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安全科学   15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314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91.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主要承担为大庆石化公司化工生产提供工程、生产技术服务、加工制造、生活服务和社会服务等任务,大庆石化公司各套生产装置绝大多数的检维修和保运任务由总厂来承担.由于安全管理模式陈旧(施工作业安全由二级单位自主管理,总厂不定期抽检的模式),职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职工人身伤亡事件呈总体上升趋势,给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和企业效益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改变安全管理现状,经总厂安全委员会会议决定:总厂自2001年起,尝试性地引入异体监督机制,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92.
铁锰在贵州阿哈湖沉积物中的分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贵州阿哈湖 1982年扩容后 ,长期受到煤矿废水的污染 ,大量铁、锰元素随废水带入湖中 .研究发现 :主要来自酸性矿山废水的还原态溶解铁、锰离子在入湖向下游迁移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地分离 .受岩溶地区湖泊较强的酸中和能力及近年人为石灰投放的影响 ,湖泊未被酸化 ,Fe2+,Mn2+在入湖运移过程中由于氧化速率的差异 ,在不同的湖区发生沉积 ,形成了铁、锰在水平迁移上的明显分离 ;锰在深湖区上层沉积物中富集现象明显 ,并在沉积深度上与铁形成垂向上的显著分离 .经过陆源校正 ,证实铁、锰在阿哈湖的显著分离的开始是对该湖扩容事件的响应 .扩容后下游沉积物中铁含量逐渐减少 ,孔隙水中溶解铁分布特征也指示铁还原作用主要发生在沉积物下层 ,表明铁在沉积后再迁移能力较弱 .锰还原过程则发生在上层沉积物中 ,再迁移能力很强 .本研究还提出了来自煤矿废水的Fe2+、Mn2+在入湖水平运移过程中 ,铁、锰逐步分离、富集以及在沉积深度上的分离模式 .  相似文献   
693.
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将黄粉土(水稻土)经甲磺隆结合残留处理98天,检测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结果表明,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仅与甲磺隆结合残留处理浓度和培养时间有关,同时还与土壤酶种类有关.培养前期(第14天前),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影响则表现为低浓度时激活,高浓度时抑制;培养后期(第14天后),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具有激活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50~0.281mg·kg-1)对土壤蔗糖酶也具有一定激活作用;就土壤酶而言,在污染早期,土壤过氧化氢酶对甲磺隆结合残留较敏感,可以作为表征甲磺隆结合残留土壤污染的生物活性指标.  相似文献   
694.
夏天是人们去江河湖海游泳,从事各种水上作业的黄金季节,也是洪水肆虐,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灾害频发期。我国1998年那场抗洪救灾的悲壮场面让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大雨倾盆,浪击堤岸,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战士、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跳入水中围堵洪水,抢救堤岸;子弟兵驾驶冲锋舟逐屋解救被水围困的群众……。这些抗洪勇士们身上都穿有一件橙黄色救生衣,这就是本文的主题——水上救生装备。  相似文献   
695.
在新世纪之初,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安全生产工作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于2001年1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2001年首都安全生产工作者新春报告会。  相似文献   
696.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彦春  王志宏  汪立飞 《四川环境》2001,20(1):40-42,52
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类分析综述,阐明了当前污水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情况。也对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水处理标准制订的演变进行了说明。论述了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适扩和投资背景。  相似文献   
697.
五氯酚(PCP)污染土壤模拟根际的修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拟根际环境条件下,研究了根系分泌物对五氯酚(PCP)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PCP的土壤残留消解行为随根系分泌物添加剂量的不同显现相应差异.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氮(Nmic),碳氮比(Cmic/Nmic),微生物商及酶等土壤生化指标与PCP的消解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低剂量(13.38TOCmg/kg)处理,PCP土壤甲醇可提态残留量最小,修复效应最佳,此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商,脱氢酶活性等显现最大响应,为最适根系分泌物添加剂量.修复机理可能在于其诱导的土壤环境质量友好演变过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商及脱氢酶活性可作为表征根际修复PCP污染土壤时土壤环境质量友好演变过程的敏感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98.
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甲壳素、壳聚糖及其午睡了子的吸附剂(螯合剂),能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Hg^2+、Cd^2+、Cu^2+、Ni^2+等有毒重金属离子;作为絮凝剂能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染料、DDT及石油等污染物;作为新型分离膜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99.
为了强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技术为基础,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石油污染土壤经两种富集驯化培养基培养后的细菌菌群数量及细菌结构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连续富集驯化4个周期后,在无机盐加原油富集驯化条件下,细菌浓度可以达到1.30×1012CFU/mL,比在牛肉膏蛋白胨加原油富集驯化条件下的细菌浓度(3.05×108CFU/mL)高4个数量级;从生物多样性看,无机盐加原油驯化得到的菌群更丰富,有11种细菌,而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加原油驯化条件得到的菌群中只有4种细菌,当以原油为唯一碳源对土壤微生物驯化时,微生物数量较多,且多样性较高。在无机盐原油培养基条件下,菌群的石油降解率远高于牛肉膏蛋白胨原油培养基条件下菌群对原油的降解率,7 d和15 d的降解率分别可达到20.7%、13.2%和52.2%、35.7%。研究表明,不同的富集驯化方式对菌群的组成有较大影响,在未来应用中菌群的复杂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00.
土壤呼吸有着明显的时间变异,呈现小时、日、季节、年际的变化,对土壤呼吸制定最佳的监测频率非常必要.为选取土壤呼吸的最佳监测频率,以太岳山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11-2012年5-10月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以每周2次(天)的观测数据作为长期定位观测土壤呼吸速率的数据(CK),依此区划为不同监测频率:每周1次(SF2)、每两周1次(SF4)、每月1次(SF8),并分析不同监测频率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对照相比产生的偏差以及对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值的估计概率.结果显示: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明显,9:00-11:00土壤呼吸值与24 h日平均土壤呼吸值相关性最大(R2=0.978).降低监测频率使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湿度的拟合效果(R2)以及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的敏感性指数Q10的波动范围呈扩大趋势.随着监测频率的降低,所测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对照的离散程度呈增大趋势.在给定精度下,随着监测频率的降低,所测的土壤呼吸速率对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值估计概率呈下降趋势,2011、2012、2011-2012年SF2在5%精度下估计概率均为100%,而SF4在5%的精度下估计概率分别为50%、75%、100%,SF8则在5%的精度下估计概率依次为50%、62.5%、87.5%.研究表明,整个生长季可使用9:00-10:00作为土壤呼吸速率测定代表性时段;对于单年观测期每周1次(天)的监测频率可以得到可靠的生长季土壤呼吸估算量(与对照相比偏差5%),而对于两年观测期每两周1次(天)的监测频率可以得到可靠的生长季土壤呼吸估算量(与对照相比偏差5%).本研究结果为准确测定土壤呼吸并减少工作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