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UBAF两种挂膜方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复合式接种挂膜与自然挂膜两种挂膜方式进行比较,对两种挂膜方法下生物膜生长及对有机物和氨氮等指标的去除情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式接种挂膜可以加快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7天后COD的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启动时间比自然挂膜的UBAF滤柱缩短了7天,且该方式的一级C柱启动时间短,COD处理效果较好,二级C/N柱更利于硝化菌的生长和固定,NH3-N去除率达到73.2%。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控制由饮用水中的微生物引起的流行性霍乱、伤寒等疾病,1908年,美国新泽西州首先采用饮用水氯化消毒的方法处理自来水,收到良好效果。此后,自来水氯化消毒法迅速在全世界推广并沿用至今。70年代,人们逐渐发现氯化消毒的自来水不同程度存在卤代烃类化合物(THMs)。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证明,某些癌症的发病率与自来水的THMs的含量有相关关系。通过Ames实验也证明此类化合物有明显的致癌、诱突变性。并且氯化消毒法也不能去除水源中日渐增加的有机污染物。因此,从70年代起,西欧一些国家逐步采用臭氧(O_3)消毒处理自来水收效明显。我国近年来也开展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因臭氧处理自来水成本高昂,因此,同我国相似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推广这种方法。在水源水污染日益加重和与饮用水质有关的恶性疾病死亡率(1/10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厌氧混合消化反应器对酸性石化废水进行厌氧处理的方法。该法在HRT(水力停留时间,以下类同)为17小时、有机负荷率为20.04(公斤.化学耗氧量/立方米.天的条件下,可获得挥发性有机酸去除率为91%,化学耗氧量去除率为84%。反应器最终出水含氨氮为44毫克/升、含磷酸盐12.3毫克/升。  相似文献   
54.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干旱指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青  李兆元 《灾害学》1994,9(2):12-16
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建立了干旱指数方程,可用于于旱半干旱地区的干旱监测,并对1989年北疆的干旱和乌鲁木齐历年的干湿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5.
木质素降解酶研究进展与外生菌根真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木质素降解酶系统的组成、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在外生菌根真菌产木质素降解酶方面的研究,阐述了其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优势。木质素降解酶系统能够降解多环芳烃、氯代芳烃、硝基有机物和染料等多种环境污染物。许多外生菌根真菌都具有木质素降解酶系统。  相似文献   
56.
活性污泥法模型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国际水质协会(IAWQ)推出的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2号模型(ASM2)、3号模型(ASM3)的组分、特点和缺陷,论述了活性污泥模型在废水处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活性污泥模型研究、应用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57.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湿地潜在土壤养分效益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IS手段,运用环境经济学评价方法对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潜在土壤养分效益进行估算,同时对潜在土壤养分效益的空间分异进行探析。结果表明,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湿地潜在土壤养分效益为153×108元,保护区单位面积潜在土壤养分效益为10.6×104元·hm-2;其中,中部湿地潜在土壤养分的效益为12.7×104元·hm-2,东部为12.2×104元·hm-2,西部为7.6×104元·hm-2,即中部>东部>西部。在湿地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钾对潜在土壤效益的贡献率大,而全氮、全磷的贡献率最低。潜在土壤养分效益估算及其空间分异研究,弥补了湿地效益评估的空白;同时为湿地的恢复重建、湿地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迟杰  杨青 《环境科学》2012,33(5):1570-1574
模拟海河干流水体构建了室内菹草微宇宙,同时设置了无菹草微宇宙为对照,对微宇宙中酞酸二丁酯(DBP)和酞酸二异辛酯(DEHP)的消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有草组水和沉积物中这2种酞酸酯(PAEs)的浓度始终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束时,这2种PAEs主要分布在沉积物中,其次是水中,并且在菹草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尤其是疏水性较强的DEHP;菹草(以湿重计)对水中DBP和DEHP富集系数(BCF)的平均值分别为22.4 L.kg-1和180.7 L.kg-1;计算得出整个实验过程中,有草微宇宙中DBP和DEHP的降解率分别为输入量的94.2%和60.8%,较对照组(DBP和DEHP分别为91.0%和45.5%)分别提高了4.1和15.3个百分点;有草组DBP和DEHP的残留率分别为输入量的-0.6%和30.7%,而对照组为4.7%和37.7%.可见,菹草体系不仅能够有效增强这2种PAEs的降解作用,还能减少系统残留量,降低内源污染.  相似文献   
59.
为了有效控制农药废水纳滤分离工艺运行,基于DK膜预处理吡虫啉废水的试验数据,采用神经网络算法仿真模拟了纳滤系统去除污染物的过程,建立了纳滤分离动态模型,预测了多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吡虫啉农药废水中污染物去除规律和实时性动态变化,不仅完善了纳滤分离理论系统,而且模型精度满足应用要求,计算的COD、盐分去除率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大于0.99,误差在±4%范围内,为农药废水的有效治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0.
为加快改善我省水环境质量,省政府决定自2009年起,在全省七大水系主要河流实行跨界断面水质目标考核,对造成水体污染物超标的设区市、县(市、区)试行生态补偿金扣缴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