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两种钝化剂对土壤Pb、Cd、As复合污染的菜地修复效果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田桃  雷鸣  周航  杨文弢  廖柏寒  胡立琼  曾敏 《环境科学》2017,38(6):2553-2560
通过辣椒种植田间试验,研究了硫酸铁和碳酸钙对土壤Pb、Cd和As复合污染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对辣椒中Pb、Cd、As迁移与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硫酸铁和碳酸钙都能显著降低土壤中Pb、Cd的TCLP提取态含量,使土壤中As的TCLP提取态含量显著升高.(2)硫酸铁使辣椒果实中Pb和Cd含量分别降低7.2%~22.9%和2.3%~2.9%,而对As含量没有影响;碳酸钙使辣椒果实中Pb、Cd、As的含量分别降低15.8%~16.3%、11.8%~15.0%、0.03%~53.2%.(3)硫酸铁使辣椒茎到果实中Pb、Cd、As的转运系数分别最大降低16.7%、68.0%、10.2%;碳酸钙使辣椒茎到果实中Pb、Cd、As的转运系数分别最大降低16.7%、51.5%、45.6%.硫酸铁和碳酸钙都能有效降低旱地中Pb、Cd、As向辣椒中迁移,且碳酸钙效果比硫酸铁好.  相似文献   
32.
今年6月是第九个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月”。6月18日上午,贺州市、八步区联合举行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安监、公安、交警、消防、卫生、质监、药监等16个部门参加活动,贺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国学、八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明勇到现场检查指导。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典型血吸虫病疫区酚类化合物的污染现状,通过采集枯水期松澧洪道、藕池河下游和沱江这3条河的南县段27个表层水样,采用高灵敏的GC-MS/MS技术对水样中14种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澧洪道、藕池河下游和沱江表层水样中Σ酚类的浓度分别为878.05、148.36和594.49 ng.L-1.松澧洪道水样中Σ氯代酚的浓度为203.03 ng.L-1,Σ非氯代酚的浓度为97.21 ng.L-1,在这3条河流水样中都是最高的;t-检验的结果显示3条河流水样中的Σ氯代酚之间以及Σ非氯代酚之间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五氯酚、2-硝基酚、2,6-二氯酚和苯酚是松澧洪道水样中主要的污染物,分别占这条河流总酚类污染物质量分数的27%、54%、4.4%和1%;2-硝基酚和2,6-二氯酚是藕池河下游与沱江水样中主要的污染物,这2类污染物分别占藕池河下游水样中总酚类污染物质量分数的61%和4.3%,占沱江水样中总酚类污染物质量分数的30%和2%.研究结果中五氯酚的检出浓度与文献报道的国内血吸虫病疫区水样中的浓度相比较,表明该研究区水样中五氯酚的浓度处于各疫区的中等污染水平,说明因五氯酚及其降解产物的污染会给当地水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34.
Cd胁迫对大豆各发育阶段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d胁迫下,大豆幼苗期、花荚期和成熟期植株的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植株的生长在3个生长期均表现为低浓度Cd(£0.50mg/kg)下的刺激效应和高浓度Cd(31.00mg/kg)下的抑制效应;随着Cd胁迫浓度的累积,大豆生长整体上受到抑制.在幼苗期,大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下降、SOD活性受到抑制、POD活性迅速激活,共同缓解Cd毒性;在花荚期,大豆植株的防御系统得到有效激发,保护性酶POD、SOD的活性急剧升高,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在成熟期,因为长时间的Cd毒害,尤其是Cd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大豆植株的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在Cd胁迫下,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在大豆的3个生长期的变化模式差异显著,且大豆植株的生物量和株高与SOD活性在整个生长期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镉胁迫对豆科作物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Cd)污染对豆科作物的生理生态可产生较大影响.低浓度的Cd胁迫对豆科作物的生物量与株高、根长的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效应,但高浓度的Cd胁迫对豆科作物生长有抑制效应;Cd在豆科作物各器官的富集和分布,存在根>茎>叶>籽粒的规律;Cd胁迫可导致豆科作物的细胞亚微结构发生变化,并可使DNA发生变化,诱导细胞衰老;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性酶的调节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胁迫对豆科作物膜脂的过氧化伤害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有一定限度.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就Cd胁迫豆科作物的试验研究方法及其对豆科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进行了简要综述,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6.
