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基于北部湾城市群七个沿海城市2005-2015年经济和环境数据,分析其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和协调系数评估指标,揭示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5年,在北部湾城市群主要沿海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海洋环境状况总体上呈现恶化-改善-恶化的变化趋势;北部湾城市群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整体为正"N"型;协调系数显示北部湾城市群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整体失调,仅茂名市为协调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协调度分析结果均表明北部湾城市群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整体呈不协调发展关系,该区应结合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落实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以实现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为切实保护饮用水水源,保证饮水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先后颁布了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法规,同时各个省、市、县、地区也都相应制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规定、保护条例、污染防治规划等,初步形成了中国饮用水水源管理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53.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产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长期被汽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了一株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SZ-07,初步确定其为铜绿假单胞菌。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了BSZ-07的最优产剂条件。BSZ-07在48h内可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降至34.2mN/m,且乳化性能稳定,是一种较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经FTIR分析及元素分析,初步确定其所产表面活性剂为鼠李糖脂。  相似文献   
54.
55.
就吐哈油田油库的安全储运管理及污染源的综合防治工作进行了探讨,并将所得经验做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6.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资源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协调稳定和保障绿洲生态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运用GIS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的理论与方法,综合胡杨资源及其环境的遥感信息、文字信息及地图信息,建立集图象、图形、声音、文字为一体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胡杨资源信息的存贮、查询、检索、更新、分析服务,同时,为胡杨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及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7.
荒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信息联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生物与水分、植物与植物以及植物与动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信息传递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正常运转中的作用。阐明了把握荒漠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特征及过程对认识干旱环境形成机制、演变规律及发展趋势,构建退化生态系统重建及恢复模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胞外多聚物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1,自引:13,他引:18  
在SBR反应器活性污泥好氧颗粒化过程中,分析不同时期污泥EPS主要成分的变化、污泥表面特性的变化及二者相关关系.不同时期污泥样品胞外蛋白的SDS-PAGE表明,蛋白分子量条带主要分布在(31.0~97.4)×103,与种泥相比,颗粒污泥在形成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新蛋白条带,且条带颜色逐渐变深,定性表明蛋白种类及含量的增加.定量测定也表明,胞外蛋白分泌量随颗粒污泥的形成逐渐从49.4 mg·g-1增至148.3 mg·g-1,多糖则无明显变化,蛋白/多糖值也从2.3逐渐增至4.9.颗粒污泥表面疏水性比种泥约增加1倍,疏水性的变化与蛋白/多糖值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9.测得种泥与颗粒污泥表面Zeta电位平均值分别为-28.5 mV和-13.2 mV,颗粒污泥表面的电负性明显降低.由蛋白质自身特性,可推测其通过增加污泥表面相对疏水性和降低污泥表面电负性而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9.
含氟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加林 《福建环境》1994,11(3):15-15,19
含氟废水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存在。在传统工业中,如玻璃刻蚀加工、炼钢和电解铝、贵金属溶蚀加工、磷酸和磷肥制作、机械工业电镀,等等;在现代新兴工业中,有机合成化工、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等,都排出大量的含氟废水。 含氟废水是复杂的混合物。废水中的氟元素大都以氢氟酸及氟硅酸的形态存在,个别的是以氟化物盐类存在。废水中除氟元素外,常含有其它无机盐类或有机物等。 含氟废水是重要工业废水之一。氢氟酸及氟硅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生态环境有极大的危害。处理含氟废水,大都利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针对实际装备中使用的串联锂离子电池组的不一致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uck-Boost电路和反激式变压器均衡电路的分层主动均衡构架.方法 以荷电状态(SOC)作为均衡标准,制定均衡策略,建立锂离子电池二阶等效电路模型以及开路电压(OCV)特性曲线来进行参数辨识与SOC估计.实现电池组内相邻电池单体间的能量转移以及电池组间任意模组到整体的能量双向传递.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均衡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 分层主动均衡构架相比传统单一相邻电池均衡构架具有更好的均衡结果,其均衡效果提升了43.04%,均衡时间缩短了24.4%,均衡效率提高了12.61%.结论 该分层主动均衡构架充分发挥了两种主动均衡的优点,改善了电池组的不一致性问题,并提高了整个电池组的充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