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产毒微囊藻mcyA基因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A探索一种适用于自然水样中微囊藻毒素产毒潜能检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从铜绿微囊藻FACHB-1279中的mcyA基因中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用TA克隆方法将基因片段插入Allel TA vector (ABP-CETAVEC020)中来制备质粒标准晶.通过不同连续稀释...  相似文献   
112.
真菌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好氧颗粒污泥中真菌的分离、纯化,得到13株丝状真菌,其中含8种酵母菌、3种霉菌和2种放线菌。进一步鉴定后,选出其中4株真菌分别接入到灭菌后的污泥消化液内,考察其对污泥消化液中有机物的降解特性。研究发现,颗粒污泥内的真菌对消化液中有机物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其最大去除率可达40%。由此表明,丝状真菌不仅能依靠其结构特性增强颗粒污物稳定性,而且可以消除细菌代谢产物在颗粒内的积累,改善颗粒内微生物生态环境,从而提高颗粒污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3.
通过热力学的方法,研究了水溶性有机酸对萘的溶解度及迁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萘的溶解度和萘由纯水向不同浓度有机酸溶液的迁移能力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这种趋势并非简单的线性增加,当有机酸浓度超过一定数值后,萘的溶解度会突然增大,迁移趋势会明显增加.这种变化与在稀溶液中形成的水包有机酸笼合物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14.
空斗墙片墙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空斗墙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通过MTS加载系统对空斗墙片墙的抗侧力性能进行了伪静力试验,研究了不同砌筑方法和不同构造措施下空斗墙片墙在水平和垂直作用下初始裂缝的开展部位、裂缝形态、发展规律和墙体破坏机制,得到了不同空斗墙片墙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为确定经济有效的空斗墙片墙构造措施提供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构造柱加拉结筋或采用构造柱加水平钢筋混凝土带的空斗片墙,无论开裂荷载还是极限荷载都较无构造措施的空斗片墙有较大提高,可使空斗墙表现出良好的延性,而无加固措施的空斗墙,其脆性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5.
文章阐述油田节能减排对策措施,依据吐哈油田分公司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成效,论述了油田开展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分析影响油田清洁生产的关键因素,结合油田生产实际,提出促进油田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有效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提供科学管理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6.
两阶段ASBR处理厨房垃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两阶段ASBR技术对厨房垃圾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总COD的去除率为77 6%,而总TS的去除率为72 21%,系统的产CH4率以TS和容积负荷计分别为212mL g和0 67L (L·d)。同时,研究发现适宜的pH值水解相为4~5,甲烷相为7~8;适宜的HRT水解相为5d,甲烷相为13 3d;适宜的固体浓度水解相TS为8%,甲烷相TS为7%;适宜的负荷(以TS计)水解相为16g (L·d),甲烷相为5 23g (L·d)。   相似文献   
117.
胞外多聚物在好氧颗粒化中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在上流式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胞外多聚物在好氧颗粒污泥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胞外多聚物有机组成中蛋白质与总糖的比值在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增加了近2.5倍,它是影响颗粒污泥形成的重要因素.蛋白质与总糖比值增加,则污泥表面负电荷降低、疏水性增加,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稳定.  相似文献   
118.
采用“分质调节—混凝沉淀—厌氧水解—缺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某化工园区以氟化工和精细化工废水为主的工业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废水经处理后,COD=35 mg/L,TN=5.2 mg/L,ρ(NH3-N)=3.1 mg/L,TP=0.15 mg/L;COD,TN,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1.1%,67.1%,70.5%,89.3%;出水达到DB 32/T1072—2007《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排放标准。工程设计规模1.0×104 m3/d,工程总投资约5 000 万元,直接运行费用1.50 元/m3。每年减少COD,TN,NH3-N,TP的排放量分别约为1 324.6,38.69,11.05,4.56 t。该工程的实施明显改善了区域水环境,为太湖流域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9.
为了考察近十年来对外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本文选取了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贸易与环境方面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技术效应减少了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结构效应增加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但减少了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环境政策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总的来说,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东部环境质量的改善有积极影响,但对中西部地区有负面影响,中西部地区确实存在"污染天堂"的现象。因此对于中西部地区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阻止国外污染企业的转移,同时要加快贸易结构调整,逐步降低污染行业的贸易比重,大力促进清洁型、环保型行业的发展,从而降低对外贸易对中西部地区的负面影响,并扩大其积极影响,使对外贸易的正面影响不仅局限于东部地区,也可以惠及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0.
活性污泥胞外多聚物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活性污泥胞外多聚物(EPS)的定量与其提取方法密切相关。基于文献报道的提取方法,采用超声、加热、甲醛加碱等6种方法对活性污泥的EPS进行提取。测定了其中多糖、蛋白质及DNA含量,以评价提取效率及对细胞的破坏程度。结果表明,各种方法提取活性污泥EPS中的蛋白质均多于多糖,且对细胞破坏程度均较小。加热法,甲醛加碱法和超声提取法的提取效率较高,所得多糖和蛋白质含量之和分别为94.30,72.33和56.55mg/gVSS(挥发性悬浮物);通过对不同超声功率和时间的比较,表明在较低功率(25 ̄50W)超声,提取效率变化不大,最佳超声提取时间为4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