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5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化学与生物相结合修复的具体方法、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2.
微乳液对难溶有机物的增溶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蓖麻油硫酸盐(SCOS)微乳液对1,4-二氯苯(DCB)、1,2,3,-三氯苯(TCB)、联苯(BP)和芘(Py)等难溶有机物的增溶作用.SCOS微乳液较阴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具有更强的增溶能力;有机物的表观溶解度与微乳液中SCOS的浓度呈正相关,DCB、TCB、BP和Py在SCOS微乳相与水相间的分配系数(logKem)分别为3.15, 4.03, 3.95和5.01;温度、共存有机物和无机盐影响SCOS微乳液对有机物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43.
Al-CTMAB复合膨润土同时吸附处理水中菲和磷酸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AlCl3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共同改性制得无机-有机复合膨润土Al-CTMAB-Bent,并研究其同时吸附处理水中菲和PO43-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菲和PO43-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 mg/L和5 mg/L(以P计)、水土比为800∶1时,Al-CTMAB-Bent对菲和PO43-的去除率分别为96.3%和90.2%.Al-CTMAB-Bent沉降性能良好,沉降1 h后剩余浊度比相应的有机膨润土下降81.4%,为解决实际污水处理中有机膨润土固-液分离难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天津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天津3个不同空间区域表土中PAHs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燃煤和炼焦是各区最重要的PAHs释放源.塘沽汉沽高值区尤其如此,其燃煤和炼焦二者合计占总排放贡献的79%,交通源仅占21%.市中心及近郊区交通来源上升到与燃煤来源相当的水平(约各占35%),此外,焚烧产生的PAHs也占很高比例(21%).农村低值区则呈现出更多多源特点;秸秆燃烧是本区独有的,约占总贡献的11%.根据源解析得到的结果与根据燃料用量和排放因子计算的排放结果有一定可比性.  相似文献   
45.
比较研究了蓖麻油硫酸盐(SCOS)与普通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X100)、Tween 80(TW80)、Brij3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对菲的增溶和洗脱作用.结果表明,菲表观溶解度与SCOS的浓度呈单一线性关系,SCOS微乳液对菲的增溶比SR=0.0314为最大,菲在微乳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logKem=4.44,大于菲在胶束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logKmc).1:10土-水体系下,SCOS微乳液对菲污染土壤的清洗速率最快,清洗效率最高.SCOS有望成为土壤有机污染淋洗修复的增效试剂.  相似文献   
46.
有机膨润土吸附苯胺的性能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分别用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改性的有机膨润土吸附处理水中的苯胺,研究了两种有机膨润土吸附处理苯胺的性能及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有机膨润土对苯胺的去除率比原土增大了十几倍,CTMAB-膨润土、CPC-膨润土及原土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130mg/g、87.5mg/g及37.5mg/g.  相似文献   
47.
由于缺乏必要的研究,关于我国环境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发展趋势、影响途径和危害状况等知之甚少.这种现状给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如制定法规和标准)和工程措施(如发展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造成严重困难.为此,加强关于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区域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系统评述了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土壤有机污染的原理、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中痕量多环芳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朱利中  沈学优 《环境化学》1999,18(5):488-492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多环芳烃(PAHs)。以二氯甲烷作溶剂,超声提取水中痕量PAHs;甲醇、水作流动相,梯度淋洗,用程序可变波长荧光检测器测定。PHAs浓度为0.007=0.6μg·ml^-1范围时,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9以上;峰高、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分别为1.01-1.85%,2.00-3.94%;检测限(S/N=2)为3.1-23.0pg;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  相似文献   
50.
城市道路交通PAHs污染现状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分析并讨论了杭州市大气中PAHs的浓度、存在形态及其与车流量、气温、风速、NO、SO2总悬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杭州市城区交通干线空气中PAHs污染十分严重,9种PAHs含量平均达3.39-13.82μg/m^3,其主要排放源为汽车尾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