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氮和磷可随溪流非木质残体的输出和降解而流失,进而影响下游水体环境,但目前缺乏必要关注.因此,本文以岷江上游高山森林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8月(雨量最大季节)调查了18条溪流中的非木质残体(树皮、树叶和1 cm树枝)氮和磷贮量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溪流中非木质残体氮在单位面积集水区的贮量为2684 mg·hm-2,在单位面积溪流的氮贮量为774 mg·m-2,其中,树皮、树叶和1 cm树枝在单位面积溪流的贮量分别为112、154和508 mg·m-2,分别占总氮贮量的14%、20%和66%;溪流中非木质残体磷在单位面积集水区的贮量为468 mg·hm-2,在单位面积溪流的磷贮量为135 mg·m-2,其中,树皮、树叶和1 cm树枝在单位面积溪流的贮量分别为15、31和89mg·m-2,分别占总磷贮量的11%、23%和66%.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木质残体氮和磷贮量均随溪流长度和面积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随溪流流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这些结果为深入认识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氮和磷流失途径及其对下游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污泥成分复杂.污泥除大量水分外,还包含有机物质、重金属及一些磷、氮等营养元素.污泥的直接排放易导致环境衰败,也造成了资源浪费.本文通过讲述污泥来源及生产情况,分析污泥危害及处置问题,指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应立足于实际,在兼顾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的前提下,选择最佳处置与利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成都市水环境质量逐年改善的现状,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模型对成都市水环境进行了实证研究。选用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排放量和水环境质量中相对应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作为研究重点,构建了水环境质量指数、水污染物排放指数,从实证的角度,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水环境因子和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计量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结果显示,成都市经济和水环境两者关系基本符合EKC曲线特征,且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更低的情况下实现转折点,据此分析了成都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成都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3"S"技术在单体滑坡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采用3"S"技术的单体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的原理,对单体滑坡的致灾因素和评估模型做了全面的界定.分析了光学遥感数据和干涉雷达技术在单体滑坡遥感信息提取的应用.对地理信息系统在评估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着重分析了数字高程模型、空间分析手段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底物初始浓度对光合细菌产氢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底物初始浓度对光合细菌产氢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对光合细菌产氢得率和初始底物转化为氢气得率进行比较,分析底物初始浓度对光合细菌产氢代谢的影响,实验发现底物初始浓度为120 mmol/L时最适合光合细菌的产氢代谢,底物初始浓度达到140 mmol/L时,光合细菌主要进行生物量合成和产酸代谢,得到各浓度梯度下的最大生物量,但对产氢代谢产生抑制作用,表明最大生物量与最大的产氢能力之间不成正比关系及光合细菌产生CO2机制与产氢机制不同;光合细菌最大比产氢活性表现在对数生长期,最大生物量出现在稳定期。实验证明,光合细菌对数生长期受底物浓度影响大,底物浓度低,最大生物量所对应的时间相对较早,底物浓度增大,最大生物量所对应的时间相对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