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2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安全科学   343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156篇
综合类   805篇
基础理论   120篇
污染及防治   139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41.
苏州市城区河道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时城区河道环境整治水质变化的实时跟踪监测,系统采用小型、节能、低噪的智能子站、免试剂的监测方法和多重保障的安防措施,集监控评价发布为一体化,体现了绿色监测的理念,且与大型水站同样具有较强的野外适应能力和无人值守智能监测的特点.本文就系统的构架以及系统所具有的4个方面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在系统建设中的站点选址、对监测结果的有效利用、运行过程的质量控制及免试剂监测方法的适用性等几方面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42.
在分析干流河岸带现状及生境区域的基础上,阐述了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的生态恢复对策、方法及技术。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生态恢复应根据其特点确定河岸缓冲带的宽度,筛选适宜的植被类型,进行缓冲带的生态结构设计,重建河岸缓冲带草生、草灌、林木阻控带等植物群落系统。辽河保护区河岸缓冲带最小有效宽度设置为30 m,当河岸斜坡所占缓冲带比例15%时,河岸缓冲带宽度增加15 m。在河岸带生态系统恢复方法上,辽河保护区福德店—三河下拉段、柳河口—盘山闸段采用正常恢复法,清河口—拉马河口段采用坑塘湿地为主恢复,三河下拉—清河口段采用牛轭湖湿地为主恢复,石佛寺—柳河口段采用自然湿地为主恢复。  相似文献   
143.
辽河保护区在清河口—马虎山段100多km河道上的沙坑为建设坑塘湿地提供了基本条件,阐述了辽河保护区坑塘湿地恢复方法、水系连通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在铁岭段、沙宝台段和石佛寺段建设30个坑塘湿地,通过修建宽2~3 m的连通渠实现坑与坑及坑与河道之间的水系流动,可形成三大坑塘湿地群。通过湿地下垫面整治、植被恢复、生境恢复及水文调控与管理恢复坑塘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河流湿地水网建设和水生植物群落重建工程进行坑塘湿地建设,能够实现对干流悬浮物、COD Cr和氨氮的有效去除,增加蓄水量909万m3,有效改善辽河流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4.
将大型人工湿地工程技术应用于支流河口,可以有效减轻干流污染物负荷。研究了辽河流域典型支流河口湿地的营养盐迁移转化特征。利用2012年5—7月的采样监测数据分析辽河保护区七星湿地表层水和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氨氮浓度为表层水小于间隙水,而硝氮和亚硝氮浓度为表层水高于间隙水;氨氮、硝氮以及亚硝氮浓度随空间的变化趋势均体现为支流河入口处浓度较高,湿地中部及出口处浓度明显降低。水体氨氮浓度表现出随时间推移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硝氮和亚硝氮浓度呈现波动。七星湿地3个月内的氨氮总去除量为1.99 t。  相似文献   
145.
国际环境法是国际法的一个新兴部门,它是由关于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规范所组成。目前,国际环境法之所以得到重视和发展,是因为人们日益认识到,人类居住的星球正经受着来自三方面的威胁:(一)人口持续大量增长,居高不下;(二)对环境可能带来严重影响的新科技不断产生;(三)人类不受约束地损害环境的活动大量增加。这三方面的威胁正好说明经济、科技、法律三者相互依存、有机结合以解决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和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146.
环境质量评价的熵权双基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百福 《环境科技》1993,13(3):74-76,4
  相似文献   
147.
本文利用三轴风速仪对佳木斯市区大气扩散参数进行了实地测试,获取了不同稳定度条件下δy和δz数值,为北方城市进行大气环境预测及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8.
分析了薄板拉延过程中应用固定压边间隙控制方式的成形特点,指出选择合理的压边间隙量是保证冲压件成形质量的关键。应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以NUMISHEET'99圆柱杯深拉延——反向深拉延标准考题(Benchmark-C)为例,模拟了其成形过程,在仿真结果与KimHyungjong的实验结果较好地吻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仿真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薄板多工序拉延成形中采用压边间隙控制方式时合理选择间隙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9.
论环境保护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高田 《环境保护科学》2000,26(3):19-21,35
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本文首先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它所体现的基本原则和含义 ,接着又根据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最后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0.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对《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引入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设计了多组专题讨论课、课程实习和期中小论文答辩,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