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通过批式振荡及溶出模拟实验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吐温80(TW80)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对石油污染含水层介质的脱附净化效果,考察了振荡时间、SDS浓度、脱附净化流程等对污染物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DS对石油污染的脱附净化效果优于TW80及AES,适宜的振荡时间为3 h,适宜的SDS浓度为4.0 g·L~(-1);脱附净化流程实验证实,按照流程3(首先采用去离子水脱附,然后采用4.0 g·L~(-1)的SDS溶液进行脱附,最后采用去离子水脱附)进行脱附净化后,污染物溶出浓度最低,推荐流程3作为适宜的脱附净化流程。经上述推荐的实验条件处理后,含水层介质溶出模拟实验中TPH浓度降低了99%以上,接近地下水质量标准Ⅳ类限值;苯浓度降低超过了87%,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Ⅳ类限值,污染含水层环境及人体健康风险大大降低。基于SDS的脱附净化技术是一种有工程应用前景的石油污染含水层介质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2.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试系统对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生物作为土壤石油烃生物降解的主体,其活性是提高石油降解效率的关键要素.在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环境条件的改变造成微生物特性及其降解活性的相应变化.与现场调研的土壤相比,生物修复中试系统中微生物密度提高了1个数量级,FDA活性提高了1.5倍.由于环境胁迫产生的诱导作用,除油微生物优势明显.中试系统运行稳定后,除油微生物密度比微生物总密度低1个数量级,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与除油微生物的密度变化更趋于一致.扫描电镜和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生物修复系统微生物以杆菌、球菌为主,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生物修复不同时期土壤与现场土样相比,其种群构成呈现各自的特点.在生物修复后期,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有所降低,在强化生物修复中试系统中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环境胁迫对微生物的种群多样性及其相对丰度都产生了诱导.   相似文献   
13.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污染胁迫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分布问题,基于PCR-DGGE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等现代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探讨典型油田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污染水平与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污染土壤石油含量的差异是造成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指数与土壤石油污染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随着土壤污染程度的增加,微生物群落的均匀度指数降低,菌属分布不均匀,表现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种属的污染胁迫与分异现象;石油污染土壤中存在明显的优势菌属:Gulosibacter、Halomonas、Petrobacter、Methylocystis、Pseudoalteromonas.本研究结果为认识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特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生物反硝化碳源材料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淀粉和聚乙烯醇为原材料,采用高分子制造技术,通过共混/包覆制备出一类地下水原位生物反硝化用控释高分子碳源材料。制备碳源材料在水体中有机质释放试验表明,不同含量的碳源材料在水体中均有一定的COD释放能力,制备的碳源材料满足生物反硝化的需要。硝酸盐生物降解试验表明,对于本类碳源材料,反硝化菌存在6d左右的驯化期,不同淀粉含量碳源材料对生物反硝化的进行影响不大。经过6d左右,水中NO3-浓度从40mg/L降低到10mg/L以下。同时发现碳源材料具有缓释性能,随着反硝化过程中有机质的消耗,可以不断向水体释放有机质。  相似文献   
15.
生物-电化学耦合系统供氢脱硫效应及微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和评价电化学强化自养硫酸盐还原连续运行工艺,提高处理能力,设计三维复合生物阴极,构建生物-电化学耦合系统,通过促进氢气传质、增大自养微生物量及电场强化的方式,提高以H2为电子供体的硫酸盐还原速率,并评价了体系连续运行脱硫效应.结果表明,当电流为0.50 mA、系统运行较为稳定时平均硫酸盐去除负荷为1.94 g/(L.d),最大去除负荷为2.23 g/(L.d).相同水力条件下,改变进水负荷时,优化传质和电场强化的耦合反应器具有更高的系统稳定性.扫描电镜观测发现,除膜丝外,石墨纤维毡表面附着大量微生物,显著提高体系生物量.PCR-DGGE种群结构分析表明,与接种菌源相比,种群丰度略有降低,群落结构得以优化,优势菌群为脱硫弧菌属和脱硫微菌属.传质优化、生物量提高、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化及电场强化是系统具有较高硫酸盐还原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污水灌溉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北运河香河段污灌区不同深度土壤重金属Cu、Pb、Zn、Cd含量的监测分析,评价污灌对土壤重金属含量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深度以及污灌时间、污灌水重金属含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新型稠油原油污水高效破乳剂-PAMAM树形分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保护与反保护的方法,合成了PAMAM稠油原污水高效破乳剂。探讨了原油废水的 pH值、温度,以及不同 PAMAM代数对稠油原油污水破乳效果的影响。联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得了更好的效果。现场试验表明,PAMAM树形分子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原油污水破乳剂。  相似文献   
18.
淄博煤矿区矿井水的化学形成及其模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矿井水形成过程,对于防治采矿活动引起水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以淄博煤矿区矿井水为例,分析其形成过程并利用化学平衡热力学法对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矿井水的形成分为产酸过程与中和过程;矿井水的化学性状是由两过程相对作用程度确定;该矿区矿井水的硫酸根源于黄铁矿氧化,钙、镁离子不是来自通常认为的方解石与白云石,而是方解石和绿泥石。  相似文献   
19.
包气带中残油动态释放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对下水油类浓度、水位、降雨量及色质联机分析,确定了包气带中残油为水源地主要污染源之一,利用动态释放试验。模拟了河滩包气油污土层中残油动态释放过程,探讨了不同水深及间歇进地油类释放的影响并确定残油的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20.
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的生物活性炭净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旭  李广贺  金彪 《环境工程》2000,18(3):12-14
研究了生物活性炭去除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机理、活性炭表面生物膜的微观形态及生物学特性。活性炭床进出水的色质联机分析结果表明 ,苯系物的去除率最高 ,依次为稠环芳烃类、酯、醛、酮类 ,烷烃类。在生物膜中生长着丰富的微生物 ,为石油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了良好的生物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