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纳氏试剂光度法是测定水中氨氮的国家标准方法,该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的优点。但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纳氏试剂光度法对水中氨氮的测定结果,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试剂等可能影响氨氮测定结果的有关因素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只要切实做好监测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就能保证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2.
考察了Fenton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时,不同因素对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处理条件下,即[H2O2]∶[Fe2+]为6∶1,反应初始pH为4.0,H2O2和FeSO4的投加量分别为3.6 mmol/L和0.6 mmol/L,反应时间为30min,UV254、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4%、52%和84%,ADMI7.6和稀释倍数表征的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4%和96%。通过XAD-8/XAD-4吸附树脂联用技术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分为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该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疏水性物质是引起色度的主要物质,所占比例以ADMI7.6表征时为92%,其中以非酸疏水物质的贡献最大,达到53%。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对此水样中的非酸疏水物质和疏水酸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弱疏水性有机物和亲水性有机物去除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3.
为探究干水材料对淀粉云燃烧的抑制性能,采用小尺寸竖直管道燃烧系统和高速摄影仪系统进行试验。通过分析小麦淀粉云火焰形态、火焰温度及火焰传播速度的变化,研究干水材料对不同质量浓度的小麦淀粉云燃烧的抑制机制及抑制效果。研究表明:干水材料的惰化抑制主要表现为干水材料中水的汽化吸热作用和疏水性气相纳米二氧化硅的隔热作用;干水材料能减弱小麦淀粉云火焰的传播速度,降低火焰的最高温度;干水材料的抑制效果随粉尘云质量浓度的增高先提升后降低,当粉尘云质量浓度为400 g/m~3时,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4.
采用中试规模的厌氧-好氧交替式颗粒污泥SBR处理实际城市污水,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处理效果及颗粒污泥的特性。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经过72 d的培养后,反应器内出现小粒径颗粒污泥。在随后的230 d运行实验中,通过调整曝气阶段的溶解氧浓度、排水体积交换率以及周期运行方式,使得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粒径和比例逐渐增加。在最佳工况运行条件下,反应器中污泥浓度为3 000~4 000 mg/L,SVI值为45~55 mL/g,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63%、74.02%、68.42%和96.41%,达到了同时脱氮除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5.
微藻混合培养可以在高效去除水质污染物的同时,积累更多生物量及油脂,促进微藻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然而存在菌种间相互竞争导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故找出微藻藻种间最佳协同组合至关重要。该文通过将一株可在黑臭水中快速生长的原壳藻Auxenochlorella protothecoides,分别与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普通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蛋白核小球藻 Chlorella pyrenoidosa 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bliquus进行不同比例混合培养,结果显示4种微藻1∶1∶1∶1混合培养为最佳组合。为进一步提升水中污染物去除效率,促进资源化利用水平,将经12C6+重离子辐照诱变后的4种藻株按相同比例混合培养进行性能强化,结果表明:相比初始藻株组合,12C6+重离子突变藻株组合 COD、NH4+-N 及 TP 最大去除率分别提高了 12.12%、11.01% 及 22.12%,其最大比生长速率和油脂增长率分别提高了63.03%和79...  相似文献   
146.
为了研究弹药在热刺激作用下的响应规律,进行了壳装PBX炸药慢速烤燃试验,获得了1 K/min升温速率下壳体内部的压力-时间曲线,壳体内部压力变化过程表现为炸药热分解产气段、点火燃烧段和壳体破裂段3个阶段。提出了一种模拟计算慢速烤燃时壳装PBX炸药发生低等级响应过程的理论方法,首先计算炸药点火前的温度场分布,引入热分解系数k描述炸药热分解消耗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改进的内弹道方程组,模拟计算了因炸药点火燃烧导致壳体内部压力快速上升的行为,理论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随后应用LS-DYNA软件模拟了壳体在内部压力作用下的破裂行为。计算了1.0~10.0 K/min之间6种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炸药点火后的压力-时间曲线,当升温速率为1.0 K/min时,炸药点火后压力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工况。  相似文献   
147.
李欣  石军胜  曹东强  成连华 《安全》2023,(2):30-36+42
为科学评价房屋建筑施工风险,获得更为合理的风险评价结果,从风险因素耦合效应视角分析房屋建筑施工风险耦合成因机理,界定不同耦合状态的构成条件。基于此,分析风险因素的固有危险性和事故成因,考虑风险评价对象和应用阶段的差异性,将耦合概率与传统风险评估方法结合使用,提出一种基于事故成因的房屋建筑施工风险耦合评价方法,并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评估房屋建筑施工风险,确定房屋建筑施工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更符合房屋建筑施工对风险的认知。研究结果可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定量化评估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8.
由于电容器长期运行在户外环境,其实际投切动作可靠性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较大,存在实际补偿效果与预测补偿效果不一致问题,且分布式电源的海量并网也对台区电压的平稳运行带来较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考虑到配电台区数量规模庞大、资料收集不便等现状,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台区无功资源充裕度评价方法,其基于台区基态模型及灵敏度分析拟合,利用台区低压侧电压运行数据,在线绘制无功需求曲线并从多个维度对台区无功资源的充裕度进行评价,实现台区无功资源的差异化分析和实用化在线评价。后以某台区为例进行了无功资源充裕度的评价分析,在不依赖复杂建模的情况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