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城市绿地补偿在城乡开发、城市规划等许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城市绿地补偿的概念、方法和原理。针对补偿方法中的支付费用法,对不同城市绿地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以上海市为例,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对城市绿地丧失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效益进行了逐项估算,通过累加得出城市绿地的补偿价值。结果表明,2002年上海市绿地的补偿价值为85.81万元/hm2。  相似文献   
92.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介绍了生物法、化学法、物化法和循环利用等 4类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和研究进展 ,可供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技术选择和开发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3.
环渤海滨海湿地土壤磷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SMT分级方法和液相31P核磁共振分析方法,研究了环渤海典型滨海湿地表层土壤磷形态.结果发现,湿地土壤中总磷在410.35~691.57 mg·kg-1之间,其中以HCl-P为主,占总磷的46.67%~82.95%;较易释放的Na OH-P含量较少,占4.98%~22.31%;同时,由于有机质含量丰富,有机磷含量也较高,在受水产养殖污染的湿地中,有机磷含量明显偏高.使用31P-NMR技术在湿地土壤中共检测到6类磷化合物:正磷酸盐(Ortho-P)、磷酸单酯(Mono-P)、磷脂(Lipid-P)、DNA磷(DNA-P)、焦磷酸盐(Pyro-P)及膦酸盐(Phon-P),其中以正磷酸盐为主,含量在181.69~350.64 mg·kg-1之间;磷酸单酯为有机磷的主要组分,占总量的5.25%~37.17%.渤海湾南部湿地土壤中有机磷含量明显高于北部湿地,以稳定性较高的磷酸单酯为主,同时,DNA磷较多地存在于南部湿地,北部湿地含量极少,说明南部湿地微生物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94.
本文针对房地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监测中存在的生产工况的计算、水监测点位的确定、无组织废气监控点的布设、有组织废气采样方法的选择和对污染物总量的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归纳了房地产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重点内容,并针对此类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5.
96.
为了解水泥厂机立窑一氧化碳危害情况,作者对我市11个水泥厂收集所监测的一氧化碳浓度资料,对水泥厂机立窑等不同岗位作业场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7.
腐植酸对重金属铅镉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腐植酸对单一Pb、单一Cd和Pb、Cd复合污染物的吸附特征,笔者通过吸附模拟实验分析了pH、温度、反应时间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变化对风化煤腐植酸吸附重金属离子Pb~(2+)和Cd~(2+)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对Pb~(2+)的吸附受pH值变化的影响很小,但对Cd~(2+)的吸附随着pH增加而增加;腐植酸对Pb~(2+)和Cd~(2+)吸附饱和的时间均为240 min;对Pb~(2+)和Cd~(2+)的吸附量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Langmuir吸附模型对腐植酸吸附单一Pb~(2+)、单一Cd~(2+)和铅镉复合态中Pb~(2+)的拟合较好,Freundlich吸附模型则对腐植酸吸附铅镉复合态中Cd~(2+)的拟合较好;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腐植酸吸附Pb~(2+)和Cd~(2+)的过程,说明腐植酸对铅镉的吸附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复合吸附过程;铅镉复合态下Pb~(2+)和Cd~(2+)存在竞争吸附,单一Pb~(2+)溶液中加入Cd~(2+)对腐植酸吸附Pb~(2+)基本无影响,但单一Cd~(2+)溶液中加入Pb~(2+)时,Pb~(2+)会与Cd~(2+)产生竞争吸附,从而降低Cd~(2+)的吸附量.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腐植酸稳定土壤中Pb~(2+)、Cd~(2+)等重金属离子的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正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退二进三""退城进园"政策实施,城市建成区内的工业企业逐步完成了环保搬迁,降低了环境风险,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空间。为避免遗留污染场地对环境和人群健康造成危害,重庆市从2006年开始积极推进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工作,始终重  相似文献   
99.
为比较南京市城区和郊区细颗粒物(PM2.5)中碳质组分特征及来源差异,利用碳组分在线监测仪器对2022年城区和郊区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进行连续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2022年南京市城区OC、EC质量浓度分别为(5.24±2.39),(1.27±0.62)μg/m3,郊区OC、EC质量浓度分别为(5.67±2.45),(1.32±0.70)μg/m3。2022年OC和EC质量浓度水平分别较2014—2018年均显著下降。城区和郊区的OC、EC质量浓度均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从日变化特征看,城区和郊区OC和EC质量浓度均呈现白天低、夜间高的特点,并且具有明显的峰谷值。(2)城区和郊区OC、EC均在冬季呈现良好的相关性,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根据碳质组分与气态污染物的关系以及ρ(OC)/ρ(EC)分析结果,城区和郊区均存在二次污染,机动车和燃煤是城、郊区的主要污染源,机动车源对城区影响大于郊区,燃煤源对郊区影响大于城区。(3)污染源的直接排放对南京市OC的质量浓度水平影响较大,郊区二次有机碳(SOC)质量浓度高于城区。城区需要重点关注机动车排放,郊区需要与周边区域协同治理燃煤、生物质燃烧等方面的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100.
绿道是将大量自然、经济、社会的景点、集聚地和示范点连接在一起的,兼具生态、体育、休闲、文化和通行功能的,彰显绿色、智慧、创新、务实和人本理念的线性生态开敞空间。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后,绿道建设已成为一项全球性运动。绿道建设对促进城市质量提高,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国家和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绿道已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我国内地引入绿道的时间较晚,但建设步伐快,发展迅速,尤其是珠三角绿道建设更为迅速。国内外在绿道网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更好地推进我国绿道网建设,提高绿道网管理水平,非常有必要对国际绿道网和我国珠三角绿道网的进展状况进行分析。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绿道的发展历程,并从规划设计、建设实践、科学研究与管理等方面对绿道建设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绿道网建设经验与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绿道网建设对策,主要包括:(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2)加快完善标识系统建设;(3)尽快探讨绿道网经营模式;(4)建立绿道监测与评估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