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罗会龙  陈娟  张云慧  袁贝  杨宾  张昊  杜平 《环境科学》2022,43(6):3315-3327
研究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化学组成和特征差异对理解改良剂对Cd的稳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改良剂被广泛应用于受污染农田以缓解重金属在农作物中的累积,但改良剂调控下土壤DOM的光谱特征却鲜见报道.采集南方典型Cd污染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三大类改良剂(有机类、无机类和石灰类,共11种)进行水稻种植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改良剂对土壤DOM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对比分析了不同改良剂调控下根际土壤DOM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石灰类改良剂提高土壤pH,促进土壤固相中有机质的溶解,从而显著提高了土壤DOM的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有机类改良剂提高了土壤DOM的相对分子量和新生自生源贡献率,无机类改良剂提高了土壤DOM的芳香性和疏水性组分,石灰类改良剂提高了土壤DOM的显色组分和腐殖化程度.通过PARAFAC分析和OpenFluor数据库验证,解析出了4个荧光组分C1(255/465)、 C2(325/400)、 C3(275/390)和C4(240/460),均为类腐殖质.两种光谱相互印证,表明土壤DOM来源以陆源输入的类腐殖质为主.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电子设备缓蚀剂对电子设备防护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DZ-1电子设备缓蚀剂用于电子设备防护的有效性.方法 参照MIL-PRF-81309G、MIL-L-87177A和Q/AVIC 03018中的试验方法,对自主研制的DZ-1电子设备缓蚀剂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价.结果 DZ-1电子设备缓蚀剂没有闪点,在运输、储藏及使用过程中非常安全,使用性能良好,很容易去除,能够去除材料表面的水分,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膜层厚度小于5μm,不会影响电子元件的电学性能,不会对电子设备中的材料造成腐蚀.结论 DZ-1电子设备缓蚀剂满足电子设备的防腐蚀要求,可以用于电子设备的腐蚀防护.  相似文献   
13.
“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绿色大讲堂活动介绍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松花江活动中来,由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吉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4.
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到2株对染料活性红M-3BE具有明显脱色效果的真菌,经形态学和2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Fusarium oxysporum和Geosmithia viridis.采用初始浓度50 mg/L M-3BE的液体培养基同步脱色培养,F.oxysporum在24 h内对M-3BE的脱色率为96%,G.viridis在36 h内的脱色率为82%.对脱色酶系的检测结果表明,脱色过程中F.oxysporum能产生LiP和MnP,G.viridis则仅产生LiP.此外,F.oxysporu和G.viridis对另外7种染料的脱色率也可分别达到16%~100%和83.3%~100%.  相似文献   
15.
张昊  王建  梁中  王婕  孙威 《地球环境学报》2021,12(5):558-565
已有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和以往的传染病大流行与太阳活动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并且这些研究大多关注于大流行事件发生的年份与太阳活动周峰谷值年份之间的对应关系,却很少分析大流行的发展过程与太阳活动过程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2020-01-01?—?2...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当前各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矛盾趋于复杂和尖锐,如何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要把握好当前的机遇,以绿色复苏应对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理论,探讨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与分级办法;通过整合矿山原有信息系统,搭建了矿山数字化监控集成平台,实现了对矿山重大危险源的智能分级与预警;结合矿山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加强对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通过科学高效的应急指挥决策,强化安全监管执法力度,综合提升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沈建云  张昊  汪圣华  徐晓玲 《安全》2018,39(7):54-57
介绍了污水管网顶管接收井在闭水试验施工中发生的一起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通过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开展检测和毒性分析,准确认定了造成此次事故的有害气体成分。通过查阅和借鉴文献,依靠现场痕迹和理论推算,科学分析了有害气体的形成原因及事发时有害气体可能浓度。此次事故调查,可为今后此类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比较研究了不同载体吸附培养的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和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对染料连续脱色的效果。结果表明:(1)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和云芝分别在含有球形的木屑、玉米芯和花生壳载体的液体环境中振荡培养,菌体以膜状或团状形式大量附着生长在载体表面。(2)连续4轮脱色过程中,不论黄孢原毛平革菌还是云芝,都是木屑为载体的培养液的持续脱色和产酶能力最好,宜选择木屑为载体。其中,木屑为载体的黄孢原毛平革菌培养液经过2轮连续12d脱色后对活性黑RB5的最高脱色率仍能达到97%,在第3轮脱色中对活性红M-3BE的最终脱色率接近96%,并且能产生最高611U/L的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和1 477U/L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3)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将木屑为载体的黄孢原毛平革菌和云芝培养液都投加到含染料废水处理系统中,强化生物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效脱色菌群的脱色、产酶及群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富集筛选到2组能够在开放条件下对多种染料和造纸废水高效脱色的混合菌群,以该混合菌群构建的生物膜反应器在连续运行条件下,对COD为750~1175mg/L、色度为200~320的染料废水进行脱色、降解,脱色率为80%~90%、COD去除率为69%~90%.该混合菌群能够在不同染料培养基中、造纸废水或染料废水中产生木质素降解酶系统中的1种或2种酶.分析表明,2组菌群中真菌与细菌的比例为6.8:1~51.8:1,优势微生物种类为真菌,从中分离出16株真菌,其中8株对活性红M-3BE具有明显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