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7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7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7篇 |
废物处理 | 14篇 |
环保管理 | 42篇 |
综合类 | 195篇 |
基础理论 | 44篇 |
污染及防治 | 47篇 |
评价与监测 | 12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为了更好地开展茫溪河的污染防治,摸清茫溪河流域污染源贡献比例以及各种污防措施对水质改善效果十分必要。基于SWAT构建了茫溪河流域分布式水文和污染负荷模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茫溪河近年超标污染物,基于SWAT模型分析了茫溪河水质达标场景假设,包括污染源贡献率及生态补水、点源和面源等污染防治措施对水质改善的效果情况。结果表明,茫溪河流域超标项目集中在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污染源中,面源相对于点源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贡献率大些,特别是水土流失的贡献率最大,分别达到了42.8%和76.1%;生态补水对污染物浓度降低有一定影响,直排源和非直排源污染控制一定程度上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达标率有所提升。基于SWAT模型的茫溪河水质达标场景分析对于推动水质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12.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而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能利用NO-3作为电子受体进行脱氮。为解决膜生物反应器(MBR)脱氮效率低和膜污染问题,建立了一套能够进行脱氮、有效抑制膜污染的一体式MFC-好氧MBR新工艺。以开路MFC-MBR反应器为对照,对耦合系统中污水处理效果、膜污染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2套系统的COD去除率均超过88%,对NH4-N的去除均达到99%。闭路MFC-MBR系统TN去除率达到69.4%,高于开路系统的55.3%。混合液的MLVSS/MLSS稳定在88%左右,同时耦合系统能够改善污泥混合液的性质,zeta电位的绝对值和粘度较开路系统有所减少,污泥颗粒平均体积粒径(233.482μm)较开路系统(94.877μm)有明显增加,膜清洗周期延长了41.17%。 相似文献
213.
采用臭氧氧化污泥减量法对畜禽养殖废水SBR中的剩余污泥进行处理。当臭氧反应时间控制在30min时,污泥的溶解比例在30%左右(以MLSS计)。上清液中一定量的SCOD溶出可为生物处理单元提供充足的碳源,同时在上清液中,TN、TP及水相重金属浓度增加有限,臭氧氧化后的污泥液回流污水处理系统后造成的N、P处理负荷较小,重金属对污泥微生物的活性抑制风险较低。若继续延长臭氧的反应时间,上清液SCOD、TN、TP以及重金属cu、Pb的释放速率明显增加,同时上清液的C/N降低,臭氧化后的污泥液回流反而不利于生物单元的脱氮处理。综合考虑TN、TP及水相重金属浓度增加的危害性,臭氧反应时间应控制在30min,臭氧实际投加量应为123.1mg O3/gSS。 相似文献
214.
云南省环境放射性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放射源、射线装置和放射性药品底数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15.
三峡库区塌岸防护方法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组成库岸的岩土类型和组合型式,将三峡库区库岸地质结构概括为岩质、土质、岩土混合三大类及若干亚类,并对各类库岸的破坏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认为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崩塌与滑坡。根据库岸地质结构类型、破坏方式与规模,对三峡库区库岸防护设计的适宜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三峡库区库岸宜采用如下5种方案进行防护:(1)对于易风化岩质岸坡或软硬互层岩质岸坡,宜以喷锚工程为主,结合局部支撑与挖方等进行防护;(2)对于土层比较厚(≥10m),地表有明显的变形破坏迹象的岸坡;或夹软弱层的易滑顺向岩质岸坡,宜以抗滑桩工程为主,结合护坡与地表排水等进行防护;(3)对于下伏完整基岩,且土层较薄(<6m)的土质岸坡或混合型岸坡,宜以挡土墙工程为主,结合地表排水等进行防护;(4)对于土层较厚(≥6m)且坡度较缓(< 20°)的土质岸坡或混合型岸坡,宜以干砌条石护坡工程为主,结合石笼、水下抛石压脚等进行防护;(5)对于坡度较陡(>20°)、厚度较大(≥6m)的土质岸坡、或强风化的花岗岩岸坡,宜以格构锚工程为主,结合地表排水等进行防护。针对这5种防护方案,选择典型库岸段进行库岸防护设计。结果表明,采用这5种方案防护库岸1 km直接工程费用分别为:857.2万元、2246.0万元、931.5万元、625.5万元、2288.8万元。 相似文献
216.
217.
218.
在传统A~2/O工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良型A~2/O工艺(两级生物选择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为了防止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进入厌氧区,在传统A~2/O工艺的厌氧区后耦合一小型缺氧选择池,进行反硝化和污泥回流;同时,在缺氧区通过反硝化除磷实现"一碳两用"。研究了C/N比、硝化液回流比、混合液回流比和污泥回流比对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获得最佳脱氮除磷效果的工艺参数如下:进水为C/N=6、混合液回流比为150%、污泥回流比为100%、硝化液回流比为200%。 相似文献
219.
通过对三清山缺萼枫香林群落的野外调查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该群落乔木分层明显,其中第1层高达20~25m,最高可达35m。年龄结构显示,主要优势种缺萼枫香处于衰退状态。(2)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75.38%),地上芽植物较多(21.54%),反映出该群落具有山顶群落特征。(3)重要值计算表明,各优势种的重要值比例为缺萼枫香(52.08%)、细叶青冈(34.14%)、猴头杜鹃(31.01%)、多脉青冈(24.95%)和红花油茶(20.63%),其相应的科所占比例为壳斗科(21.9%)、金缕梅科(17.36%)、山茶科(14.86%)及杜鹃花科(12.96%),在科属地理分布区类型上群落具有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热带性科占57.84%,温带性科占42.16%。(4)多样性指数以及频度分析表明,以Shannon-Wiener公式计算,其多样性指数为4.46,介于广东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与江西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频度值分析为A>B>CE,与Raunkiaer频度定律有一定差异。整体分析表明缺萼枫香群落是中亚热带地区典型的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 相似文献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