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 解决金县1-1油田井下管柱腐蚀结垢问题.方法 结合金县1-1油田水源井A1W井的实际工况,运用高温高压动态腐蚀测试仪对N80钢进行模拟井筒条件实验,明确A1W井含H2S的水对N80钢的腐蚀性和结垢性.运用室内实验分别对三种缓蚀剂和五种阻垢剂的单剂进行优选,结合扫描电镜对试片表面进行微观形貌分析,筛选出合适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32.
三种湿生植物对微囊藻的化感作用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比较了菖蒲、鸢尾、美人蕉三种湿生植物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对藻的抑制作用菖蒲>鸢尾>美人蕉。用6种有机溶剂提取菖蒲干粉中的抑藻活性物质,显示甲醇提取物的抑藻效果最好,48h抑藻率为98.4%。进一步对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8个组分,每个组分都表现出了抑藻活性,其中前两个组分抑藻活性最大,达99.85%和99.26%。  相似文献   
33.
应用平衡分配法建立长江水系沉积物金属相对质量基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不同的条件下,沉积物可成为环境中污染物的“源”或“汇”,而受污染的沉积物会对水生生物带来危害。因此,需要制定沉积物质量基准(SQC),以此作为评价沉积物污染及其生态效应的基础。在过去的几年中,对利用平衡分配法来建立SQC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用平衡分配法,初步建立了长江水系8种重金属及类金属(Cu, Zn, Cd, Pb, Ni, Fe, Hg,As)的沉积物相对质量基准。结果表明,上述重金属及类金属的SQC在从长江上游到下游,总体趋势上呈降低的分布特征,并由于地域环境条件的不同,存在着高SQC值单元及低SQC值单元。得出的SQC与国内已有的SQC具有可比性,但高于美国国家环保局提出的SQC,主要是由于采用平衡分配法建立的SQC是一种数值型的基准值,缺乏生物效应的校正。因此,在将其应用到沉积物污染状况评价之前,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特别是毒理学试验。  相似文献   
34.
大多数情况下,渗流方程都是强非线性的。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处理非线性问题的功能,其在渗流分析中得到了应用。总结了人工神经网络在进行渗流参数反分析、渗流模型建立及渗流监测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35.
将水动力弥散方程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离散后编程,通过具体实例验证程序的正确性,使之模拟同一实例在对流项占优情况下的示踪剂浓度分布情况,然后针对出现的数值过量、波动和弥散现象介绍国内外一直以来常用的改善或消除方法,从而提出新的改善方案,并通过同样的实例验证其可行性,最后就这一方案的优缺点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36.
应用试验及文献数据计算了东湖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垂直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并进行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VS含量是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解、AVS的沉淀、溶解及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较好地解释了东湖三个污染状况不同站点ABS垂直分布的差异,从而为应用ABS判断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天然水华蓝藻中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和净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天然水华蓝藻为原料,通过筛选、比较不同极性提取剂对微囊藻毒素的提取效果,80%甲醇溶液有较高的提取效率,而乙醇溶液可实现无毒提取,优化了提取方法。并通过调节溶液pH为藻胆蛋白等电点的方法去除共提取的大量藻胆蛋白,取得了很好的净化效果,为微囊藻毒素的分离和纯化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现代数值分析方法在岩体工程问题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工程中的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数值分析方法。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分为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两大类,归纳和总结了前人关于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对各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评述,并作了岩体工程问题的现代数值分析方法总的概论,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9.
夏秋季长江口及毗邻海域N、P营养盐分布及其潮汐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5年7月和11月在长江口及毗邻海域进行的现场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夏秋季表层N、P营养盐的高值区(N>65 μmol/L,P>1.3 μmol/L)多位于长江口及杭州湾海域,而低值区(N<40 μmol/L,P<0.5μmol/L)多存在于长江口东北海域以及舟山东南海域,底层N、P营养盐在夏季存在-向东北方向的舌状扩散,而秋季等值线比较均匀且呈南北向分布;调查海域表层N/P值都超过30,羽状锋区可达到200以上,表明浮游植物的生长存在着磷限制;连续观测站位的PO-P含量在夏秋季大都表现为小潮高于大潮,而NO3-N含量变化复杂.  相似文献   
40.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结合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巢湖东部湖区的入湖河道水生植被的群落结构特征和区系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发现常见水生植物物种63种,隶属于28科54属,其中沉水植物4种,漂浮植物3种,浮叶植物2种,挺水植物10种,湿生植物44种.区系分析发现该区域的水生植被呈现隐域性和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亚热带特征,植物种属主要以世界分布属和北温带分布属为主,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属,分别占总数的35.19%、31.48%和12.96%;这54属水生植物的地理分布区类型共有中国种子植物所占的15个分布区类型中的10个,而缺少5个地理分布区类型.入侵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分布广泛,河道呈现一定程度的堵塞状态;沉水植物物种则趋于单一化和分布面积狭小,尤其在水体污染严重的区域(如:双桥河流域和小柘皋河下游)几近衰退.CCA分析表明巢湖东部湖区入湖河道水生植物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水体理化指标影响,而非水深的影响.总之,巢湖东部湖区入湖河道水质污染加重,水生植物群落结构极不合理、地理成分复杂程度偏低且具有明显的隐域性,沿河村镇的污水处理以及保护与恢复水生植物尤其沉水植物类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