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要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在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强有力的政府环境、健全的环保法制环境、高尚的思想道德环境、强劲的新闻舆论环境、先进的文化环境、适度的人口环境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公众参与问题。公众参与已成为当前环保战线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环保事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2.
从装甲车辆使用要求出发,分析了装甲车辆使用环境的严酷性及目前装甲车辆研制过程中开展环境工程遇到的问题,针对装甲车辆环境适应性要求论述了开展环境工程的必要性,探讨了装甲车辆开展环境工程的模式和环境工程工作项目的开展时机,为在装甲车辆研制与生产中开展环境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3.
文章结合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简要分析了各个流程的控制特性。总结了自动控制系统与传统的人工控制相比在实际应用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4.
介绍了一种基于初始放热温度、反应热功率、绝热反应温升、热自燃温度、(初)沸点的反应危险性指数定量分级化学品反应危险性的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判定各参数的权重,利用两种正态分布函数进行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处理。通过计算得到的反应危险性指数对几种物质进行验证,得到较为理想的定量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25.
化学品危险性鉴别分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从涉及化学品物理危险性的爆炸性测试技术、燃烧性测试技术、氧化性测试技术分析出发,全面深入地讨论化学品危险性测试技术的工作模式、测试程序及各种测试方法的相互关联性和适用性。针对化学品的健康、环境危险性,提出应采用非脊椎动物测试技术,并对涉及化学品危险性鉴别分类技术中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非测试技术进行归纳和分析,指出化学品危险性鉴别分类技术应重点开展清洁高效、智能探测、快速准确鉴别分类技术方面的研究,因此,如何灵活高效地运用现有的鉴别分类测试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6.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退役电池的处理问题不可忽视。梯次利用是资源利用率较高的退役电池再利用方式,但其安全问题备受争议。基于此,对比分析了退役电池材料回收和梯次利用两种再利用方式的利弊及技术发展方向,梳理了近年来国内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相关的国家、地方和团体标准,重点研究了标准中电池梯次利用安全方面的规定,分析了各标准中规定的电池安全测试项目和安全表现要求,探讨了对电池安全限制的发展方向,为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的安全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7.
针对含油污泥热解处理后的热解残渣仍属危险废物,其处理处置已成为制约含油污泥热解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对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的应用进行研究总结。将几种用作绿植化的污泥与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的组成、性质等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其性质组成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其他污泥的绿植化方法对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的绿植化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通过向含油污泥热解残渣中添加城市污泥或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同时选择耐盐碱的超富集植物对含油污泥热解残渣进行绿植化处理。绿植化技术具有处理量大、应用范围广、二次污染小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8.
以超磁分离后初沉污泥作为研究对象,在维持初始pH在7.4~7.8的条件下,分别控制温度在20、25、30和35℃,探究温度对超磁分离初沉污泥厌氧水解酸化产物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加速了超磁分离初沉污泥的水解酸化。35℃时,SCOD在第3天即达到峰值970.32 mg·L~(-1),VFAs也达到峰值295.9 mg·L~(-1),此时,VFAs中含量最高的为乙酸217.1 mg·L~(-1),乙酸占比为73.3%;而25℃时,其占比为68%。超磁分离初沉污泥水解酸化获取内碳源的同时还伴随着N元素的释放,且温度越高,TN和NH_4~+-N的释放越明显。由于系统中聚合氯化铝((Al_2(OH)_nCl_(6-n))_m,PAC)的存在,所以并没有P元素的释放。在30℃的反应温度下,超磁分离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即可以获取更多的碳源,又可以避免产生过高的N、P负荷。  相似文献   
129.
以超磁分离污泥作为研究对象,用2种不同的剩余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维持温度在30℃,探究了剩余污泥对超磁分离污泥厌氧水解酸化产物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剩余污泥接种量的增加,混合污泥SCOD的析出量也逐渐增加;接种剩余污泥量的增加促进了混合污泥VFAs的生成;各种污泥产VFAs中,乙酸均具有明显优势,并会促进丙酸的累积;混合污泥较之于超磁分离和剩余污泥具有快速、高效的产酸优势,且随着剩余污泥接种量的增加,加快了水解酸化的速率并且加深了酸化的程度,但会延长其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污泥产酸发酵获得内碳源的同时,还存在着N元素的释放,且随着剩余污泥接种量的增加,这种伴随现象更明显。对比2种剩余污泥(W1、W2)发现,W1作为接种污泥时,并没有明显的P元素的释放;当W2作为接种污泥时,伴随着比较明显的P元素的释放。综合考虑剩余污泥对于超磁分离污泥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发现,当剩余污泥接种量W1为12.2%,W2为13.6%时,既可以为系统提供更多的SCOD,又可以避免过高的氮负荷。  相似文献   
13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扩张与收缩并存现象已经显现,过去以增长型城市规划作为顶层设计的战略模式需要作出调整,这必然需要更为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国城市收缩现象及其时空分异。构建城市收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收缩度模型、主客观赋权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评价,并运用DPS处理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探究城市收缩的驱动机制,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①从收缩城市数量和严重程度来看,2011—2017年综合收缩城市有10个,人口收缩城市41个,经济收缩城市28个,社会收缩城市3个,且不同类型收缩城市的严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②从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特征来看,2014—2017年较2011—2014年的收缩城市数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空间分布上以东北地区为主,并开始在全国其他省区蔓延;③从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来看,不管是综合收缩城市还是人口、经济和社会收缩城市,均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且长期收缩城市在数量上要明显少于短期收缩城市;④从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组合关系来看,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人口-社会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没有出现经济-社会收缩型城市,而且全维度收缩城市也开始逐渐增多;⑤从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来看,交通状况、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是导致城市收缩的主要因素,由此归纳出核心城市或区域吸附、资源枯竭、区划调整等几种驱动机制;⑥从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来看,应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城制宜的原则,从城市精明收缩、复兴导向的城镇化策略和韧性城市建设等角度来灵活应对城市收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