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百度为数据获取渠道,综合分析了以下几类环境保护网络舆情:(1) 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网络舆情分析,包括网民关注热点和网民特征;(2)"十二五"期间,网民对"空气"、"水资源"、"生活垃圾"、"噪声"、"土壤"等问题的总体关注度;(3)"十二五"期间,网民对"空气"、"水资源"、"噪声"、"土壤"四类问题的关注焦点.把握网络舆情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加强引导和管理,将有助于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2.
通过实验对20CrMnTi材料的高压扭转成形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试样的端面的组织分布和硬度的变化,分析了外界压力、扭转圈数2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对20CrMnTi材料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压扭转能够有效地细化晶粒,改善材料组织,且随着外界压力的增大、扭转圈数的增多,晶粒细化越明显,显微硬度提高越显著。  相似文献   
53.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经粉煤灰处理后含油废水中的油样含量。考察了pH值,粉煤灰使用量,接触时间,废水中油样的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粉煤灰除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石油醚溶解的油样紫外光最佳吸收波长为272.5nm;中性条件下,粉煤灰对废水中的油样有较好的去除率;粉煤灰使用量增大、接触时间增加、温度升高有利于粉煤灰对油样的吸附去除;废水中油样含量越高,粉煤灰对其去除率越低。  相似文献   
54.
李萍 《云南环境科学》2011,(6):84-86,83
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建立氯雷他定残留溶剂(甲苯、乙腈)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本测定法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氯雷他定原料中甲苯、乙腈2种残留溶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55.
在隧道火灾烟气内部温度竖向分层的条件下,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隧道横截面烟气平均温度沿隧道纵向的衰减特性,并量化其对烟气瞬态蔓延速度的影响。在同一隧道截面上,某点处烟气温度随着该点与隧道顶棚之间距离的增大而近似呈线性降低。理论分析表明:将上述温度分层特性考虑在内之后,烟气通过侧壁的热损失比传统算法减小一半。烟气温度与蔓延速度沿隧道纵向的衰减率主要受烟气流量及壁面换热系数的影响;在确定烟气流量时不仅需要量化羽流产烟量,火源附近密度跃变卷吸空气量约为羽流产烟量的10%;烟气与壁面的换热系数不是常数,而与烟气蔓延速度成正比。基于以上分析建立不同截面处烟气平均温度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蔓延速度与浮力通量的内在关系,提出烟气蔓延速度预测模型;二者均随着烟气蔓延长度的增大而呈指数衰减。最后利用FDS研究不同火源功率条件下烟气温度和蔓延速度在隧道纵向的衰减率,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的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56.
南极地区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近年来赴南极旅游的游客人数快速增长。但国内外对南极旅游资源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对其分类和评价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对南极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我国南极旅游业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南极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极地区已开展实质性旅游活动的主要旅游资源单体共558个,按属性可分为8个主类、18个亚类和30个基本类型,自然资源类型丰富,水域景观占比较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在南极半岛西北部格雷厄姆地沿海及附近岛屿、罗斯海周边岛屿及大陆形成了两个高密度集聚区;气候环境条件和旅游资源的可达性是影响该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与我国相关的南极旅游资源较少,中国在南极旅游开发中的参与度和成熟度也相对较低,未来应尽快摸清南极旅游资源状况,加强南极旅游影响研究,推动我国南极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57.
冰晶中双氧水的UV光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253.7 nm的紫外灯光解冰晶中的双氧水,研究其光解率随光照时间和温度的变化.以及Cl~-,SO_4~(2-)和CO_3~(2-)对其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三种离子对其影响大小依次为:Cl~->SO_4~(2-)>CO_3~(2-).对比冰晶和水溶液中双氧水的光解,冰晶中双氧水的光解速率低于水溶液中双氧水的光解速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其光解产物,没有发现新的物质生成.由此可以认为,冰晶中双氧水主要在冰晶笼子中进行反应,少部分在类似液体层(QLL)中降解.  相似文献   
58.
强降雨对北运河流域沙河水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北运河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治理,汛期面源污染成为北运河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现阶段有关强降雨对北运河上游水质的影响研究尚匮乏.本文以北运河上游沙河水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场强降雨对北运河上游水质的影响研究.在强降雨后(降雨量达53.8 mm·d-1)开展连续6 d跟踪采样,并对比强降雨前后该库区的水质监测数据,系统解析了强降雨对北运河上游水质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库区水质基本达到IV类水质标准(GB3838-2002),总磷是雨后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南沙河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严重,严重超出IV类水质标准,是主要的汇入污染源.再生水厂出水是库区水质硝态氮的主要贡献来源.汛期单次降水不会引起水质的显著恶化,大部分水质指标于3~4 d后降低,4~6 d逐渐恢复到降雨前水质,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9.
采集新疆且末地区沙尘暴空气微生物样品,揭示沙尘暴前期、中期和后期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为沙尘暴灾害预警提供依据.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菌群组成、丰度、优势菌群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新疆且末地区沙尘暴空气样品中共获得740364条有效序列,聚类为156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nmic Units),包括9个门,87个属.门水平上,丰度最高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80.52%),其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0.9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5.84%)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2.63%);在属水平上,优势属为不动杆菌属(Actinobacteria)、假单胞菌属(Pseuodomonas)、鞘氨醇宝盒菌属(Sphingobacterium)、海洋杆菌属(Ponibacter).沙尘暴中期空气细菌的Chao 1(135.013)、ACE(130.424)、Shannon(2.614)指数均高于沙尘暴前期和沙尘暴后期空气细菌多样性数值(p<0.01).沙尘暴空气细菌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时期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冗余分析表明,湿度和气压可能与沙尘暴空气细菌多样性呈正相关,与经度、维度、海拔和温度呈负相关.新疆且末地区沙尘暴中蕴藏着丰富的细菌资源,沙尘暴前中后期空气微生物菌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0.
范超  李萍  陈东景  彭昌盛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1):1953-1962
在国际上通行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的基础上,以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开发为研究案例,根据黄河三角洲2003-2008年石油开发利用等数据,经过计算和统计依次建立了石油资源的实物型账户、价值型账户和综合账户。计算和统计结果表明:2003-2008年,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因开采而造成的价值折耗分别为154.0×108、111.3×108、121.6×108、104.9×108、106.0×108、83.0×108元,考虑了资源价值折耗的石油行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和地区GDP的比例,以及因价值折耗造成的工业经济和地区GDP损失比例都有减小的趋势,平均分别为59.1%和42.0%,以及14.3%和9.8%。巨大的价值折耗带来了石油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下降,但是在当地的整体经济中,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