃(NH_2-PAH)的萃取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对(1)锌在酸性条件下和(2)硼氢化钠在二氯化铜存在时,两种方法还原不同环数的NO_2-PAH生成相应NH_2-PAH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后一种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等优点,且能对多达五环的6-硝基苯并(a)芘(6-NO_2-BaP)进行有效的还原。对不同的NH_2-PAH在酸碱条件下萃取性能的研究表明,在pH=1—2时,三环(含三环)以下的NH_2-PAH与酸形成盐而留存于水相中,基本上不被有机溶剂萃取而能实现与多环芳烃的分离,但四环以上的NH_2-PAH在相同条件下则部分或大部分被有机溶剂萃取。本文还试探用量子化学计算所得不同NH_2-PAH中N原子的电子密度,以解释它们在酸性条件下不同的萃取率。  相似文献   
327.
本文根据共轭剪裂的锐角等分线指示主压应力方位的岩(土)破裂试验准则,利用卫星照片所显示的影象在松散沉积物复盖的江苏及其邻近的平原区内提取共轭剪裂的构造形迹,经测量、统计,求出锐角等分线方位的平均值,作为现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轴标志。反演结果表明:江苏地区有一个北西西—南东东的挤压应力场,并以此讨论了本区的区域性活动断裂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8.
自然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在光照和微生物存在的条件下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对类固醇类雌激素降解的介导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从洱海沉积物中提取的两种典型DOM物质—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分别经过72 h的微生物改性和48 h的光改性,分别比较厌氧条件下光改性前后DOM介导微生物降解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的能力变化,以及微生物改性前后DOM介导光降解EE2的能力变化.同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电子供给能力对改性前后的DO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微生物改性后,HA和FA的荧光强度和腐殖化程度都有所提高,但紫外吸光强度和芳香性降低,并且与污染物的结合能力提高,使得光照条件下其介导的EE2更容易发生降解反应.微生物改性后HA介导下的EE2光降解效果要明显好于FA的介导效果.经过光改性后,HA和FA紫外吸光强度和芳香性升高,荧光强度和电子供给能力降低.光改性后HA介导下的EE2微生物降解效果要明显好于FA的介导效果.可见自然水体中微生物改性DOM介导的EE2降解效果相比光改性DOM的介导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29.
对比了聚硅硫酸铁(PFSS)和聚丙烯酰胺(PAM)对活性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的调理效果,重点考察不同投加量条件下,污泥比阻、毛细吸水时间(CST)、含水率、粒径以及污泥上清液中水质特性的变化,并通过总有机碳(TOC)和三维荧光(3D-EEM)探讨了污泥调理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投加量93~140 kg/t(DS)的条件下,PFSS对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的调理效果优于PAM。污泥上清液中TOC含量随PFSS投加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D-EEM分析表明:污泥溶胞后上清液中出现了类富里酸和疏水类有机酸物质,说明PFSS可通过释放污泥胞内水和结合水来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330.
居室空气污染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苏蒙  孙超 《环境保护》1995,(12):35-36
居室空气污染与预防北空后防疫队俞苏蒙86513部队卫生科孙超,刘铁军谈到空气污染,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室外空气污染,而对居室空气污染常常被忽略,但事实上居室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常常要比室外空气污染物浓度高。国内外研究人员长期调查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空气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