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吸烟是人类的公害西北纺织学院张树青,张帆公害一词最早源自日本1896年的河川法。日在1967年“公害对策基本法”将公害定义为:由于事业活动及人类其它活动产生相当范围内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地面沉降以及恶臭,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损...  相似文献   
112.
113.
针对硫酸烷基化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反应器泄漏的场景,利用保护层分析的手段,半定量评估了反应器相关管线、反应器法兰及反应器相关泵泄漏的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并论证了以退料罐作为控制措施风险降低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反应热力学、动力学数据,研究了反应体系短期储存于退料罐中的次生反应失控风险,其中反应包括主反应、硫酸与三甲基戊烷反应以及硫酸与烯烃反应,研究表明在储存条件下三类反应的热失控风险较低,因此退料罐可以作为有效且无次生风险的泄漏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4.
为了研究乌梁素海水体中微塑料的分布规律,通过试验方法探究了湖泊不同点位处,不同密度、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微塑料丰度,分析微塑料自身属性(密度、形状、尺寸)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范围为小于1.0g/cm3,1.0~1.2g/cm3和1.2~1.5g/cm3的微塑料在湖泊不同采样点处的丰度范围分别为(109.5±17.3)~(642±160) n/L,(160.5±57.3)~(588±104) n/L和(124.5±47.5)~(502.5±80.2) n/L;其中密度小于1.0g/cm3的微塑料在湖泊中丰度呈现出由北到南逐渐增多的趋势,密度为1.0~1.2g/cm3的微塑料丰度在湖泊中部多、南北部少,1.2~1.5g/cm3的微塑料呈现由北到南由多变少的趋势.尺寸为0.05~0.5mm,0.5~2mm和2~5mm的微塑料在湖泊中丰度范围分别为(70.5±8.8)~(805.5±154.7) n/L,(178.5±21.4)~(742.5±112.3) n/L和(0±0)~(217.5±22.8) n/L;尺寸在0.05~0.5mm的微塑料丰度呈现由北到南递增的趋势,尺寸为0.5~2mm和2~5mm的微塑料丰度呈现由北到南递减的趋势.形状为纤维状,碎片状、薄膜状和块状的微塑料在湖泊中丰度范围分别为(499.5±92.3)~(1126.5±228) n/L,(30±4.8)~(151.5±31.6) n/L,(4.5±0.8)~(229.5±61.6) n/L和(1.5±0.2)~(12±3.9) n/L;其中纤维状微塑料在各个采样点均占主导地位且分布均匀,碎片状、薄膜状和块状微塑料丰度较低,无明显规律.在拉曼光谱鉴定的所有微塑料中,聚丙烯(43%)是最常见的类型,其次是聚氯乙烯(1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8%)、聚乙烯(11.7%)和聚苯乙烯(9.3%).  相似文献   
115.
针对我国农药污染地块修复过程中异味扰民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地块土壤中异味物质的筛查,明确异味物质在土壤中的分布至关重要. 本文以某典型农药污染地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气样品全扫描分析、异味清单比对、异味活度值计算、累计异味贡献率分析等方法,筛查确定土壤中主要的异味物质;基于筛查结果,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应用GC-MS分析,查明土壤中主要异味物质的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 结果表明:①该典型农药污染地块土壤中涉及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甲苯、三氯乙烯、二硫化碳、氯仿、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苯、噻吩、甲基环己烷、正己烷、四氯乙烯、乙苯和四氯化碳15种异味物质,异味活度值分别为7 287.5、2 755.6、714.8、676.7、438.5、294.5、229.4、74.7、55.4、50.0、49.6、18.9、3.1、1.7和0.6. ②累计异味贡献率超过90%的主要异味物质为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甲苯和三氯乙烯,四者最高含量分别为10.9、48.5、797.7和33 000.0 mg/kg,主要分布在除草剂车间、菊酯车间、敌敌畏车间、氧化制氯车间、百草枯车间和氧乐果车间等生产区域. ③异味物质含量普遍随土壤埋深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降,主要分布在1.8~6.8 m的粉质黏土和6.8~10.6 m的粉土中. 研究显示,农药污染地块土壤中异味物质种类复杂,可采用累计异味贡献率分析法进行筛查;地块土壤中异味物质的空间分布主要与生产过程、土壤埋深和土壤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16.
三江平原湿地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地表甲虫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月至9月,对三江平原湿地6种不同土地利用生境下地表甲虫群落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所采集的1 646个地表甲虫标本隶属25科,其中步甲、隐翅虫和叩甲3科个体数量较多,分别占总数的52.9%、20.1%和10.8%,共同构成本研究区的优势类群。对该甲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田地表甲虫数量最多,松树林最少;物种丰富度以白桦-蒙古栎林最高,杨树林最低;多样性指数以田埂最高,杨树林最低;均匀度指数以田埂最高,杨树林最低。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甲虫数量、多样性有显著影响,对均匀度无显著影响;季节变化对地表甲虫数量无显著影响,但对地表甲虫多样性和均匀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7.
洛克沙胂暴露胁迫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方法,分析了洛克沙胂残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采样周期中,每克土壤总PLFA含量在洛克沙胂胁迫影响下出现明显降低,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经主成分分析,第1周,洛克沙胂低浓度组(w=15 mg·kg-1)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第2、3、5、8周,各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类型差异显著,其中高浓度组(w=150 mg·kg-1)与对照组差异最大。结果表明,洛克沙胂可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改变,暴露浓度越高其作用越强。同时,洛克沙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还表现出时间差异,在暴露胁迫的后期(第5、8周),洛克沙胂的影响逐步减弱,可能与洛克沙胂在土壤中发生化学结构改变和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18.
大连新港7.16溢油事件的公众问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储油罐输油管线发生爆炸事故,部分石油泄漏入海。2010年7月30日,开展了公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6%的受访者了解此次的溢油事件,95%以上的公众有亲海愿望。受访者中总体认为溢油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的占57%;溢油后最关注的问题是生态恢复者占64%。认为养殖业、旅游业受到影响严重者分别达到54%和45%。金石滩、开发区城区、大连湾调查区域回答对养殖业影响严重的占80%以上。金石滩、大连湾区域回答对旅游业影响严重的占70%以上。旅顺龙王塘的问卷调查多项结果显示,基本没有受到溢油影响。对政府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公众基本满意度达到82%。  相似文献   
119.
120.
由于温室气体(指 CO_2、CH_4、N_2O、O_3、氯氟烃等共约30多种)在大气底层中不断增加,使地表热外流受阻,从而造成温度升高,象在玻璃温室中的情形一样,故称温室效应。监测表明,近十年来,大气中 CO_2浓度增长幅度为25%,达350ppm,照现增长速度到21世纪末可达600ppm。(据统计,人为排放 CO_2量达200亿吨/年,主要是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能燃料如薪炭、秸秆、动物粪便的结果)。CO_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导气体,其增长后果是气温升高,这将使两极冰帽融化,海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