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21.
温度对钝化剂抑制滇池底泥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硫酸铝和聚铝2种钝化药剂研究温度对滇池重污染底泥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每升高10℃,底泥TP释放增量为1.22%~38.69%,DTp释放增量为4.79%~76.82%,在25~35℃,底泥内源磷释放量增量最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底泥内源磷释放量增加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间隙水耗氧量增多,加速了Fe3 →Fe2 转化,促使沉积物中铁结合态磷释放;另一方面微生物活动可使沉积物中有机态磷转化成无机态磷酸盐而得以释放.投加钝化剂对沉积物的内源磷释放的抑制和上覆水中含磷颗粒的捕捉有显著效果.在25℃以下时,聚铝的抑制效果优于硫酸铝,在5、15和25℃对沉积物内源磷的抑制率聚铝比硫酸铝分别高出0.49%、1.32%和1.03%;随着温度升高到35℃,聚铝控磷的稳定性降低,抑制效果减弱,硫酸铝的控制效果反而较聚铝高2.25%.聚铝组底泥的温度平均比硫酸铝组底泥的温度低2~3℃.  相似文献   
222.
介绍了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在深圳市荔枝公园湖水水质保证中的应用情况,综合分析了系统运行后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实践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技术对富营养化水体处理效果较好,BOD5去除率高于55%,叶绿素a去除率高于63%,湿地出水水质可达国家地表水标准Ⅲ类~Ⅳ类标准,运行较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3.
湿地净化湖水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在深圳市荔枝公园湖水水质保证中的应用情况,综合分析了系统运行后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实践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技术对富营养化水体处理效果较好,BOD,去除率高于55%,叶绿素a去除率高于63%,湿地出水水质可达国家地表水标准Ⅲ类~Ⅳ类标准,运行较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4.
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化工过程本质安全概念的发展历程和本质安全化设计的主要原则,分析了化工过程整体安全策略的实施方法,介绍了几种本质安全化评价方法及常见方法的实施特点;介绍了本质安全化设计和本质安全化评价的实践情况,以丙酸异丙酯合成反应为例,展示了本质安全化设计在化工过程设计阶段的实用效果;提出了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化技术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包括本质安全化设计思路实践、本质安全化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化工过程整体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225.
不同破损程度下军用车辆镀锌钢板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安桃  孙波  杨纯艳  罗兵  张帆 《装备环境工程》2015,12(3):111-114,131
目的研究军用车辆不同破损程度下的镀锌板腐蚀行为。方法以3.5%Na Cl溶液为实验介质,利用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谱及动电位极化曲线技术进行研究。结果镀锌钢板的开路电位比基板低约0.3 V,镀层腐蚀速度随着破损率的增加逐渐增大,基板的腐蚀速度最低。结论镀锌层的腐蚀对破损试样基体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6.
长期施肥是影响稻田土壤理化特性,进而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发育的重要农艺措施。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区水稻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对于选择养分高效利用施肥模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湖南宁乡长期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应用常规实验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定位长达31年化肥(MF)、秸秆还田+化肥(RF)、30%有机肥+化肥(LOM)、60%有机肥+化肥(HOM)和无肥对照(CK)5种施肥处理对水稻各部位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成熟期,各施肥处理水稻植株各部位的干物质积累量、茎和叶物质转运率及茎叶物质贡献率均高于CK处理;植株抽穗后物质同化贡献率均高于CK处理,其大小顺序表现为RFHOMLOMMFCK。早稻成熟期,HOM处理茎、叶、穗和地上部分氮、磷和钾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MF和CK处理(P0.05),其中氮素积累量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11.61、14.38、45.20和71.19 kg·hm~(-2);磷素积累量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2.42、1.64、13.83和17.89 kg·hm~(-2);钾素积累量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35.34、9.78、15.12和60.24 kg·hm~(-2)。晚稻成熟期,RF处理茎、叶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LOM和CK处理(P0.05),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6.91 kg·hm~(-2)和9.38 kg·hm~(-2);HOM处理茎、叶、穗和地上部分的磷和钾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MF、RF、LOM和CK处理(P0.05),磷素积累量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2.55、1.39、10.56和14.50 kg·hm~(-2);钾素积累量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43.84、7.35、7.77和58.96 kg·hm~(-2)。总体而言,长期施肥均增加了水稻各部位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并促进养分向穗部转运,其中以秸秆还田、有机肥配施化肥措施最有利于提高水稻群体干物质和养分积累与转运。  相似文献   
227.
浅谈企业环境管理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又是工业污染发生的主要源头,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微观主体。企业在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转变思路,创新与再造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环境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下谋求企业、社会、经济、环境的共同持续协调发展,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我国企业环境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弊端 长期以来,在企业与环境保护,企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我国政府和公众一直对企业责难多,信赖少,制裁多,鼓励少。从环境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28.
浮动生化床预处理工艺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浮动生化床作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预处理的作用,结果表明,浮动生化床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能力强,易于工艺调整的特点,适合用作人工湿地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29.
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事关社会安定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最根本的要求。本文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0.
以红山嘴油田红浅1井区火驱先导试验烟道气处理为例,火驱烟道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含量及H_2S浓度无法满足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必须对此进行处理。文章对比分析了常用处理工艺技术特点,提出蓄热式氧化工艺处理烟道气具有对NMHC、H_2S、CO等摧毁效率高;对火驱低热值含硫采出气处理负荷调节范围大,处理后烟气满足环保排放标准等技术优势;经过矿场试验,验证了热氧化工艺处理含H2S低浓度烷烃气体的可行性,处理后的气体满足上述标准排放要求,为后续火驱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