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12.
提出了一种利用沸石强化SBR生物脱氮的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沸石具有强化SBR的生物脱氮功能,水温较低时强化作用更为明显。此外,研究了碱度、进水氨氮浓度等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黑臭指数法对南宁市邕江北岸9条内河黑臭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梅罗黑臭指数法与综合黑臭指数法均能准确直观地表示不同内河之间的黑臭程度以及同一内河不同断面或者空间的黑臭程度,能够较好地对南宁市邕江北岸内河黑臭程度进行表征;9条内河水体黑臭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朝阳溪>石埠河>二坑溪>竹排冲>西明江>石灵河>那平江>心圩江>可利江,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的老城区内河黑臭严重。  相似文献   
14.
沸石的投加,降低了污泥的比阻,提高了污泥的水通量,改善了污泥膜分离效果,钝化了污水中的重金属,吸附了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但同时降低了污泥的体积压缩性能,改变了污泥的成分,显著增加了Si、Al、K、Na等无机组分,并对污泥的资源化途径带来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桑树杆为原料,制备了原始桑树杆生物炭(M-BC)及磁性氧化铁/桑树杆生物炭(Fe-BC)并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了3个温度下炭化制备的Fe-BC和M-BC在不同培养时间对土壤浸出液溶解性有机碳(DOC)和土壤砷(As)形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①Fe-BC负载的铁氧化物主要为Fe3 O4,且有磁性,主要官能团有C=O双键、O—H键、C—O键和Fe—O键;Fe-BC-400、Fe-BC-500和Fe-BC-600的pHzpc分别为8.92、8.74和9.19,比表面积分别为447.412、482.697和525.708 m2 ·g-1.②土壤浸出液中ρ(DOC)随着M-BC和Fe-BC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分别降低11.6~315.6 mg ·L-1和78~365.6 mg ·L-1,土壤浸出液中DOC浓度与土壤电导率(EC)值呈负相关;在培养第35 d,添加Fe-BC-600的土壤浸出液中As浓度比对照组土壤浸出液中的降低了55.96%.土壤浸出液中As浓度与DOC浓度相关性不显著.③添加Fe-BC的土壤有效态As占比均低于对照组的,在培养第35 d时,Fe-BC-600可使土壤有效态As占比降低39.21%.④在培养第35 d时,添加M-BC的土壤残渣态As含量减少了17.76%~49.11%,添加Fe-BC-600的土壤残渣态As占比增加了80%.Fe-BC-600最有利于降低土壤溶液DOC浓度,提高残渣态As含量,从而降低土壤As生物有效性.研究可为磁性氧化铁/生物炭在砷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市区交通与机动车污染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场监测表明,柳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交通主干道NOX时均浓度在0.04~0.111mg/m3之间,时最大浓度值超标2.75倍,时均值超标路段占所监测路段的100%;TSP时均浓度值为0.11~0.660mg/m3,时均最大浓度值超标倍数达3.3倍,时均值超标路段占所监测路段的87.5%;机动车CO排放量216936.71吨、NOX排放量10431.78吨,小汽车和摩托车成为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2000~2006年柳州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测算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各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状况,找出柳州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近年来柳州市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各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4个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状况良好,但柳州市的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较粗放,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菌渣、鸡粪联合堆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菌渣、鸡粪为主要原料的静态条垛式好氧堆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次发酵过程中,温度维持在55 ℃以上的时间均超过7 d.堆肥结束时,堆体温度恢复到略高于室温水平,含水率下降15%左右,pH值为7.8左右,总氮含量损失了13.8%~15%,并且主要发生在1次发酵阶段.本文通过对各参数的测定和分析发现,菌渣和鸡粪通过添加酵素菌进行30 d左右好氧发酵,即可获得高质量的堆肥产品,对堆肥工程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拉曼光谱、TOC和UV254测试结果显示,在沸石强化A/O生物脱氮-同步化学除磷工艺中,城市污水中的溶解性和非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易被含沸石活性污泥吸附,由于含沸石活性污泥的异养菌较常规A/O生物脱氮工艺污泥的异养菌高数倍至55倍,其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得到改善,COD去除率维持在90%左右,0.22 μm膜过滤液TOC去除率接近97%,0.45 μm滤纸过滤液TOC去除率达到92%,并使包括一些难降解有机物在内的有机污染物得到进一步降解.  相似文献   
20.
化学沉淀法去除稀土湿法冶炼废水中钙与高浓度氨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型稀土湿法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氨氮废水,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Ca2+,而Ca2+是影响磷酸铵镁沉淀法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向废水中投入Na2CO3固体生成CaCO3沉淀物,去除废水中的Ca2+,再利用磷酸铵镁(MAP)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实验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中的中心复合设计法,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磷酸铵镁沉淀法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及最优反应条件下沉淀产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对最优反应条件下两种沉淀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n(Ca2+)∶n(CO23-)=1∶1.05,搅拌速率为1 500 r.min-1,反应时间为30 min时,Ca2+去除率接近100%;对除钙后废水进行磷酸铵镁法脱氮处理的最优反应条件为:pH=9.03,n(Mg)∶n(N)=1.20,n(P)∶n(N)=1.1,反应时间为30 min,搅拌速率为1 000 r.min-1,氨氮去除率达到95.40%,剩余总磷浓度为5.65 mg.L-1;沉淀物分别为纯净的CaCO3及MgNH4PO4.6H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