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从化学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物品的易燃易爆性能,存在的各种火源入手,分析了化学实验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和爆炸事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火防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2.
合理控制城市碳排放强度对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意义重大.采用夜间灯光数据反演得到2001~2020年城市碳排放量,测算碳排放强度,并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动态跃迁及收敛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从2001年的2.79 t·万元-1降至2020年的0.88 t·万元-1,年均降幅5.94%.各大区域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差距存在收敛特征.空间分布上,城市碳排放强度的高值区集中在东北地区,以及内蒙古、宁夏和陕西等地,南北地区差异拉大,中南部与东部地区的碳排放强度降幅明显,高低集聚层次分明.(2)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的global Moran’s I较高,均值为0.436,空间自相关性显著.碳排放强度以城市自身与邻域城市均未发生跃迁的类型为主,不同类型间时空跃迁的概率较低,凝聚度指数高达82.57%.跃迁类型的稳态较高,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存在空间锁定效应和“俱乐部趋同”现象.(3)城市碳排放强度的σ收敛不显著,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绝对β收敛速度差异明显,全国的收敛速度为3.137%.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略低,分别仅有3...  相似文献   
133.
识别黄河三角洲县域的经济韧性水平及其障碍性因素,有利于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以黄河三角洲县域为研究对象,运用DPSIR模型与双向评价指标体系法构建经济韧性动态双向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障碍度模型探究2011—2020年黄河三角洲县域经济韧性的时空分异特征与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17年县域整体的经济韧性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8—2020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各县域单元的经济韧性呈上升趋势,经济韧性差距逐渐扩大,韧性得分排名变化不明显;(3)经济韧性空间分布没有显著差异,经济韧性从随机分布转向空间集聚,西北部韧性水平整体低于东南部韧性水平,各时点韧性均值主要处于中等韧性;(4)经济韧性基尼系数均在0.2以下,区域内经济状况高度平均;经济韧性差异的来源,首先是组间差异,其次是超变密度差异,最后是组内差异;(5)各组经济韧性的主要障碍因子相似,集中在资源水平、贫富差距、技术进步、消费潜力准则层。  相似文献   
134.
采用板-板式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对芥子气的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2-Chloroethyl ethyl sulfide,2-CEES)进行洗消实验研究,并探讨了放电功率和气体流量对洗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放电功率70W、气体流量75L·h-1的条件下对初始浓度0~280 mg·m-3的染毒空气洗消效果较好.因此,在该条件下,对芥子气染毒空气进行深入洗消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浓度低于150.2 mg·m-3时洗消后尾气的残余浓度低于安全允许浓度(0.0083mg·m-3).同时,采用GC-MS和离子色谱对洗消产物进行分析,发现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将芥子气分解成H2O、CO2、SO3、HCl、芥子砜(ClCH2 CH2 SO2 CH2 CH2 Cl)和芥子亚砜(ClCH2 CH2 SOCH2 CH2Cl)等.  相似文献   
135.
通过构建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动态演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提升政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时序演化上,2000~2018年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值为1.003,历经“增长-下降-平稳”三阶段变化过程。全局Moran’s I指数大于0,正向相关性显著,溢出效应与集聚特征明显。(2)空间演化上,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快,集聚人口能力强,盘活建成区存量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效率较高。外围城市囿于土地政策不完善和城市格局的约束,效率亟需提升。(3)区域一体化中要素空间集聚、规模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效率变化,且不同因素的作用强度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与产业活动集聚具有涟漪效应,先进的生产技术、发展机遇等优先向邻近城市扩散,促进本城市和相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因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单纯增加建设用地和资本要素的投入规模,对土地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只有盘活城市内外发展要素,促进用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才能有效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6.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铜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对铜浸出的作用,从某煤堆积水中分离得到A.f菌,利用该菌对铜进行浸出实验,设置3个处理,3个处理的浸出液分别为9 K培养基(简称S),成熟菌液(简称MS)和过滤除菌液(简称FS)。结果表明,3个处理中铜都得到了浸出,浸出铜浓度按S、FS和MS依次递增分别为4 433、5 377和6 296 mg/L;浸出初期,MS中的铜,浸出速度最快,过滤除菌液中次之,而培养基中的速度比较稳定,比前两者均慢,24 h后三者浸铜速度趋近一致;三者中pH、Eh变化相似,pH均先升高至3.4左右保持相对稳定,Eh均先迅速下降至280 mV后保持稳定。由实验可知,氧化亚铁硫杆菌主要在浸出初期促进了铜的浸出,且菌液中溶解氧氧化Fe2+以及酸性条件下氧化Cu0对铜的浸出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7.
水力压裂是提高页岩气产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在促进页岩气发展的同时可能带来一些环境影响。文章分别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介绍了水力压裂技术,分析了其在耗费水资源、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引发地质灾害等方面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水资源利用、返排液排放以及压裂过程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8.
介绍煤基电厂CO2排放的特征,并从燃烧前、燃烧后和富氧燃烧三个方面介绍了CO2捕集技术的特点。通过分析国内外煤基电厂CO2捕集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煤基电厂CO2捕集的主要问题,指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厂CO2捕集发展方向。最后对我国全面开展煤基电厂CO2捕集技术基础研究和工业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9.
于2019年7月对鄱阳湖133个样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共记录底栖动物48种,隶属7纲16目22科38属,全湖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58.38ind/m2和173.76g/m2,现阶段优势种主要为河蚬、铜锈环棱螺和大沼螺.将全湖分为5个湖区:北部湖区、西北部湖区、中部湖区、东部湖区和南部湖区,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湖区水体理化指标差异显著(ANOVA,p<0.05),沉积物环境指标差异不显著.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湖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性显著,北部湖区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其它湖区.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深、溶解氧、浊度、总磷、叶绿素a、烧失量和底质类型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显著相关.与历史研究相比,鄱阳湖底栖动物多样性下降明显,优势种由大型软体动物逐渐演变成小型软体动物和昆虫类.鄱阳湖采砂、水文情势变化和水生植被衰退是影响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演替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40.
唐山南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在发挥重大生态服务价值的同时,其生态环境保护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在对唐山南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分析的基础上,思考唐山南湖湿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问题内化路径,探索采取市场化补偿途径,构建政府主导型、合理利用型的南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从而有效理顺生态建设者和受益者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唐山南湖湿地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