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9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404篇
安全科学   368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241篇
综合类   1400篇
基础理论   222篇
污染及防治   217篇
评价与监测   106篇
社会与环境   82篇
灾害及防治   10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农民生态环境感知对促进农民自觉环境保护行为和农村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湖南省洞庭湖湿地水稻主产区6个乡镇的调查,将农户生态影响感知具体化为土壤、水源、身体健康和水稻4个方面的感知,借助定量分析建立了农户综合环境感知指数,研究农民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环境影响感知,并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生态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已经意识到以石化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带来的不利影响,尽管他们的意识还只限于一些看得见的因素如土壤肥力、捕鱼量和健康问题,对于看不见的影响的感知还很薄弱。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采用的水平和持续时间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于不利影响的感知。提高收入水平与教育水平、强化农业技术推广能提升农民生态环境感知,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肥力对农户环境感知有复杂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22.
杨通进 《绿叶》2010,(10):93-99
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光靠技术的进步,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也必须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中国的环境伦理学要有一种使命感,既要积极参与环境教育,培养人的环境伦理意识,也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设定.并为新的国际制度的建立提供伦理基础和价值引导。我们不能把环境伦理学仅仅理解为伦理学的一个小分支或者是传统伦理学的一种应用,而应把它当作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全新的角度来对传统伦理学进行反思,使整个伦理学具有环境视野和生态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223.
茶叶蛋白的研究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中含有15%—30%的蛋白质,对生物体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但其中绝大多数是非水溶性蛋白质,难以直接被人体吸收。目前对茶叶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工艺上,研究表明用复合法提取的效果最好。为了更好地利用茶叶资源,可通过对非水溶性蛋白改性(溶解性、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胶凝性等)来提高人体对茶叶蛋白的利用率,发挥茶叶蛋白的生物功能。  相似文献   
224.
由于人力资源的制约性,甘肃陇东南贫困地区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人力资源开发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为主导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成为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25.
采用自制壳聚糖改性聚丙烯无纺布膜为膜组件的A/O-MBR(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对聚酯工艺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并与PVDF商品膜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近70 d的运行中,当进水COD在200~500 mg/L之间,总氮在30~45 mg/L之间波动时,2种平板膜出水水质稳定。出水COD40 mg/L,NH4+-N0.5 mg/L,TN5 mg/L,浊度0.2 NTU,均满足回用水水质要求和最新的辽宁省废水排放标准。实验中考察分析了污泥浓度和COD/TN对总氮去除率的影响。对比2种膜的运行结果,改性聚丙烯无纺布膜的出水水质略好于PVDF商品膜,但过膜压力稍大、膜通量稍小。  相似文献   
226.
脱硫石膏粒径分布与脱水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硫石膏粒径分布是影响脱硫石膏浆液脱水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干法、湿法筛分和研磨破碎获得不同粒径分布的脱硫石膏,在相同的过滤条件下,对不同粒径分布脱硫石膏浆液脱水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脱硫石膏粒径d50大于50μm且(d90-d10)小于100μm,真空过滤最大真空度不低于0.098MPa,过滤时间不少于2.5min,滤饼厚度不超过20mm时,石膏滤饼含水率可以降低到12%以下(最低可达10%);d50在17μm为脱硫石膏在相同的过滤条件下能够实现真空脱水干燥的转折点;d50和(d90-d10)共同影响石膏脱水性能,d50小于20μm时,仅表现为d50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7.
通过间歇曝气形成微氧环境让SRB和CSB实现共生,使含硫酸盐有机废水中硫酸根最终转化成单质硫达到脱硫目的.研究考察了曝气量对SRB还原和CSB氧化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使得单质硫占系统内总硫比值最大.实验结果显示,在进水COD/SO42-=2000/1500 mg/L、曝气开关时间为2 s/2 min、生化时间为10 h时,单质硫产率最大,为89.53%,SO42-浓度降至最低值72.7 mg/L,还原率达95.1%,此时脱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8.
采用以硫酸亚铁(FeSO4)为主要成分的复合脱水剂作为疏浚泥浆脱水剂(以下简称脱水剂),黄沙、炉渣、煤灰、石灰和粉煤灰分别作为疏浚底泥干化改良剂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脱水剂投加量为100 mg/L条件下,可以提高沉淀效率约20%;在投加脱水剂及5%石灰、粉煤灰、炉渣改良剂的条件下,底泥比阻值下降50%~70%;初期渗水速率提高6%~68%;与原泥相比,以黄沙、炉渣、煤灰为改良剂的底泥,经过4个月干化期后,承载力提高了30%~150%。本研究为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29.
将小球藻与有效微生物菌群(简称EM菌)、小球藻与活性污泥、小球藻与EM菌及活性污泥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固定化处理,形成藻菌胶球(分别简称为CE、CA、CEA藻菌胶球),研究了3种藻菌胶球对珍珠蚌养殖废水中TN、TP的去除效果以及光照度、温度对3者脱氯除磷的影响,同时以无包埋藻菌胶球作为对照组进行96 h持续去TN、TP实验...  相似文献   
230.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页岩气钻井废水经混凝沉淀后的出水(COD=759.63 mg/L),重点研究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与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11.2、臭氧通入量为8 mg/min、反应时间为5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42.51%;羟基自由基抑制剂CO_3~(2-)、HCO_3~-和叔丁醇的引入抑制了废水COD的臭氧氧化去除,尤其是叔丁醇的加入使COD去除率显著下降,说明废水中有机物的臭氧氧化去除过程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臭氧氧化法对钻井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去除过程符合表观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