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85篇
安全科学   392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135篇
综合类   731篇
基础理论   111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研究了H2O2催化氧化烟气脱硝工艺中H2O2质量分数、催化剂浓度和溶液pH对脱硝率的影响,采用 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了H2O2脱硝的工艺条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H、催化剂浓度、H2O2质量分数以及催化剂浓度和H2O2质量分数的一级交互作用对脱硝率的影响很显著,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95 3,说明模型拟合效果很好。经模型优化分析的最优工艺条件为H2O2质量分数0.2%,催化剂浓度0.94 mmol/L,溶液pH 11.0,在此条件下处理进口流量3.5 L/min、 NO体积分数 2×10-4、O2体积分数10%、N2体积分数90%的烟气,液气比为8 L/m3,脱硝率达97%。  相似文献   
982.
为研究我国煤矿井下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的变迁,采用传统元分析与横断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文献检索,选取2007-2014年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所得的符合要求的25组数据,分析了13 031名煤矿井下工人在该量表9个因子上的得分随年代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煤矿井下工人SCL-90各因子均值与年代均呈负相关(-0.55 ~-0.05),且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方面的年代效益显著;比较2007年与2014年煤矿井下矿工SCL-90各因子的均值后发现,各因子均值在2007年较在2014年减小了0.37~0.55个标准差(即效果值d),表明2007年以来,煤矿井下工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少,心理健康水平稳步提高;2)与成人男性常模相比,煤矿井下工人SCL-90各因子的效果值均大于“0”,尤其是“躯体化”(d=0.53)和“恐怖”(d=0.33)的效果量皆为中,且置信区间不含“0”,显然在“躯体化”和“恐怖”方面的差异还较显著,表明煤矿井下工人在这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983.
首先参照投入—产出比,利用环保财政投入占GDP比重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之比对各区域环境财政政策治污效应系数进行测算,按系数值域把中国30个省(市)分成两个区域,区域1包括北京、甘肃、贵州等19个省市,区域2包括上海、浙江、福建等11个省市。其次分析环境财政政策、环境税收政策和中国式环境分权的治污效应并分区检验,最后对中国式环境分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财政政策治污效应显著,区域1财政政策取得了更好的治污效果,中国目前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及排污费等"近似"环境税种总体治污效应不显著,中国式环境分权与污染物排放显著正相关,中国式环境分权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政策的治污效应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当中国式环境分权度低于-0.164、经济发展水平低于4.174时,环境财政政策具有更好的治污效果。样本期内以中国式环境分权为门槛变量时,有安徽、广西等15%的观测值位于低门槛区域,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时,有贵州、云南等10%的观测值位于低门槛区域。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工业结构是加剧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城镇化和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高污染和高排放。鉴于此应加大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提升环保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单独开征环境保护税种,中央政府适度地环境集权,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84.
针对当前农村生活污水低碳氮比现状和处理难题,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FBR泥膜共生污水处理工艺,并形成了一套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该设备集缺氧池、厌氧池、移动床曝气池、固定床曝气池及沉淀池于一体。研究考察了MFBR一体化设备用于处理湖南省某村庄生活污水的性能,结果表明:稳定运行后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运行成本根据处理量在0.25~0.4元/m3。该设备可根据项目要求增减化学除磷系统,设备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对低碳氮比的生活污水处理效率高。  相似文献   
985.
<正>一、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现状环保一般指生态环保,解决的是人群与自然的矛盾关系;环卫一般指环境卫生,解决的是人群内生活污染及其危害,二者虽分属不同的管理机构,但站在整个城市管理及发展角度,二者又相互影响、交错关联,都有着一致的目标。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诉求日益提升,  相似文献   
986.
土壤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源解析是场地污染控制和风险防范的关键。以珠三角某造船厂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造船厂场地169个50 cm深度的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pH值及8种重金属Cu、Pb、Zn、Cd、Ni、Cr、Hg和As的含量;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探究造船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量化不同人群暴露于造船厂土壤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并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定量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1)土壤重金属Pb、Hg和As在部分点位的含量超过一类建设用地风险筛选值,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表明造船厂土壤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且Pb和As是主要贡献因子;(2)土壤Cu、Zn和As的高值出现在造船坞和涂装车间,土壤Ni和Cr高值出现在管加新车间;(3)PCA-MLR模型源解析表明造船厂场地土壤重金属来源主要有3种:Cu、Zn、As和少部分的Cd来源于船体加工过程,Ni、Cr和少部分Cd来源于自然源和管加新车间钢材的加工、堆放,Pb和Hg来源于造船厂内部的交通运输过程,上述3种来源贡献率分...  相似文献   
987.
为研究海啸波与环形岛礁相互作用及致灾机理,基于开源程序DualSPhysics建立了数值波浪水槽,探究了不同地形下海啸波的传播与演化过程,及其对环礁上的建筑物与湖内浮体的作用.结果表明,海啸在礁坪上形成的水流对建筑物底部的瞬时冲击力有较强的破坏性,需要提高建筑物底层的设计参数或在其前沿设置防护措施,对在湖内停泊船只...  相似文献   
988.
苏中地区生态小城镇建设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沿江开发和环境优美乡镇规划为依托,提出苏中地区生态小城镇的建设模式,包括沿长江和大运河小城镇主导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形成可持续生态型小城镇,并着重探讨发展措施,进而设计苏中地区生态型小城镇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89.
江苏生态省建设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着重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原则,其中之一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及时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即"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提供了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990.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总结了清洁煤电“近零排放”的提出背景、环保政策及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燃煤大气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汞等重金属排放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以及燃煤机组实现“近零排放”的技术路线。选取不同区域典型燃煤机组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典型机组烟尘、SO2及NOx排放浓度长期低于5、35、50 mg/m3,锦界三期、寿光电厂等机组低于1、10、20 mg/m3,舟山4号、三河4号机组实现“近零排放”后已稳定运行超过7年。研究“近零排放”煤电的经济性,分析“近零排放”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提出“近零排放”技术、标准和实践的哲学思考,展望清洁煤电绿色发展方向。燃煤发电“近零排放”技术和工程实践推动了我国环保标准的发展,标准提升促进了技术进步,基于我国国情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断提升环保标准,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