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调查了重庆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排放的主要特征,发现重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排放量为4.38~131.50 m3/d,平均排放量为56.25 m3/d,污水水质在整体上与典型的低浓度型生活污水类似。污水处理率为27.43%~71.39%,平均处理率为51.76%,日和季节的水质变化的各项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间差距分别在11%~33%和36%~210%之间。评述了国内外服务区污水处理现有工艺,将其划分为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厌氧处理和生态处理等4个大类,在重庆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排放特征的基础上,推荐了"分类预处理-生态土壤渗滤处理"为重庆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适合工艺。  相似文献   
32.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废水中喹乙醇、土霉素(OTC)、四环素(TC)和金霉素(CTC)的分析方法。实验对前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进行了探讨和优化,结果表明水样pH值为2.5,不加提取剂时Oasis HLB柱的纯化富集效果最好,液相色谱在375 nm处对四种物质的分离性能最佳。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最低检出限为11~26 ug/L。喹乙醇和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95%,90%~91%,86%~90%和81%~86%,相对标准偏差为3.4%~6.3%。  相似文献   
33.
对重庆182个典型农田土壤剖面有机碳稳定性同位素组成(δ13CSOC)的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剖面土壤δ13CSOC值均随采样深度增加逐渐趋正,表、中和底层均值分别为(-23.63±1.53)‰、(-22.43±1.59)‰和(-21.42±1.90)‰.就地域而言,渝东北土壤δ13CSOC值偏负程度最高,渝中土壤则偏正.水田δ13CSOC值明显偏负,旱地偏正,水旱轮作则居中;三者表层土壤δ13C均值分别为(-25.32±0.93)‰、(-23.17±1.37)‰和(-24.75±1.28)‰;不同类型土壤表层δ13C均值依序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石灰(岩)土<黄壤.回归树分析表明,表层土壤δ13CSOC值主要受作物类型控制,中底层则主要与土壤类型有关;其它因素如土壤性质(总氮、 SOC和pH)和气象条...  相似文献   
34.
基于文献定量法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客观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以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定量法从发文时间、研究主题、研究区域、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GIS技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2个数据库的发文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截至2019年6月15日,发文总量分别为147和541篇,2000年以前、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2016—2019年5个时段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年均发文量分别为0、0.50、3.80、13.6、19.5和3.22、10.2、21.6、30.6、52.25篇;(2)2个数据库研究主题主要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输出系数模型、水文模型、GIS空间分析等方面,但相比中国,国际研究在毒理学领域优势明显;(3)热点分析发现,中国研究文献存在京津冀片区、东北三省片区、长三角片区、山东片区、渝贵川片区5个集聚区,全球研究文献存在中国区域、美国—加拿大区域、英法德区域、巴西区域4个集聚区,2个数据库分别以安徽省13篇文献成果和中国165篇文献成果居首位;(4)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发现,不同尺度研究在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GIS技术在不同尺度均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在文献分析基础上,从基础数据观测与获取、机理研究、模型自主开发、标准制定等方面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该领域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5.
豆制品废水是一种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而传统的SBR方法仍然有可以改进之处。通过对PAC-SBR系统处理豆制品废水的研究,发现木质PAC对豆制品废水中COD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3.3g/g,其吸附能力强;SBR中投加木质PAC,可显著提高系统的处理效能,在适宜投加量400mg/L下,出水COD和TKN浓度较未添加木...  相似文献   
36.
观赏植物对沼液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观赏植物对沼液的净化能力,以滴水观音、水仙、红掌、白掌、万年青、绿萝、风信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沼液水培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万年青、白掌、红掌和滴水观音的相对生长量和适应能力明显优于其他植物;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大部分植物对COD的去除率呈增加趋势,最终达80%左右;在处理时间为7 d时,红掌、白掌和万年青对TN的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7种植物对沼液中TP的去除率在整个水培期间均未超过60%。各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显著优于空白组(p0.05),且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表明,万年青、红掌、白掌可作为处理沼液的备选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