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考虑设计变量的不确定性,应用随机-模糊概率模型,定量分析固定式钢制内压容器初始静强度在耐压试验时的可靠度,研究耐压试验压力系数与超压限制系数、可靠度系数和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了把可靠性方法应用于压力容器工程设计的理论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充分考虑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结构特点,建立用中径公式预测其初始爆破强度的方法,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爆破强度的可靠度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①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实际初始爆破强度与中径公式的名义值之比是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②借助于钢制薄壁内压容器的爆破试验数据,在置信度为99%时,得到了该随机变量的分布参数;③应用强度-载荷干涉模型,推导得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爆破强度的可靠度指标计算公式;④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可靠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  相似文献   
13.
压力试验时薄壁球形容器静强度的可靠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球形容器使用条件较为苛刻,为确保其安全可靠性。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关的设计、制造、检验、监察的标准或规范。我国标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4.
液化石油气钢瓶承载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考虑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结构特点,基于31组试验数据,推导得到确定短液化石油气钢瓶承载能力的新公式,以及区分长、短液化石油气钢瓶的临界长度计算公式;采用11组试验数据验证了用中径公式确定长液化石油气钢瓶承载能力的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碟形封头对薄壁内压短圆筒爆破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表明,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碟形封头可提高钢制薄壁内压短圆筒的爆破压力;得到确定Q235-A低碳钢和OCr18Ni9不锈钢制薄壁内压短圆筒爆破压力的经验公式,以及区分内压长、短圆筒的临界长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屈强比、下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是桥梁结构钢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其概率分布是桥梁结构强度可靠性设计的基础。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建立了屈强比、下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布规律与分布参数的分析方法。基于室温有效拉伸试验数据,在双侧置信度为99%时,研究了桥梁结构钢Q420NHY中厚板屈强比与下屈服强度的概率分布。显著度为0.05时,屈强比与下屈服强度是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屈强比的均值不小于0.627 0且不大于0.669 4,标准差不小于0.022 37且不大于0.054 48。屈服强度均值不小于339 MPa且不大于353 MPa,标准差不小于7.87 MPa且不大于19.2 MPa。如果Q420NHY钢室温抗拉强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其均值应不小于507 MPa且不大于563 MPa,标准差不小于11.3 MPa且不大于31.0 MPa。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许用可靠度的输油管道腐蚀裕量与腐蚀剩余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认为输油管道的最大腐蚀深度符合I型极大值分布,基于许用可靠度,建立了2个计算公式:①确定输油管道的腐蚀裕量;②确定输油管道的腐蚀剩余寿命。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兖州污水处理厂的粗格栅——回转式运动耙齿格栅已运行20年,因水质腐蚀和设备自身原因,存在密封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对粗格栅的密封方式、控制系统及动力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运行结果表明,设备使用寿命得到了有效的延长,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可靠性,节约设备投资约40万元,大幅度减少了闸门的开关频次,实现了全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19.
考虑垫片性能、螺栓静强度和介质压力的不确定性,基于信息熵理论和先漏后爆的观点,建立以垫片密封可靠度和密封连接结构静强度可靠度为设计准则的模糊可靠性设计方法,在所要求的可靠度下设计出合理的密封连接结构,垫片密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河南省雷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地形条件下河南省雷暴的分布特征,在1971-2000年30年雷暴日数观测资料上,叠加河南省地理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得知河南省全年有3个雷暴多发区,第一个为豫南桐柏山高发区,第二个为豫西南伏牛山高发区,第三个为豫北太行山高发区;同时分别对该省春季、夏季和秋季的雷暴进行了分析,发现春季雷暴高发区主要位于信阳桐柏山区域,夏季雷暴高发区位于豫北太行山、豫西南伏牛山和豫南桐柏山区域,秋季雷暴高发区主要在豫北太行山区域,其次为豫南桐柏山区域。雷暴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山区的雷暴日数多于平原地区,这对山区的防雷建设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