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2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沿线声场分布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波动声学和几何声学原理,将列车看作运动着的有限长线声源,建立了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沿线声场分布及其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模型,模型中对声影区的声场分布采用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进行推导计算,给出了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城市居住区地下车库噪声影响的计算机模拟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随机点声源模型对城市居住区地下车库出入口噪声进行计算机模拟预测,通过实测值和预测值的比较,该预测模型精度较好.运用该模型预测规划与新建的居住区地下车库的噪声影响,可为城市小区建设规划中有效控制噪声污染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置于住宅楼底层室内箱式变压器引起的结构声污染进行调查实测,在对箱式变压器结构声传播进行声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经实际工程应用验证,效果较好。对机房正上方住房主卧内降噪量为5.0dB,室内夜间噪声降为30.2dB,各层住户夜间烦恼度普遍从非常烦恼或烦恼降为有点烦恼和不大烦恼。这从噪声污染控制的角度证明了变配电房置于住宅楼等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底层甚至更高楼层在技术上是可行性的。同时也为杭州市正在试点推广的箱式变压器置于噪声敏感建筑物底层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居住区设备噪声频率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杭州市噪声污染影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居住区配套设备噪声源进行分析,选取供电系统、地下车库、电梯设备、供热系统、排水供水系统、空调设备和通风系统中的12种典型噪声源,采用VS302USB双通道实时分析仪调试并记录以上设备正常运转状态的数字声信号.此外,通过声信号处理分析这些噪声源的频谱及低、中、高频段的能量比率.结果表明,各声源最大声压级所在频段以低频段最多(12种典型噪声中9种),最大能量分布频段也是以低频段最多(12种典型噪声中的7种),因而低频噪声已经成为居住区中影响最大的噪声源.  相似文献   
15.
对农贸市场噪声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发现,农贸市场营业时,市场内的噪声超标,其最小值出现在中午,最大值出现在下午下班高峰期;农贸市场一天内不同时段噪声污染级的数值大小有一定的差距;用噪声冲击指数来评定农贸市场声环境质量,其声环境质量极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工程地质钻探中钻进不同地层时所产生噪声及随距离衰减状况,建立了工程地质钻探噪声随距离衰减的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并用改进欧拉算法进行求解.监测数据及预测结果表明,对不同的地层结构,工程地质钻探所产生的噪声有较大的不同,且随距离的衰减也不同.采用改进的欧拉算法求解灰色系统模型简单快捷,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7.
翟国庆  李争光  陈钰  张邦俊 《环境科学》2008,29(8):2372-2376
为控制市区铁路噪声污染,在对铁路噪声影响初步调查基础上,以杭州市区浙赣铁路沿线某拟建小区为例,结合小区规划、环境景观和配套工程设计,从传播途径上提出设置人工土坡、声屏障、绿化等多种降噪措施,合理组合形成若干典型降噪方案,应用Cadna/A软件对各方案的降噪效果做了模拟预测和比选.结果表明,不同方案对预测点的降噪效果最大相差19.4dB,方案二降噪效果最佳,但若只考虑铁路噪声影响.则以方案一为佳.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市区铁路沿线住宅等建筑的规划及其噪声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Surfer的机场噪声等值线计算机绘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国际民航组织(ICAO)推荐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为评价参数,利用Visual C++编程,直接调用等值线绘制工具Surfer中的各种数学模型,实现噪声等值线绘制的自动化.并以浙江省某机场为实例绘制了噪声等值线图,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绘图的效率,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约为1.6~2.6dB.  相似文献   
19.
利用灰色模型预测打桩噪声和振动的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筑打桩施工的噪声和振动,由于在实际传播过程中的未知因素很多,难以建立较高精度的物理预测模型。该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预测模型,用现场实测数据构成原始序列,以原始数据进行累加生成,计算打桩施工噪声级和振动级按坐标分布的预测值,其结果与实测基本相符,预测精度达到一级。   相似文献   
20.
对杭州市主要风景旅游公园进行为时两年的环境噪声监测,调查与分析,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公园环境噪声预测公式,发现景点游客密度每增加2.7倍,景点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增加3dB。以此公式用于类比公园,取得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