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129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189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以海藻酸钠为藻源有机质的模式化合物,考察了赤潮水体中藻源有机化合物对改性黏土絮凝速率及絮凝体特征的影响;并利用图像分析法,测定了絮凝体的分形维数Df,借助分形维数对改性黏土的絮凝形态学特征进行了半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在10~100mg/L范围内时,可以提高改性黏土絮凝的速率,絮凝体的分形维数Df、絮凝体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其中,最佳浓度为50mg/L,其最大絮凝速率达到44.13、Df 为1.6823.低浓度(100mg/L)海藻酸钠能促进改性黏土的絮凝效率,但促进作用呈现减小的趋势,表现为最大絮凝效率减小,Df降低、絮凝体的空隙率增大.  相似文献   
392.
393.
为了解煤层中产甲烷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结合厌氧培养箱和平板划线分离技术从山东兖煤菏泽能化公司赵楼煤矿距离地表936 m处坑道顶板取得40℃煤层水样品中微生物进行富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存在产甲烷微生物,并分离得到一株产甲烷菌株M-3,该菌株呈短杆状,菌体大小约(1.0-2.0)μm×0.5μm;革兰氏染色显阳性;在平板上生长出圆形黄色菌落,边缘光滑整齐;可以利用乙酸、甲酸、甲醇和H2+CO2(V/V=2:1)作为唯一碳源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45℃;对酸碱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中性条件下甲烷产量最多;最适NaCl浓度为0.2-0.6 mol L-1.对菌株M-3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菌株与Methanobacterium bryantii同源性高达99%,G+C含量32.9%.本研究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分析,鉴定菌株M-3为M.brytantii.  相似文献   
394.
395.
随着电梯的结构、工作原理、拖动方式及控制系统的不断改进和电梯种类的多样化,其相关技术标准和检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为了确保检验质量、提升检验精度、提高检验效率,检验人员配备先进可靠的日常检测工具成了保障电梯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96.
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伤事故,企业逃不掉。除了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进行有效的预防之外,有没有正当的途径来转移工伤事故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呢?在石狮市区一家律师事务所,开纺织厂的企业主施先生,  相似文献   
397.
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伤事故,企业逃不掉。除了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进行有效的预防之外,有没有正当的途径来转移工伤事故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呢?  相似文献   
398.
城市排水的点源污染是引起黑臭水体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研究借助多元监测体系获得的水质数据,结合InfoWorks ICM-Delft 3D耦合模型及差分进化算法(DE)构建了污染溯源模型。以中山市某区域为研究对象,验证了耦合模型与DE算法对污染溯源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连续排放污染源的位置、流量、污染物浓度的溯源精度较高,相对误差均在±0.12的范围内,并且污染溯源精度随着污染源流量增大而下降;随着污染流量增大,瞬时排放污染流量与浓度溯源的相对误差逐渐减小,模型对高流量污染事件的溯源精度较高。该模型体系的构建和应用为城市排水点源污染的溯源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99.
海洋平台的冲刷本质为流、固两相流的相互作用问题,采用两相流模型模拟这一相互作用过程可以准确反映其物理机制。本文基于两相流模型SedFOAM,建立海洋平台基础的三维两相流冲刷数值模型,对桩基局部冲刷坑演变过程和桩柱上、下游的最大冲刷深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桩基局部冲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单向水流作用下,桩柱上游出现半圆形的冲刷坑,最大无量纲冲刷深度(约为0.65)出现在桩柱上游;冲刷过程中桩柱下游出现斜向发展的淤积带;受下潜水流的影响,桩前最大冲刷深度可达平衡深度的80%。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实际海洋平台的冲刷预测和基础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0.
怠速时汽车污染物在排气尾流中扩散特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k-ε湍流模型对怠速条件下汽车排气污染物在排气尾流中的扩散特性进行了研究.汽车尾流中CO2浓度变化规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数值分析了排气浓度、速度、方向以及侧风强度等对怠速条件下汽车污染物在排气尾流中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排气出口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将改变排气尾流中污染物浓度的大小,但尾流扩散区域的结构基本保持不变;排气速度会直接影响到污染物在尾流下游的穿透距离及显著向上扩散的位置;相对排气浓度和排气速度而言,排气方向对尾流结构及污染物在尾流中的扩散与分布具有更大的影响;侧风对排气尾流的结构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有效地改变汽车排气尾流的扩散方向和污染物的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