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171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从研究活性炭所具有的孔隙结构出发,重点探讨防毒面具用活性炭的结构与防护性能的关系,明确了不同结构特性的活性炭对不同类型有毒气体防护机理与性能的差异,为科学选择防素面具用活性炭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还对体现活性炭孔隙结构的主要指标-孔容积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3.
由于历史、区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除了相对滞后之外,还有其显著的自身特征,从研究新疆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对新疆社会经济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是研究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从探讨分析中认识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王新疆社会环境特征与分析由于新疆地理环境的封闭性构成了新疆社会经济活动的分散性,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和约束。新疆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民族问题既有历史遗留的因素,又有现实因素,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民族间的交流。严峻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新疆独特的人文…  相似文献   
104.
旅游开放度对摩梭文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泸沽湖地区以其独特的摩梭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这种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提出了旅游开放度的概念及其测度方法,通过对摩梭家庭的走访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旅游开放度对摩梭传统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开放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摩梭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看法,这种看法的改变在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同时,对摩梭传统走婚制度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外出打工是影响摩梭人的走婚观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众所周知,人是一个恒温的生物体,人体的核心温度一般保持在37℃左右,偏离该温度轻则会使人感觉不舒适,重则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在人类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外界环境的温度大多和人体所需要的温度范围不一致。冬天,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低可达-30℃~-40℃。在一些需要低温的工厂,例如冷库等.也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国家级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结合环境监测业务需求,对国家级环境监测空间数据平台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以大型商业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和空间数据引擎为基础,设计并初步实现了国家级环境监测空间数据的平台化管理与运行.  相似文献   
107.
美国奥都邦协会创办了市民酸雨监测网,以提高公众对酸雨危害环境及人体健康的意识。奥都邦网依靠“大众科学”,不仅是为了数据采集,也是为了教育美国普通老百性。 许多科学团体认为,酸雨是遍及工业化世界的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已导致了美国东北部水生生物系的普遍酸化。  相似文献   
108.
污泥的农林处置与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涛  熊先哲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Z1):207-209
污泥的农林处置与利用 ,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 :①污泥中重金属能否造成土壤及作物的二次污染 ;②污泥中病原体能否对环境造成影响 ;③氮磷等物质浓度过高能否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针对这三个问题 ,进行国内外研究工作综述。  相似文献   
109.
从短程硝化反硝化机理和目前国内外在短程硝化生物脱氮技术方面的进展入手;介绍了影响短程硝化的因素,剖析了潜流型人工湿地系统实现短程硝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最后展望了湿地系统作为生态处理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0.
冻雨是冬春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山区。冻雨在到达地表前以过冷水形式存在,是一种特殊的降水类型,其化学特性鲜见报道。2015年12月—2016年3月在南岳衡山气象站(海拔1265.9 m)收集了38个冻雨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了其中25种金属元素的浓度,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法受体模型解析了其来源。结果表明:冻雨中25种金属元素的浓度变化范围达7个数量级(2×10-4—4×103μg·L-1),且大部分元素的浓度随着冻雨温度和pH的降低而增加。26%的冻雨样本受东北气团的影响,地壳元素浓度较高;而来自西南气团的冻雨样本占38%,重金属污染较重;南部气团(36%)携带的元素浓度相对较低。与国内外其他高山站点观测结果相比,衡山冻雨中金属元素的浓度水平整体上高于雨水但低于云水。通过富集因子分析发现,冻雨中Sb、Se、Cd、As、Zn和Pb等重金属明显受到人为源的影响,呈严重富集特征。源解析结果表明燃煤对冻雨化学成分的贡献最大(占31%),二次源、扬尘、工业排放和生物质燃烧的贡献分别为30%、1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