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高校消防管理工作是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手段。随着高校生源规模的不断增加,人员也更为密集,而高校建筑功能也陆续调整,消防设施日渐老化。为提升高校消防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应深入分析当前高校消防管理存在的能力,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鉴于此,本文从当前高校开展消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入手,并结合部分高校消防管理工作所存问题,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实践为例给出了提高高校消防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策略,以期为高校消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针对河北省某厂的燃煤锅炉的烟管腐蚀问题,通过水质分析、采集腐蚀处的产物,进行XRD、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腐蚀产生原因和腐蚀速率的影响因素.发现烟管与水接触侧发生了氧腐蚀.水垢附着速率、溶解氧含量这两种因素对腐蚀速率影响较大.并针对锅炉材质、锅炉设计、水质处理、停炉保养、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33.
授权管理是访问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以往对于RBAC访问控制模型的约束的讨论多是基于非时间特性的。具有时间特性的RBAC授权策略的研究对传统的RBAC模型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引入时态条件约束。从访问控制策略的数学建模出发,提出了对用户、资源、策略等的数学定义,设计出了基于时态角色的跨域授权策略规则,并用形式化的数学定义来描述。  相似文献   
34.
针对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混合进水浓度高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了磁混凝技术在典型小城镇混合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与技术升级改造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优化的混凝条件为:pH=7,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600 mg·L-1和4 mg·L-1,慢搅速率为30 r·min-1.三维荧光光谱耦合区域面积积分法(FRI)和平行因子法(PARAFAC)的分析结果表明,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以色氨酸类、酪氨酸类及富里酸类3种组分为主,内源性特征明显.磁种可显著提升混凝效果,优化的磁种投加量为400 mg·L-1,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9.7%和82%.在磁混凝过程中,磁种作为絮体形成的核心并促进絮体生长,可显著提升絮体的比重、密实度与沉降性能,进而强化固液分离效率,沉降时间缩短为1/6.同时,密实度的增加和微磁场的作用可进一步提升絮体颗粒间的结合力,强化水力冲击下混凝过程的稳定性.因此,与传统混凝工艺相比,磁混凝技术在典型小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35.
铬(Cr)作为一种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还原作用,从Cr(Ⅵ)降低价态至Cr(Ⅲ),实现减毒。该研究探讨了碱性厌氧异化金属还原菌Tindallia magadiensis对模拟含铬废水的减毒能力,分别研究了初始Cr(Ⅵ)浓度、碳源、初始p H和共存金属离子对其生长和Cr(Ⅵ)还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较好的Cr(Ⅵ)耐受能力,可在初始Cr(Ⅵ)浓度30 mg/L、pH 8、NaHCO3为碳源时,实现96.9%的Cr(Ⅵ)还原;微量Cu2+的存在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对Cr(Ⅵ)的还原;T. magadiensis为碱性环境中少量Cr(Ⅵ)的微生物减毒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菌种选择。  相似文献   
36.
分析了摆纪磷石膏堆场区域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进行了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堆场渗滤液中TP、F-、SO42-、Mn、As、Cr、Zn、Cd、Pb、Cu构成渗滤液的主要污染物,含量分别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或规定水质标准限值的29 814.9倍、2 775.3倍、18.2倍、493.2倍、351.8倍、131.6倍、12.8倍、8.0倍、3.4倍和1.32倍。地表水、地下水采样点中TP较高的采样点分布在马场坪镇段及堆场附近;水体中F-、SO42-及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采样点主要分布在马场坪镇街道段、发财洞区域及堆场附近;堆场水体中重金属元素超标的仅有Mn元素。单因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仅Mn元素在马场坪镇街道段及堆场附近超出低污染水平,其他重金属造成污染的风险较低,处于低污染水平。Pn风险评价结果显示,23个采样点均处于无污染水平,水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3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血吸虫疫区的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局部地区的抑螺防病林仍存在空间布局不完善、螺情反复出现的现象。在石首市钉螺孳生环境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钉螺孳生地的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抑螺防病林宜林地和更新区分布研究确定了抑螺防病林的空间布局优化区,以期为完善抑螺防病林建设工程布局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石首市钉螺孳生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及其支流沿线、沟渠、塘堰和滩涂,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74%。钉螺孳生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垸内,占总面积的2377%。钉螺孳生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大型湖泊、长江等永久水体以及城镇用地周围,占总面积的6749%。石首市抑螺防病林以中幼林为主,面积占抑螺防病林总面积的8047%。成熟林和过熟林(更新区)总面积4 51251 hm2,占抑螺防病林总面积的1405%。另有宜林地2 82336 hm2,石首市抑螺防病林优化区总面积为7 33586 hm2。其中,2395%的优化区分布在钉螺孳生的高风险区,2322%的优化区分布在钉螺孳生的中风险区,5283%的优化区分布在钉螺孳生的低风险区,是未来几年开展抑螺防病林建设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38.
前置MAP-SBBR工艺处理早期及晚期垃圾渗滤液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垃圾填埋渗滤液水质随填埋时间的延长而日渐恶化的特点,设计前置MAPSBBR耦合工艺处理早、晚期垃圾渗滤液。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对早期垃圾渗滤液NH+4N的总去除率为99.6%,CODCr的总去除率为94.0%;对晚期垃圾渗滤液NH+4N的总去除率为99.3%,CODCr,的总去除率为87.1%。前置MAPSBBR耦合工艺适用于各期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相似文献   
39.
根据郑州市2014~2016年间大气中PM10和PM2.5年平均浓度数值,采用泊松回归相对危险模型,评估了控制PM10和PM2.5污染后所能带来的95%置信区间下的健康效应及健康效益.结果表明,2014~2016年间,PM10浓度达到二级限值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亿元计,括号中为置信区间,下同)分别为181.8(150.4,211.2)、242.5(202.5,279.4)和206.2(173.3,239.2),分别占郑州市当年生产总值的2.7%、3.3%和2.5%;PM2.5浓度达标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别为178.8(143.7,211.6)、216.5(174.6,255.3)和172.5(137.8,205.5),分别占郑州市当年生产总值的2.6%、3.0%和2.1%.PM10和PM2.5浓度达标后,城镇受益人数高于农村,急性支气管炎减少人数高于其他健康终端,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成人受益比儿童大,哮喘则相反.慢性支气管炎人数减少带来的健康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哮喘,门诊和住院的健康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40.
对贵州省主要城市(贵阳、安顺、遵义、都匀)按季节进行PM2.5样品的采集,应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了贵州省主要城市PM2.5氧化性损伤能力,并与PM2.5质量浓度、微量元素含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M2.5全样TD20值均小于其相应的水溶样TD20值;四个城市PM2.5氧化性损伤能力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夏季;城区PM2.5氧化性损伤能力强于背景区;研究区内PM2.5样品的氧化性损伤能力表现为都匀市最强,安顺市最弱;PM2.5全样和水溶样的TD20值与质量浓度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M2.5水溶样的TD20值与相应的12种微量元素的浓度总和呈负相关关系(P<0.05);全样Al、Mn、Cd、Pb的含量与PM2.5全样TD20值呈明显负相关关系,水溶样Cd、Pb、Cu的含量与PM2.5水溶样TD20值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表明研究区PM2.5氧化性损伤可能与样品中水溶性元素Cd、Pb、Cu等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