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用甲苯作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代表物质,建立了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对电子束辐照甲苯的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地降解甲笨,其降解率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甲苯降解过程中也会生成部分有毒有害物质。该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0.02mg/L,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0~1000mg/L,相关系数为0.9998,活性炭吸附、解吸甲苯的加标回收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工艺特性对硝化混合液液相主体及其中污泥分别从有氧、好氧呼吸状态转变为无氧、反硝化状态的影响。该文在A/O系统中研究了不同DO条件下,内回流液从好氧硝化状态转变为缺氧反硝化状态过程中液相主体物质及反硝化速率的变化,以及在不改变HRT及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A/O系统上分别增设前置预反硝化池、后置预沉淀池,且好氧池均改用渐减曝气法,探究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及氮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在保证充分硝化下,相对好氧池溶解氧较低时,无论回流液液相主体还是污泥的状态转变都较快,污泥反硝化速率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增设前置预反硝化池或后置预沉淀池可以将系统的脱氮效率从79%分别提高至83%和89%,且后置预沉淀池改善了沉淀池的污泥沉降性能。好氧池采用渐减曝气,系统脱氮率也会有所提高,无论是后置预沉淀池还是前置预反硝化池,都使好氧混合液中污泥快速转变为反硝化状态,提高了缺氧池污泥反硝化速率以及系统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自制湿度仪的设计思想、测湿原理、系统构成和在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工业试验装置中的应用情况。试验表明,该仪器能够准确地连续检测烟气湿度,并具有较强的耐腐蚀、耐污染性能,较好地适应了工业试验装置这种湿度大、腐蚀性强、烟尘浓度高的复杂烟气条件。  相似文献   
24.
基于水-岩-气-生相互作用的碳酸盐风化碳汇模型表明,陆地碳酸盐风化碳汇是大气CO_2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碳酸盐风化碳汇的过程、机制和控制因素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采用野外监测、现场滴定和样品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珠江流域支干流分旱季和雨季进行了4次野外监测取样,研究其水化学组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珠江流域支干流的水化学组成受流域岩石风化、气候和水生光合作用的共同影响,并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空间上,南盘江下游双江口段至红水河上游蔗香段,水流较慢,水质清澈,水生光合作用强烈,电导率、[HCO_3~-]和[Ca~(2+)]的空间变化主要受水生光合作用控制;从红水河上游蔗香段至肇庆西江大桥监测点,反映的是流域岩石风化对水化学空间变化的影响。季节变化上,西江的电导率、[HCO_3~-]和[Ca~(2+)]呈现出夏季低、冬春季高的特征,主要反映稀释效应的控制。西江干流河水的溶解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上述南盘江下游双江口段至红水河上游蔗香段,DO是夏季高冬季低,其他监测点是冬季高而夏季低;DO的季节变化受水生光合作用强度的控制。在南盘江下游双江口段至红水河上游蔗香段,温度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限制因子,而其他监测点的光合作用限制因子为浊度影响的光照。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监测点的水文环境不同。通过对梧州水文站流量和[HCO_3~-]变化的分析发现,[HCO_3~-]的季节变化幅度相对流量小得多,显示在西江流域中,HCO_3~-也存在化学稳定性行为。因此在西江流域中,流量变化是岩溶碳汇通量变化的主控因子。研究还发现,西江流域中具有强烈的生物碳泵效应,由内源有机碳形成的碳汇通量约占传统计算模式碳汇(溶解无机碳-DIC)通量的40%。因此,在估算珠江流域碳酸盐风化碳汇时,必须考虑水生生态系统光合生物对DIC的利用形成的有机碳的贡献。  相似文献   
25.
利用高分辨率水文水化学自动记录仪,对地处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贵州省黔南峰丛洼地区的板寨和黄后,以及位于黔中高原面上丘原区的后寨3个岩溶流域进行了为期6年半(2007年5月至2013年10月)的连续监测。结合流域出口水中主要化学组分的野外滴定与室内分析实验,建立了水中碳酸氢根、钙和镁等主要离子与电导率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进而获得了高时间分辨率的水中CO_2分压、方解石饱和指数和岩溶碳汇通量等指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1)板寨、黄后和后寨岩溶流域的多年平均岩溶碳汇通量分别为29、33和39 t-CO_2km~(-2)·a~(-1);(2)岩溶流域出口水中碳酸氢根离子具有化学稳定性行为,流量是流域岩溶碳汇通量的主控因子。  相似文献   
26.
综述了HTPB推进剂在老化试验和表征方法、老化机理、模型构建和寿命预测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的HTPB推进剂研究历程进行对比,分析了与国外研究整体趋势的差异。从检索文献来看,与国外研究进展相比,国内研究整体上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包括多因素耦合的老化机理探究、老化快速评价、先进监测手段、寿命预测模型优化以及防老化等方面,以期为HTPB推进剂的老化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27.
为探究高温和高盐对亚硝化单胞菌亚硝化能力的联合影响,以Nitrosomonas eutropha CZ-4为试验材料,测试了不同程度的高温和高盐对其亚硝化能力的短期交叉影响,比较了不同的长期驯化方式对该菌胞外聚合物含量的影响及对该菌响应高盐或高温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从28℃逐步升高至40℃时,亚硝化的最适盐浓度从2g/L逐步升高至18g/L,而且高盐/高温分别能够明显缓解高温/高盐对亚硝化的抑制作用.高盐驯化显著增强了耐热性,高温驯化则显著增强了耐盐性,且高盐驯化和高温驯化后结合型多糖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低温低盐处理组.上述结果证明高温和高盐对CZ-4具有生理性的交叉保护效应,且高温或高盐均能诱导CZ-4胞外结合型多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28.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工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0 000~50000 Nm3/h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烟气温度75~80℃,脱硫效率>90%,脱硝效率>40%,烟气温度90~95℃,脱硫效率>80%,脱硝效率>50%;脉冲能耗<3 Wh/Nm3;随着温度升高,SO2热化学反应效率逐渐降低;随着氨硫化学计量比增大,氨泄漏逐渐增加,烟气温度90~95℃,氨泄漏增加更为迅速.并分析了副产物的成分,阐述了脱硫脱硝的机理,并探讨了烟气排放的温度.  相似文献   
29.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工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40000~50000Nm^3/h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烟气温度75~80℃,脱硫效率〉90%,脱硝效率〉40%,烟气温度90~95℃,脱硫效率>80%,脱硝效率>50%;脉冲能耗<3Wh/Nm^3;随着温度升高,SO2热化学反应效率逐渐降低;随着氨硫化学计量比增大,氨泄漏逐渐增加,烟气温度90~95℃,氨泄漏增加更为迅速。并分析了副产物的成分,阐述了脱硫脱硝的机理,并探讨了烟气排放的温度。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热电厂的电子束氨法烟气脱硫脱硝工业试验装置和在该装置上进行的较全面的工艺研究,确定了影响SO2脱除效率的主要参数,为北京京丰热电EA—FGD工业示范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