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工业污水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及警示性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天然气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的污水流量及水质电脑自动监测系统 ,同时本预警系统污水排放超标限值报警与变化率报警相结合的新型预警报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氮素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模型表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雷  黄玫  顾峰雪  张黎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1):2012-2022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氮沉降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准确地定量表达氮素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预测未来全球碳循环变化的关键环节。论文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多个知名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中氮素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分配等碳循环过程的数学表达方法,分析了不同碳循环过程中模型表达方法的不确定性及其原因。指出未来模型的发展需在加强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能反映氮饱和现象、能显式表达氮素与光合速率关系的光合作用过程算法,发展能显式表达氮素与植物体根、茎和叶呼吸速率关系的维持呼吸算法以及发展显式表达氮素对同化物分配过程影响的动态同化物分配方案。指出当今大部分主流模型在模拟氮素对光合作用影响时没有考虑氮饱和现象,因此利用模型预测未来陆地生态系统对氮素增加的响应时可能会高估氮沉降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综述可为准确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碳氮相互作用和发展碳氮耦合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高浓度磷对厌氧氨氧化效能和污泥特性的影响,采用UASB反应器进行连续试验,考察不同磷浓度时的Anammox脱氮效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对颗粒污泥表面形态和元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磷浓度达到600 mg/L时开始抑制厌氧氨氧化脱氮效能,700 mg/L对Anammox脱氮效能造成91.86%的抑制,降低磷浓度培养10 d后完全恢复;随着进水磷浓度的增加,反应器对磷的截留率减小;高浓度磷导致反应器底部颗粒污泥表面形成白色固体,为由C、O、P和Ca构成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等难溶化合物,能谱分析结果显示,该固体中O、P、C和Ca原子数量分别占41.89%、21.78%、14.41%和10.82%。  相似文献   
14.
砷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大的环境污染物之一,也是近海区域一种常见污染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砷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累积、转化及传递的最新研究进展。海洋生物普遍具有较高含量的砷,这些砷主要为低毒性的有机砷形态。砷在许多海洋食物链/网中被生物放大,造成高营养级生物中的砷富集,可对生物与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这与砷在淡水食物链/网中普遍被生物减小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海洋鱼类和贝类等生物可将吸收的无机砷通过生物转化合成砷甜菜碱等有机砷形态,而有机砷比无机砷具有更高的食物链传递能力,可导致海洋鱼类富集更高浓度的砷。因此,砷在海洋生物中的有机形态可能有助于砷沿着海洋食物链/网富集,在某些情况下被生物放大。今后应该加强对不同砷形态在海洋食物链/网中传递及相应影响因素的研究,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与野外调查相结合进行验证,从而加深对砷的生态毒理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科学认识,对准确评估预测砷的生态风险和保障海洋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临沧地区公路两侧紫茎泽兰分布格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省临沧地区是我国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传入最早和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文章在该地区选取典型路段并设置了10个样地,以等级、路宽、路面状况、路龄、人类活动干扰不同的7条公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紫茎泽兰生物量、株高和株数与距公路距离、公路宽度、景观类型、坡向及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公路对紫茎泽兰生物量和株高有显著影响的最远距离为24m,而对株数的影响达34m;6m宽的公路对紫茎泽兰生物量和株数影响最显著,且路龄越长、交通干扰越大的公路两侧的紫茎泽兰入侵危害越严重;紫茎泽兰在公路附近的撂荒地和次生林两个景观类型中入侵危害严重,景观类型对生物量与坡向对株高的影响不显著,位于南坡公路附近的紫茎泽兰生物量和株数最高,研究发现公路附近紫茎泽兰总生物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在1700m达最大,随后则降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粒度分析、砂光薄片及XRD鉴定等方法,对湖北某金铜股份有限公司不同粒级尾砂组成、主要矿物特征及其综合利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尾砂还是进入尾矿库的压滤尾砂中,主要有用和有害元素含量都相近,有用元素Au、Cu、S含量较低,没有回收利用价值,但TFe含量均为12%左右,其中磁铁矿约8%,有潜在的回收利用价值;全尾砂和压滤尾砂中磁铁矿的崁布特征都与脉石连生,单体解离度随着粒径减小而增大,全尾砂中大于0.045mm粒级的磁铁矿单体解离度为84.35%,压滤尾砂中小于0.045mm粒级的磁铁矿单体解离度为92.31%;全尾砂中粒级大于0.045 mm的尾砂占50.8%,实际进入尾矿库的尾砂中粒级大于0.045mm的还有14%,存在加大充填比率综合利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沈阳市北运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4方面: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水体流动性差、河道底泥淤积导致的污染,人为污染和空气营养源导致的污染,并根据北运河水体污染特征及水体功能,提出水体防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氧化沟工艺应用日趋成熟,曝气设备的研究也受到学者们的特别关注。介绍了氧化沟工艺中常见曝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其优点及不足。  相似文献   
19.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为了及时准确地获取该区域草地生物量信息,根据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采样点的地上生物量实测值,结合遥感植被指数、海拔、气象观测数据(光合有效辐射、年均气温、年降水量)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估算2001—2010年三江源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并对其进行分县统计和年际变化分析.结果表明:① 通过多次反复的训练与测验得到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高寒草甸、高寒草原的地上生物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2分别为0.73、0.79,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② 2001—2010年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多年平均值为172.34 g/m2,其中高寒草甸为214.81 g/m2,高寒草原为130.07 g/m2.③ 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呈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其中,位于东部的河南县草地地上生物量最高,为413.46 g/m2;而北部的曲麻莱最低,仅为69.04 g/m2.④ 2001—2010年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升幅为0.93 g/(m2·a).研究显示,利用站点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地上生物量进行模拟,对于分析区域尺度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分布格局和变化趋势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0.
刘玉龙  张智锋  张黎  张喆  秦璐  柴国栋  郑兴  王东琦 《环境工程》2022,40(5):146-151+158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性能易受进水条件变化影响的缺点,构建了侧流活性污泥水解(SSH)工艺反应器,比较研究了该反应器与常规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反应器在不同进水条件下的污染物处理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A2/O和SSH反应器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性能的变化较小,整体COD去除率均维持在90%左右。进水负荷和流量的升高有利于提高脱氮除磷效果。A2/O和SSH反应器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从阶段Ⅰ的58%和72%升高到阶段Ⅲ的67%和83%,总磷去除率均从60%左右升高到85%以上。与A2/O反应器相比,进水条件变化对SSH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较小。相同进水条件下SSH反应器脱氮性能更好,总氮平均去除率比A2/O反应器高出23%。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SSH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更高,Dechloromonas、Accumulibacter等脱氮除磷功能菌的相对丰度更高,是反应器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SSH工艺的设计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