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环境自动监测站要求安装在建筑物上或野外,由于微电子装置的脆弱性以及江苏省地处雷暴高发区,自动站很容易遭受雷击.文中简述了雷击类型与成因,给出了避雷针高度与保护面积的理论关系,通过有代表性的农村空气、水质自动站防雷设计,借鉴水利气象局自动站经验,指出自动站电源系统应选用适当的空气保护开关防止雷电浪涌,通信网络端应选用适当的浪涌保护器(SPD)防止电磁脉冲,并提供了空气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中接地电阻小于4Ω的校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臭氧、VOCs和PANs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3—2016年基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以及省建大气多参数站所获取的南京市O_3、NO_2、CO、VOCs、PANs观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南京市O_3第90百分位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比2013年上升33.3%,超标天数中O_3引起的超标占比增至32.0%。南京市区大气中非甲烷总烃冬季浓度高于夏季,含氧挥发性有机物则与之相反;在5—9月,含氧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在日变化过程中出现峰值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为醚、醛、酮类,且O_3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ANs)生成存在有一定的线性关系。VOCs/NOx比值表明南京市处于VOCs控制区,因此对NO_2浓度下降不敏感,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连续3年上升,夏季大气光化学反应活性未显著下降,这些现象是城市O_3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环境应急监测核心能力建设与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预警工作需要出发,结合江苏省突发性环境事故应急处置项目建设规划,分析了省级应急监测能力、应急监测决策指挥能力建设的要素和功能,并分析了江苏省的市县级环境监测骨干网络架构及其实践应对。并建议各级环境监测部门今后应当从风险源排查、应急预案、应急监测、应急处置、综合分析、后勤保障六个方面进行优化整合,为今后更系统和更针对性地防治区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采集2007~2012年江苏省太湖流域省、市环境监测工作统计数据,尝试从环境管理创新效能、监测点位与项目、环境质量报告、资金人员投入、国家下拨财政资金乘数效应等指标,对优化监测管理工作带来的成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引导环境管理有效预警率增加5.8倍,为2.6亿元流域资源补偿资金提供了测算依据,国控断面占全国总数下降7.0%,地方监测的河流断面数量增长48%,流域水质评价考核项目扩展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全部水质项目,而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显著增长则反映出地方政府积极加大了对水环境监测预警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工作任务量增长倍数、人员增长率、监测方法和工作效率增长率等参数的环境监测业务费成本核算公式,并将公式模拟结果与2012年江苏省13个省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二级站)全年实际业务费进行比较,为制定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环境监测站业务费年度预算标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G20峰会期间宜兴市大气VOCs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应用TH-300B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仪对江苏省宜兴市大气VOCs进行监测,烷烃、烯烃、芳香烃、乙炔、氯代烃、OVOC、乙腈体积混合比分别为11.00×10~(-9)、1.93×10~(-9)、5.78×10~(-9)、1.23×10~(-9)、4.16×10~(-9)、10.37×10~(-9)、0.27×10~(-9),应用臭氧最大生成潜势系数计算,烯烃和芳香烃为OFP贡献最大的活性组分,VOCs中臭氧前体物NMHCs主要来源为工业排放(42.2%)、机动车尾气(17.9%)、油气挥发(20.8%)、溶剂挥发(7.0%)、植物源贡献(12.1%),结合条件概率函数分析,其中的人为污染源与西北、东南方向的污染源分布有关,植物源与西南山地丘陵区域有关.在大气污染物排放严格管控期(2016-09-01~2016-09-06),主要源于一次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NMHCs中工业源占比下降至30.5%,植物源占比上升至16.8%.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江苏省"两个率先"中有关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指标近年来的考核情况,指出了存在考核断面综合代表性不足、多种考核结果不统一、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质量控制措施不健全和信息公开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十三五"考核实施建议,应理顺考核体制机制,统一考核点位和办法,加强考核信息公开,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和有力监督环境质量考核工作,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8.
“扩权强县”背景下环境监测管理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立“扩权强县”背詈下,满足各种监测需要的环境监测管理模式转变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要加强制度建设、县级监测能力建设、深化和拓展监测领域、推进县级监测信息化建设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化学工业建设项目环评设计的要点进行了讨论,以实际项目为例,提出要从实际生产出发,深入研究工艺流程、物料平衡、三废产生与处理等的“硬环节”;并从宏观层面,把握好环境风险影响、政策研究、公众参与等“软环节”的尺度。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太湖流域国家考核断面污染来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系关联和地域分布特征出发,将江苏省太湖流域53个国控考核断面归类划分为京杭大运河片区、入湖河流片区等6大片区,全面调查和系统分析水质状况和断面的污染来源,并提出对策建议,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