碱溶液对As污染土壤的化学萃取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室浸泡试验,研究了0~200 mmol/L的NH3·H2O和KOH溶液对As污染土壤的化学萃取修复效果,同时分析了碱溶液萃取导致的土壤pH值变化以及土壤组分Ca、Mg、Fe、Al、Si的溶出情况.结果表明,NH3·H2O溶液仅能去除很少的土壤As,KOH溶液对土壤As的去除效果则较好.5~200 mmol/L的NH3·H2O和KOH溶液对土壤As的去除率分别为1.47%~4.44%和2.32%~23.33%.碱溶液能有效去除土壤As是由于OH-的作用.NH3·H2O和KOH溶液萃取导致土壤pH值增加,以及土壤中Fe、Al和Si不同程度地溶出,而KOH溶液导致土壤pH值增加和Al、Si溶出的作用明显大于NH3·H2O溶液.研究表明,采用KOH溶液萃取能有效修复As污染土壤,但应密切关注KOH溶液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7.
湘南4个矿区稻田As污染状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以及土壤和水稻样品分析,研究了湘南郴州柿竹园铅锌矿、郴州界牌岭锡多金属矿、衡阳水口山有色金属矿、衡阳龙王山金矿4个矿区稻田的As污染状况.结果表明:4个矿区的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均已受到严重的As污染.矿区稻田土壤As含量范围为30.0~225.7mg·kg-1,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3级标准;水稻根系、秸秆、谷壳、糙米As含量范围分别为115.6~588.2、4.19~20.88、1.388~5.374、0.214~0.892mg·kg-1,除部分糙米样品外,均超过我国食品中As限量卫生标准.矿区稻田土壤同时受到As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综合污染指数(P)范围为0.76~13.12.矿区稻田的As污染主要由矿产的开采和冶炼造成,其中,水口山有色金属矿区和龙王山金矿区As污染以及As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最为严重,柿竹园铅锌矿区污染面积较大,界牌岭锡多金属矿区由于发生过地质灾害改变了地表面貌,污染情况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38.
选用3种含铁材料FeCl3、Fe(OH)3和FePO4,开展重金属和砷(As)复合污染底泥的稳定化处理实验,并用毒性浸出测试(TCLP)的结果和底泥交换态重金属(Pb、Cd、Cu、Zn)及As的含量来评价其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1)FeCl3和FePO4降低了底泥pH值,Fe(OH)3轻微地提高了底泥pH值。(2)FeCl3活化了底泥中Pb、Cd、Cu、Zn,使其浸出量和交换态含量增加,对As浸出量的影响不大,但使底泥中As交换态含量明显降低,且在最大添加量(8.00 g/kg)时As交换态含量未检测出;Fe(OH)3降低了Cd交换态和浸出量,稍增加了As交换态和浸出量,但对Pb、Cu、Zn交换态和浸出量影响不明显;FePO4明显降低了Pb的浸出量和交换态含量,略微降低了交换态Cd、Zn含量,对交换态Cu影响不大,但明显增加了As的浸出量和交换态含量。综上,FeCl3对As具有较好的稳定化效果,但明显活化了底泥中的4种重金属;Fe(OH)3亦对底泥中Cd有一定稳定化效果;FePO4对Pb的稳定化效果较好,但明显活化了底泥中的As。显然,3种含铁材料都不能实现底泥中重金属和As的同时稳定化。  相似文献   
39.
基于Landsat 7的武汉市热岛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使得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城市作为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为剧烈的部分,具有独特的区域环境,其中城市内部温度显著高于周边郊区的热岛效应是一个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和研究。武汉市是长江中游特大城市,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但对其研究很少。利用Landsat TM6波段数据,生成武汉市城市亮温场,分析了武汉市热场的分布、大小,利用亮温场均值、方差和相对温度评价城市热岛强度,并对城市热场的范围及强度变化与城市发展规模及方向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0.
旅游供给侧改革是调节旅游供需结构不合理、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带动其他领域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深入探究吐鲁番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切实路径,运用HP滤波和增长率法对案例地生命周期进行测度,可知该区处于巩固阶段。因此,在借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多元旅游产品、整合多元领域资源、开展多元参与旅游方式三个方面有效解决现阶段的矛盾,以期提供多元有效供给,调控旅游地生命周期,指导旅游地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确保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