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军  李田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33(2):99-101,104
中国的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在工程措施与管理制度方面均起步较晚,污染造成的危害日渐严重.结合对某城市居民进行的城市面源污染的认知和参与意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公众意识薄弱、政府的参与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为此,有关部门要提高宣传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52.
上海市排水系统雨天出流及地表径流沉降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SS沉降特性是雨水池、沉淀池设计及优化运行的重要参数.采用累积曲线法测定了上海市典型排水系统雨天出流和地表径流的SS沉降特性.结果表明:地表径流中SS的2 h沉降去除率为58%~88%,且SS沉降去除率随SS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呈递增趋势;各类排水系统雨天出流中SS沉降速率和沉降去除率在合流制中相对较大,分流制相对较小,混接的分流制介于前两者之间,SS沉降去除率均在50%以上;合流制中COD的2 h沉降去除率为50%~80%.  相似文献   
53.
ABR除碳-亚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处理城市污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推进厌氧氨氧化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耦合亚硝化系统和厌氧氨氧化系统,并在其前端添加ABR除碳系统,构建ABR除碳-亚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进行城市污水脱氮除碳,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污泥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BR除碳系统出水COD平均浓度120 mg·L~(-1),不会对后续亚硝化系统和厌氧氨氧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控制亚硝化系统出水和ABR除碳出水比例为2∶1作为厌氧氨氧化系统进水,满足ANAMMOX所需NO_2~--N和NH_4~+-N基质比1∶1左右的要求.一体式反应器总氮去除率在86%~92%,出水COD浓度在20~40 mg·L~(-1).同时,实验后亚硝化系统中与反硝化作用密切相关的γ-Protebacteria纲有所增加,厌氧氨氧化系统中具有较高微生物生长速率和增强脱氮速率功能的Sphingobacteria纲显著增加,ABR除碳-亚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能够有效用于处理城市污水脱氮除碳.  相似文献   
54.
石英棒负载TiO2光催化膜的制备、表征与降解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浸涂法在石英光导棒上制得了TiO2光催化膜.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膜的形貌和晶相组成进行了表征,以苯酚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膜的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得的TiO2膜催化剂主要由锐钛矿和金红石2种晶相组成;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效果明显优于直接光解;当苯酚初始浓度为0.98 mg/L时,反应2.5 h后的降解率为86%.  相似文献   
55.
城市典型不透水下垫面径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雨童  李田  彭航宇 《环境科学》2018,39(11):5007-5014
在我国属于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邻苯二甲酸酯(PAEs)应用依然广泛,径流中的PAEs对受纳水体的污染值得高度关注.对上海典型的城市不透水下垫面路面及屋面降雨径流中6种优先控制PAEs的质量浓度进行监测,评价城市不透水下垫面径流中PAEs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路面及屋面径流中Σ_6PAEs的EMC平均值分别为170. 64μg·L~(-1)和40. 92μg·L~(-1),与国外城市相比污染严重,DEHP为主要PAEs污染物.对不同类型水样中PAEs含量差异的显著性分析发现,不同下垫面径流中低分子量(LMW) PAEs浓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路面径流中高分子量(HMW) PAEs浓度显著高于屋面径流及雨水(P 0. 01),道路交通是造成下垫面径流PAEs污染的重要因素.路面径流中PAEs、TSS及COD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变化特征表明,PAEs的变化趋势与TSS及COD相同,初期径流浓度较高,存在初期冲刷效应.不透水下垫面径流中PAEs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表明,屋面径流中Σ_6PAEs浓度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与TSS呈正相关.路面径流中Σ_6PAEs浓度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呈负相关,与前期晴天数、TSS、COD呈正相关.下垫面径流中Σ_6PAEs浓度与表面累积的颗粒物含量有关. DEHP、DBP为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控制污染物,路面及屋面径流中DEHP的浓度超过8μg·L~(-1)的标准值分别达到32、7倍,路面径流中DBP浓度在多数降雨事件中超过标准值3μg·L~(-1),屋面径流中DBP浓度在多数降雨事件中低于标准值,下垫面径流直接排放对受纳水体,特别是饮用水水源地存在威胁.  相似文献   
56.
针对实际水处理中对催化剂性能的要求,以光催化降解苯酚溶液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玻璃纤维网上负载的TiO2膜催化剂长期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了催化剂在自来水中使用失活后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经过50次使用之后,膜催化剂120 min反应对苯酚的降解率从100%下降至83%,总体上看,所制催化剂还是具有相当好的稳定性;在反应器中用蒸馏水浸泡配合光催化反应对TiO2膜催化剂进行原位再生是一种可行的再生途径。  相似文献   
57.
隐孢子虫病及其水媒传播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的特性,症状和传播途径,水媒传播的重要案列及其为水工业和水源保护带来的启示。介绍了隐孢子虫的检测方法和相应水质指标的研究现状;给水工业中控制隐孢子虫病传播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8.
通过现场调查监测,掌握了上海市三种主要屋面材料的径流水质数据,针对景观和市政杂用的水质要求,本文分析了雨水径流中主要污染物的处理要求.采用孔径为0.08μm的浸没式平板膜对屋面雨水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出水浊度<0.5NTU,色度<25度,CODcr<20mg/L,总磷<0.05mg/L,出水水质均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在平板膜装置间歇运行的7个月里,膜通量由初始的113.6L/m2·h降至50.2L/m2·h,之后基本稳定,膜压差从0.02MPa缓慢增长至0.05MPa,之后运行基本稳定.通过海绵球擦洗,膜通量可以恢复到初始值的85%.  相似文献   
59.
雨水花园可以有效地控制径流污染、削减径流流量和峰值流量,是低影响开发技术体系中的重要措施。结合不同应用条件,从设施面积、组成构造2个方面分析了雨水花园设计中的关键参数;根据上海市地下水位高、初期径流污染负荷高、土壤粘粒含量高的特点,探讨了雨水花园在上海市的应用,为国内雨水花园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基于污泥资源化利用的粗放型绿色屋顶生长基质的组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沈庆然  李田  曹熠  潘舆 《环境科学》2017,38(7):2953-2960
构建了8个不同基质组成的粗放型绿色屋顶小试装置,通过累积650 mm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厌氧稳定污泥应用于粗放型绿色屋顶生长基质时的合理组成,考察使用过程中装置出水水质情况与基质自身营养物质含量变化情况,结合厌氧稳定污泥资源化利用时带来的N、P淋出问题,讨论不同改良材料的效果.结果表明:厌氧稳定污泥能够显著增加植物量,实验期间植物平均增重808%;厌氧稳定污泥会造成TP的大量淋失,给水厂污泥能够有效控制TP淋失并且不会影响植物对P的吸收,实验期间给水厂污泥累计减少TP淋出质量68.66%,且稳定后出水TP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厌氧稳定污泥会造成TN的严重淋失,淋失TN的主要形态是NO_3~--N,稻壳炭能够减少NO_3~--N的淋失,累计减少NO_3~--N淋出质量28.86%,增加稻壳炭用量,有助于控制NO_3~--N淋出;淋出液中SS和COD能够迅速下降并稳定,稳定后COD含量约为30 mg·L~(-1),优于地表水Ⅴ类标准;在以中小降雨为主的实际降雨条件下,基质中厌氧稳定污泥所含营养物质的保留时间能超过1 a,可以满足植物较长时间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