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混凝过程产生的絮体会对后续膜过滤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实验中利用激光粒度仪研究2种混凝剂(AlCl3和PAC)在不同投加量下的絮体性质,混凝出水(不经过沉淀)直接进入纳滤膜(NF270)装置进行过滤实验。研究表明,投加量低(<0.20 mmol/L)的情况下,混凝出水反而使纳滤通量衰减发生恶化,随着投加量的增加,纳滤膜通量衰减得到有效的减缓。直接过滤腐殖酸(HA)的膜通量衰减(J/J0)为0.65,投加量为0.50 mmol/L时,AlCl3和PAC 2种混凝剂产生的通量衰减(J/J0)分别为0.78和0.75。滤饼层阻力受到絮体尺寸的影响较大,絮体尺寸越大,形成的滤饼层透水性更好。通过污染模型分析,混凝出水的纳滤膜污染机理主要是滤饼层阻力。  相似文献   
92.
采用双氰胺甲醛缩聚物混凝去除水中酸性红B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制备了聚合双氰胺甲醛,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表征.采用聚合双氰胺甲醛与硫代硫酸钠共同作用对酸性红B染料溶液进行混凝脱色实验.对比了单独使用聚合双氰胺甲醛,以及聚合双氰胺甲醛与硫代硫酸钠共同作用的脱色效果.探讨了硫代硫酸钠和聚合双氰胺甲醛的用量以及pH值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硫代硫酸钠可以明显地提高聚合双氰胺甲醛的脱色率,增大絮凝范围,使絮凝剂对pH值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pH值为7~12的范围内,脱色率均能维持在96%以上.此外,还对混凝脱色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3.
粘土矿胶粒及其含富里酸悬浊体系的电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了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凝聚二氧化硅、高岭土和蒙脱土胶粒,以及它们分别与含富里酸悬浊体系的电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在线混凝-超滤过程中膜污染与组件内部絮体水动力学的关系,采用一种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在线监测混凝-超滤过程中絮体在组件内的流动状况及流体力学特性,并采用SEM对污染后的膜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0.05 MPa下,随运行时间延长,出现了膜通量衰减现象。同时,膜表面絮体的水动力学性质发生较大的变化,PIV实验发现沿中空纤维膜轴向,上部絮体水动力现象变化较大,中部次之,下部变化最小,对应的SEM照片可以看出膜污染在轴向分布不均,上部污染最重,中部次之,下部最小。  相似文献   
95.
范经华  范彬  鹿道强  曲丹  栾兆坤 《环境科学》2006,27(6):1117-1122
研究了以多孔钛板负载钯-铜(4∶1)合金作为阴极,通过电催化还原脱除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效果和主要影响因素.试验表明,电催化反硝化的主要产物为氮气,钯-铜合金的电催化活性可达到16.69 mg/(g·h)、选择性可达96.9%.在低硝酸盐氮浓度下,电催化反硝化反应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高浓度时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当槽压低于1.5V或电流强度小于5mA时,阴极几乎不会发生硝酸盐氮的还原反应;而当槽压大于4.2V时或电流强度大于30mA时,阴极生成氨氮的副反应显著增加.中性条件下电催化反硝化的活性和选择性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酸性条件下反应活性增加但选择性降低.溶液中的传质对反硝化没有显著影响.溶液中存在的其它阴离子对反硝化不利,不同阴离子对反硝化反应的影响次序为ClO4-3--.  相似文献   
96.
日本环境厅于七九年七月发表了“日本七九年度环境保护规划”一文,文中详细阐述了环境厅七九年度所将开展的各项环保工作,科研活动和活动经费予算。现将文中部分章节摘译整理如下: 日本当前环境的状况可以概括为:硫氧化物的大气污染已有了显著的改善,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基本达到了环境规定的标准值,其它的大气污染物质的控制与消除已有了进展,有害物质所造成的水质污染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各类公害污染问题正在逐步地得到解决。为了更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根据七八年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7.
菲律宾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报告了该所已成功地从椰子油中制造了一种低成本,无污染的农药。该所说:众所周知,绝大部分的普通农药都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污染害处,但以椰子油为基础的这种农药是绝对地安全,因为这种农药在另外一种生命物质中,很容易被降解成为具有无害影响的作用。这种新型农药已被用在例如西红柿、洋葱等带叶植物以及多叶的粮食作物中,同时发现这种农药具有象玉米螟、蚜虫、蛾蚕的杀  相似文献   
98.
本文论述了粒径分级技术在天然水中痕量金属形态研究中的应用.在痕量金属污染、吸附效应和粒径的选择性研究中。都已在考虑采用离心、过滤、超滤(UF)、渗析和凝胶过滤色谱(GFC)等方法.妨碍粒径离心分级是由于密度对颗粒沉降速度的影响.过滤法是区分痕量金属形态最普遍应用的方法,,但它往往只能鉴别“溶解态”和“颗粒态”的级份.用稀硝酸可以清除滤器的污染,并且用硝酸钙稀溶液可使吸附效应减至最小。用过滤法进行粒径选择分级的一些研究指出,目前只有Nu-clepore聚碳酸脂滤膜适合于粒径分级的研究。采用UF法也碰到上述的这些困难,而且一般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吸附作用.超滤时的吸附作用将造成对金属络合物分子量的过高估计.为了离析真溶液中的痕量金属形态,渗析技术已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已证实它只限于在总形态分析程序图中的应用。GFC在物理化学形态研究中具有相当的潜力.其主要的优点是它能给出连续的粒径范围,而不是间歇的粒径范围.与其它方法相反:GFC的吸附作用将会造成对有机金属络合物分子量的过低估计.本文考查了每种技术在环境中应用的一些例子,并列举了天然水中金属形态的粒径分布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9.
铝矾凝聚区域图及其电泳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应用显微电泳测定技术研究了铝矾对高岭悬浊液的凝聚除浊作用及其相应电泳迁移率的变化特征。根据在不同pH条件下,铝矾投加剂量与剩余浊度和电泳迁移率的关系曲线。以及临界凝聚pH值,绘制出铝矾凝聚区域图。并根据区域图对铝矾凝聚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讨论,同时提供了最佳工作条件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
蓟运河含汞底质中汞的化学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天然水体污染底质的治理,在世界上已先后提出过多种处置方案,如复盖、白净、疏浚等等。然而,到目前为止,得到实际工程应用的只有疏浚法。近几年,美、日等国采用疏浚法已治理了多处有害毒物污染严重的水域。 在污染底质疏浚工程活动开展的同时,人们对于疏浚扰动时底质再悬浮过程中,以及疏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