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8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为弄清颗粒污染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工人呼吸道内运动和沉积规律,采用数值方法讨论了2类阻塞性呼吸道内气固流动特性,分析了阻塞率(α)、阻塞位置、劳动强度等因数对流场分布、颗粒沉积形式和沉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α越大,病人局部缺氧越严重,当α=0.8时,相对缺氧率可达90%以上;劳动强度越强或受阻塞位置越深,病人发生哮喘的可能性愈高.呼吸道变形不会改变颗粒的沉积机制,但对其沉积形式有显著影响.α增大,劳动强度增强,粒径变大,均会导致颗粒沉积分布不对称性提高,且下呼吸道粒子沉积分布对称性更好.此外,呼吸道变形使总沉降率(ηt)减小,且α越大,ηt越小.发现对于低劳动强度,下呼吸道或者dp>5μm的大颗粒,αηt影响要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2.
两级序批式反应器运行模式下平板膜污染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膜污染物分析、微生物代谢产物EPS、SMP对膜污染的影响等方面,对两级序批式反应器运行模式下的平板膜污染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膜表面及膜孔内部存在以球菌、杆菌为主的生物污染,膜表面的无机污染物主要是Fe、Na、Zr、Rb、Ca等化合物在浓差极化的作用下超过其溶解度极限后结晶形成的盐垢,膜表面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是蛋白质,是形成膜表面凝胶层的主要原因,而蛋白质在膜面为伴随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吸附,从而引起膜通量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53.
针对袋式除尘器的脉冲喷吹气流量不均匀性问题,利用CFD数值模拟建立含有结构参数、运行参数的脉冲袋式除尘器的喷吹气流分布模型,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喷吹压力P、喷口个数N、喷口口径D、喷嘴管长H、脉冲时间T和喷口间距L对脉冲喷吹气流量不均匀性σ的影响程度,并拟合得到了各参数与σ的关系式。在设计压力条件下修正喷口管径,获得较好的气流量分布;对修正后的均匀喷吹管,得到在不同喷吹压力下其气流量不均匀性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4.
通过动量守恒方程建立袋式除尘器滤袋清灰后滤袋周围浓度场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分别对粗细粉尘,通过改变气流上升速度、袋间距,来计算除尘空间浓度场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较细的颗粒物基本悬浮在袋口下0.5~2.5 m(滤袋长度8.3%~41.7%)的除尘空间中,而较粗的颗粒物沉积到滤袋的中下部被过滤;袋间距越小,其过滤浓度越大,相应的过滤速度也比较大;随着上升速度的增大,粒子悬浮的空间离袋口越近,其平均浓度也相应的越低(重新被过滤的颗粒物也越多)。  相似文献   
55.
“燃煤+煤气”锅炉袋式除尘用滤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燃煤+煤气"锅炉烟气温度接近200℃的问题,设计一种采用PTFE基布、面层纤维为PTFE+PSA+PI纤维层的新型复合过滤材料,并对该新型复合过滤材料进行耐温性、耐化学腐蚀性及过滤效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耐温方面,试样在250℃以下的经纬向热收缩率分别小于1.5%和1%,尺寸稳定性好;经纬向的强力保持率都≥100%。耐化学腐蚀方面,经过24 h不同浓度和温度的酸处理后,其经纬向强力仍然保持在90%以上;经过24 h不同浓度和温度的碱处理后,其经纬向强力都保持在85%以上,温度变化对于试样的断裂强力影响比溶液浓度变化对于试样的断裂强力影响大。过滤效率方面,对粒径大于5μm的颗粒物的分级过滤效率大于98%,对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60%~85%。  相似文献   
56.
轴对称渐缩回转进口旋风器流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普通切向单进口旋风器改进为具有轴对称渐缩回转进口的旋风器,并采用5孔探针对其流场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其速度和静压分布并与普通切向单进口旋风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轴对称渐缩回转进口增强了流场的轴对称性,有利于同时提高效率和降低阻力。  相似文献   
57.
介绍电袋组合式除尘器在燃煤电厂240t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静电除尘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系统设计、除尘器设计、环保部门的测试结果以及取得的改造效益,并对其结构和技术特点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58.
王东  沈恒根  梁珍 《环境工程》2009,27(5):91-94
对某铝业公司焙烧炉除尘系统风机噪声和排气噪声进行治理,研究了风机噪声和排气噪声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提出了噪声控制方案,采用了风机出口管道安装消声器、针对排气噪声扩散在烟囱出口安装排气消声器、对排气烟囱管道支撑设置减振垫等措施,通过治理使该炉环境噪声影响得到有效控制。经环保部门监测,达到国家有关噪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9.
针对办公环境PM2.5的净化问题,现场测试了以3种不同过滤面积的驻极体空气过滤器为核心过滤元件的空气净化器的过滤性能,并与普通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HEPA)、初效碳纤维滤层和活性炭滤网等进行了对比.测试点为上海某三楼办公室座位区离地面1.1m处人体坐姿呼吸平面.采用蜡烛烟雾作为室内微细颗粒污染物的来源.分别测试了40 min内PM2.5的质量浓度衰减值和相应运行功率,并计算了净化器处理风量和洁净空气量.结果表明,过滤面积在0.20~0.54 m2范围内驻极体过滤器的过滤效率随面积增加而提高;过滤面积为0.29 m2的驻极体处理风量最大;以洁净空气量与功率的比值作为指标,可以直观判断出净化效果最好的是初效滤网叠加过滤面积为0.54m2的驻极体过滤器;该工况下40 min内PM2.5浓度衰减率与HEPA几乎相同且均接近70%,但是洁净空气量大于HEPA.  相似文献   
60.
针对某燃煤电厂除尘器“电改袋”后运行中出现的设备阻力较高、滤袋破损、收尘灰斗灰量不均匀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除尘器内部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结合现场实际设备建立了物理模型,对除尘空间颗粒物沉积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进入除尘器的颗粒物(200 μm以下)沉降速度低于1.5 m/s.把含尘气体近似为气相气流,采用Realizable κ-ε紊流模型进行该袋式除尘器除尘空间流场计算,结果表明除尘区中间气流平均上升速度达到1.0 m/s,在该上升气流作用下大部分颗粒物难以自然沉积是造成阻力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长流程设计除尘空间会造成袋底下部空间的气流速度较大,前大后小,平均相差达到4倍左右,造成滤袋收尘量后移,它是造成滤袋破损和阻力升高的主要原因;各仓室流量分配相差11%~13%及各仓室滤袋流量分配不均容易造成局部滤袋破损几率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