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为提高含油污泥的生物降解效率,通过混合菌剂强化堆肥法处理含油污泥的小试试验,采用GC-MS图谱分析技术对石油烃中正构烷烃、藿烷、甾烷的降解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的油泥经微生物强化堆肥处理49 d后降解率在85%以上.石油烃中3种系列的降解难易顺序为正构烷烃>藿烷>甾烷,从降解规律来看,微生物降油复合菌剂对高碳数正构烷烃的平均降解率(75.55%)大于对低碳数正构烷烃的平均降解率(62.98%),说明总石油烃中降解率最大的是正构烷烃.微生物降油复合菌剂对藿烷的降解率在90%以上,其对22S-31,32,33,34-四升藿烷的降解率最高.微生物降油复合菌剂能够促进孕甾烷的转化,且对重排甾烷的降解效果较明显,对甾烷类化合物中4-甲基-24-乙基-胆甾烷的降解效果最好.微生物降油复合菌剂对正构烷烃的奇偶碳降解优势不明显;藿烷的立体构型转化参数大于甾烷的立体构型转化参数,这也解释了藿烷的降解易于甾烷的原因.研究显示,微生物降油复合菌剂对石油烃中正构烷烃、藿烷、甾烷的降解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82.
大量研究表明 ,高温环境可以扰乱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1,2 ] 。为了探讨高温作业对职业暴露人群心血管功能产生的影响 ,我们对某企业高温作业人群和该厂不从事高温作业的人群进行了心血管功能检查 ,并比较分析其危害情况 ,以期为更好地进行高温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选择某企业从事高温作业 3年或以上的工人 93名 (男 61人 ,女 3 2人 )为观察组 ,以该厂不接触高温作业的工人 99名 (男 63人 ,女 3 6人 )为对照组。两组工人均排除神经、内分泌和心血管既往疾病史。两组工人的文化程度、医疗卫生条件、生活习…  相似文献   
83.
结合深圳市宝安区西海堤垃圾场和西田垃圾场现场实验,分析了陈垃圾的物理成分,并将其与新鲜垃圾物理成分作对比,得出易降解有机物含量、塑胶含量和无机物含量与陈垃圾稳定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黑土有机质分解、积累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机质是黑土肥力的基础,通过区域分析和长期定位试验探索有机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土有机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有机质含量变化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5.
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对于自然环境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必须重视废气的处理工作。本文的研究内容是通过多重措施对氮氧化物进行综合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危害,并实现废物利用的效果,通过比对发现碱液+活性炭+高锰酸钾的综合处理方式是最为有效的处理思路,可以实现最佳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86.
刘月  孙笙  张璐 《环境工程》2011,29(3):30-33
利用浮动填料工艺对沈阳西部污水进行处理,近期设计能力为15×104 m3/d,分析总结了浮动填料工艺的原理和工艺特点,详细介绍了沈阳西部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工艺流程、设计参数以及运行情况和技术经济指标,表明大规模污水厂采用浮动填料工艺,有很多的优点和特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7.
粤北亚热带山地森林土壤有机碳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位于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广东第一峰——石坑崆,从海拔300 m起到山顶部1 900 m范围,每隔100 m高程设置1条10 m×120 m的样带,共17条样带,研究土壤有机碳含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植被类型和凋落物层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均随海拔梯度变化呈极显著差异(P<0.001),并随林分类型不同而呈高度显著差异(P<0.01),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上呈随海拔上升而升高的变化趋势。凋落物层厚度仅对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可见,海拔梯度变化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综合和主导因素,而最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还易受林分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反映了土地利用变化及自然保护历史。该研究结果提示,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保持林地适合的凋落物层厚度有助于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相似文献   
88.
洪湖国际重要湿地沉积物磷空间分布特征及释放风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洪湖国际重要湿地沉积物磷不同空间分布研究发现,洪湖入湖口沉积物TP含量范围为781.31~1955.84 mg·kg-1,平均值为(1287.21±437.28)mg·kg-1;湖区沉积物TP含量范围为438.33~1554.04 mg·kg-1,平均值(718.10±238.15)mg·kg-1.入湖口沉积物TP含量显著高于湖区沉积物(P<0.05),养殖围垸沉积物TP含量高于湖面沉积物,但无显著差异(P>0.05).湖区西北和东北区域沉积物TP含量高于西南区域,四湖总干渠入湖口沉积物TP显著高于螺山干渠入湖口(P<0.05),四湖总干渠磷输入可能是洪湖沉积物磷主要来源.洪湖不同类型采样点的沉积物磷形态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入湖口沉积物磷形态以Fe/Al-P和Ca-P为主,而湖面沉积物以OP和Ca-P为主,空间磷形态组成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和水生植物分布有关.通过沉积物Fe/Al-P和OP估算沉积物生物有效磷(BAP)含量,以BAP占TP比例来估算洪湖沉积物磷释放风险,BAP/TP为39.8%~69%,均值为(56.5±7.23)%,存在较高的磷释放风险.OP和BAP与上覆水TP显著相关(P<0.01),BAP与上覆水正磷酸盐相关性最高,表明上覆水磷浓度可能与沉积物Fe/Al-P和OP向上覆水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飞行运行环境中使用持续绩效测试(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CPT)监测长航线飞行员警觉度的稳定性,并确定其实时评估警觉度的准确性,进而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航空公司开展疲劳风险管理系统(Fatigu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FRMS)建设过程中疲劳数据采集的科学化提供支持,收集了24名在校男大学生与62名长航线飞行员CPT测试数据。通过分析错分与漏分概率、击中反应时与标准差的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最小可检测变化(Minimal Detectable Change,CMD)等14个指标探讨CPT在飞行员警觉度评估中的相对信度与绝对信度。研究表明:CPT在监测飞行员警觉度变化方面的相对信度尚需提升,但绝对信度良好,对选择性注意、持续性警觉、阶段性警觉和持续注意力的变化较为敏感,在长航线飞行运行环境中监测飞行员警觉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
采用电渗析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MBR产水,考察电渗析对MBR产水的脱盐能力和能耗。结果表明,当采用CMX/AMX膜堆,操作电压10 V,循环流量30 L/h,淡水室和浓水室体积比为17∶1时,电渗析表现出很好的脱盐效果,浓缩液的电导率达到120~140 mS/cm,产水电导率1~3 mS/cm,吨水能耗7~8 kW·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